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架空(3 / 3)

终无济于事。”

“我母妃临终前向我交代后事,有无数的牵挂不能放下,她是怀揣着数不尽的遗憾而去的,我不希望您也如此。”刘太后半靠在墨书怀里,双目紧闭,静静听着赵祯的肺腑之言。

许久许久,久到赵祯的腿都快跪到没有知觉,久到就连墨书都以为刘太后已经睡过去时,刘太后这才缓缓打开双目。她一眼就锁定下首直挺挺跪着的赵祯。

赵祯将背挺的更直,丝毫不惧刘太后审视的目光。不知又过了多久,上首才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祯儿,起来吧。”

是刘太后在发话。

赵祯抬眸望去,刘太后反倒别开头,避开他的视线。赵祯顿了顿,正要起身,却发现跪得太久,双腿已经麻木,站不起来了。

门口的冯继恩见赵祯试了几次都没起来,连忙跨过门槛,来到赵祯身边,将他搀扶到一旁的椅子上。刘太后又是一声叹息。

“也不知你今日说的话,几分真,几分假?不过我马上行将就木,你又大权在握,论理我已经威胁不到你,你没必要专程来证我,暂且当你说的话有几分真吧。”“你既如此有孝心,那我自然投桃报李,提点你几……刘太后倏地将视线锁定赵祯,眸光极亮,说道:“我走以后,你与前朝打交道,切勿太信任文臣,更不可太忽视武将。”

“我朝建立之初,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并且对地方放权太过。既无强大的边防,地方权力又太大,中央稍微处置不当,国家便要大乱。”

“你若有出息,就拿回燕云十六州。若不能,至少要将国防力量提上来。咱们大宋的经济是很可以的,历朝历代,百姓难得的安居乐业,国库更是一直充盈。”

“可这一切若没有武力的保护,无异于小孩持金过闹市,容易惹来邻国的觊觎,人家稍微武力强些,便是想抢就抢,咱们没有半点反手的余地。”

“所以,第一条,重视国防。”

“第二条,提防文官。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可以用他们,却不可全心全意信任他们,要时刻提防他们抱团、将你架空。”

刘太后敲了敲手边摆着的一张木桌,警醒赵祯,眼神凝重。“国防不行是从外面乱起来,文官作乱则是从内部开始坏,这对帝国是毁灭性的打击。”

“你别看朝堂上,文臣们口口声声喊着太后千岁,陛下万岁,看似个个忠心不贰,实则最有反骨,最会抱团,而且手伸的极长。”

“你父皇后宫就有好几位嫔妃是这些文官推举进来的。”“你以为你父皇单单因为喜欢我才给我权势?错了!是因为他在后宫需要个打手,替他镇压这些被文官安插在后宫的棋子的势力。”

“就连我都好几次被他们架空。事后纵然反应过来,杀了几个典型,但他们最喜欢拉帮结派,杀了一个,还有无数的同盟,更本杀不尽。也有一心为国为君为民的贤臣,但太少太少了,一百年也未必出得了一个。”

“你要清楚被文官架空的下场,轻则政令下发不畅,还没到地方就被内阁打了回来,变成一个说什么也没人听的空架子。重则性命堪忧,反正后宫被他们安插了钉子,若是枕边人想要毒害你,轻而易举。”

“历史上多少皇帝栽在他们手里?可偏偏他们手里又有笔杆子,即便是他们做的,随便往哪个人身上一推,就将自己摘的干干净净,反过来还要骂你一句昏庸无道。”“历史上多少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都着了他们的道呀,你一定要谨记教训。”

这是刘太后掌权多年的感悟,是秘籍,是心得,总之她能在临终前将自己毕生的感悟告诉赵祯,可见心里已经接纳了他。赵祯自然领悟刘太后的用意,因此再次对她跪下,连磕三个头。

这是帝王最大的礼仪,刘太后即便是母亲,也没资格承受,能承受的住的只有老天爷和赵家列祖列宗。但赵祯还是做了,因为他识货,知道方才刘太后那番指点的份量,因此由衷地感激。

赵祯走后,墨书忍不住问她:“娘娘,既然你提醒陛下提防文臣,鼓励他自主掌权,为何不将方才交给杨太妃第二道密旨一事告诉他,须知那封密旨里可是……若是你走以后,杨太妃搬出那封密旨制约陛下怎么办?”

刘太后笑了笑。

“他是我教大的,如果连这么个小难题都解决不了,他也坐不稳皇位,迟早退位让贤。如果真到了那一天,那么即便他牢记我方才对他的教导,也无用武之地,听了也白听。”明道二年三月甲午,刘太后崩,享年六十四岁,谥曰章献,号章献皇后。

又几日,帝追封生母李氏宸妃为皇太后,谥曰章懿,号章懿皇后。

择吉日,两宫太后一同陪葬于先帝永安陵。又一月,帝遵章献皇后遗命,尊太妃杨氏为皇太后,因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