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麻烦(2 / 2)

云散。

“娘,你去哪儿了?”令柔走过去轻轻牵住她的手,仰头小心翼翼看着她。

曹氏勉强笑了笑,摸摸她的头。

让小筝出去做自己的事,再拉着令柔坐下,盯着女儿稚嫩不谙世事的脸庞好一会儿,才道:“柔儿,几天后有一个你爹爹的故交来府上拜访,你高兴不高兴?”

“我认识吗?”令柔想了想,说道。

曹氏道:“当然不认识,连娘也未曾见过。不过你爹生前时常与他通信往来,彼此交情匪浅,咱们逢年过节收到的礼物也都是他送的。”

令柔觉得没意思,撇嘴道:“我既然都没见过他,自然谈不上有感情,也许爹爹跟他交情好,但他于我而言却是陌生人,见与不见,都没什么高兴不高兴的。”

曹氏叹道:“柔儿说得对,的确是这么个理。说到底彼此都是陌生人,只是碍于那份情谊罢了,是娘一时没转过弯来。”

令柔皱眉,她觉得曹氏此刻有种说不出来的怪异,这种情绪也感染到了她。

就好像有块大石头,随着曹氏的一声叹息,重重压在她的心头,让她喘不过气。

这样窒息的气氛让令柔想起她爹刚去世的时候,那时曹氏也如现在一般,总是当着她的面,神情郁郁寡欢地叹着气。

小孩子有样学样,次数多了,令柔也模仿起曹氏叹气的模样。

曹氏看见后,犹如当头棒喝,一时间自责愧疚地无以复加。

从那以后,曹氏再也没当着女儿的面流露出半点颓丧的情绪,就是怕影响到她。

如今被苏家的事一刺激,倒忘了从前给自己立下的规矩。

至于令柔,也不是当初那个啥也不懂的稚童了。

八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她早慧又天性敏锐,懂得其实要比同龄的小孩子多的多。

从前察觉不到,只是觉得好玩模仿大人,如今已能看出些门道。

“娘,您不高兴吗?”令柔直勾勾看着着曹氏,澄澈的眼睛犹如一泓清泉,映衬出她此刻的模样,“是因为爹爹的那位至交好友才不高兴吗?您不喜欢他们来吗?”

曹氏看着女儿眼中的自己,充斥着阴郁与不愤,整个人好似蒙上了一层灰败的颜色,与女儿闪闪发亮的眼眸形成鲜明对比,一时竟有些无言。

“怎么会不喜欢?”曹氏收敛了神色,淡淡道:“你爹如今走了,人家却还能记挂着咱们,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令柔细眉微蹙。

她有点不喜欢曹氏的语气。

就好像在曹氏的口中,她们成了比父亲那位故交低一等的人物,仿佛人家能来看她们是她们的荣幸一样。

而且她觉得曹氏在说假话,她实际并不高兴。

令柔想不明白,她想留在曹氏身边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曹氏压根不给她这个机会。

她此刻正心烦,只想一个人静静,于是打发她出去找小筝玩。

令柔被赶出房间,只好闷闷不乐去小筝。

刚到她房间门口,门就从里面打开。

“小姐,你怎么来了?是夫人有什么吩咐让你转告么?”小筝弯下腰,笑眯眯看着矮她小半个身子的令柔。

她很喜欢这个漂亮的小妹妹,总是甜甜地叫她姐姐。

“不是。”令柔摇头,忽看见她带上了围脖,“小筝姐姐是要出去么?”

小筝笑道:“是呀。前儿娘娘给你和夫人做的新衣裳完工了,我现在要去库房拿。”

许是看出令柔的失落,想到她初来乍到,除了自己也没什么朋友,于是说道:

“小姐要不要一起呢?路程不远,但沿途能看到很多风景呢。”

“好呀!”

令柔笑逐颜开,她才不想和现在的娘亲待在一起,怪没意思的。

“过几日我要同娘娘念书识字,还没准备笔墨纸砚,正好与你一起去库房拿。”

两人于是结伴去库房领东西,这一路上的确见识不少风景——楼台亭阁,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花园内小径蜿蜒,白雪皑皑,像极了大师名家绘制的水彩画。

美极了,也气派极了!

一路上,令柔看得目不转睛,走走停停,得亏她不是贪玩的孩子,若是不顾一切缠着小筝在此地陪她玩耍一番,定要耽误正事。

而且小筝也有自己的顾虑。

她们去时只有两个人,回来时却拿着东西,倘若在路上耽搁,保不准会出什么意外。

因此为保险起见,小筝领完东西后,便带令柔走另一条僻静些的小路。

路程差不多远,只是这条路沿途没那么多风景,并且位置相对偏僻。

令柔认出这不是去时的路。

“小筝姐姐,这好像不是我们之前走的那条路。”

小筝抱着一大堆东西,略带抱歉地笑道:“小姐好记性,的确不是原先那条路。这条路僻静些,路也好走一些,奴婢手上拿着这么多东西,走原先那条路会比较费力。”

这倒是,原先那条路美是美,但实在经过太多的桥梁和鹅卵石路了,如今天寒地冻,路上又结了冰,她两手空空的还好,小筝姐姐双手都抱着东西,的确很难保持平衡。

令柔刚“哦”了一声,忽看见前方不远处有一群与她年纪差不多大的女孩子,且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裳,跟在一位仆妇身后,向她们迎面走来。

于是指着她们问道:“小筝姐姐,她们是谁呀?怎么穿同一套衣服?”

小筝一看到那些女孩子就心知坏了,竟然为躲麻烦反而撞见一个更大的麻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