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及笄(3 / 4)

么好运了。

在许多看不见的角落,大欺小,多欺少的事件屡屡发生。令柔怎么可能不知道?

就算她不去主动了解,郑芝芝与连竹茹也会八卦给她听。令柔每次只漠然听着,内心波澜无惊,只要不让她迎面撞见,她才懒得搭理。

就算真撞见了,只要不太过分,她也只是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进行阻止。

她只能制止眼前发生的行径,她离开之后对方会如何,那就真是听天由命喽。

而且被她救也不是什么好事,仙韶院的姑娘们心灵手巧着呢,整人的办法多的是,暗地里吃的亏更让人有苦说不出。不过她张令柔只管自己眼前清净,其余的,只要不闹到她跟前,她就当所有的一切岁月静好。

实际上她也没有义务管,她也只是一个学徒,仙韶院难道没有上级管事么?

况且以暴制暴不被提倡,以权压人就更高一等么?以前还会为了听几句夸奖装一装,现在才懒得装。不装反而活的更痛快。

她甚至已经迷恋上这种我行我素的行事作风,原来“顺心本心"是这样的感觉呀,真是太让人欲罢不能了!其实也不是没人动过心思主动与令柔交好,想以此寻求庇护。

不过令柔成天冷着脸,从不做任何一个多余且夸张的表情,每时每刻都让脸部在最放松的状态。

别人瞧她面无表情的模样,已经萌生退意,有个别胆大的不信邪,依然上赶着,令柔一般会嫌这种人烦,不知礼数,在宫里她只有郑芝芝和连竹茹两个朋友就足够了,多了她才懒得应付。

众人见她这样,不得已走迂回路线,通过结交郑芝芝和连竹茹,与令柔交好,况且郑芝芝和连竹茹身后本就有贾婆婆撑腰,也算不错啦。

而与郑芝芝和连竹茹做朋友后,被欺负的次数果然减少。有成功的案例出现,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郑芝芝和连竹茹的阵营,并将一向爱出风头且心性单纯的郑芝芝奉为领头羊。于是仙韶院与令柔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子们,渐渐地分成了各式各样的派别。

这些派别互相制衡,反倒形成了一个一派和谐的局面,反倒没有谁敢明目张胆欺负人了。

对于这个也算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做成的好事,令柔看到后,只会心一笑,别的再没什么表示。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在这宫里呆不长了,这些人以后如何都跟她没有关系,也许这批人里当真会出一位宠妃,可那又如何么?彼时的她早就嫁给子容哥哥,生儿育女,过自己的生活去了。

有这样的想法在,导致令柔一直像局外人一样,以旁观者的角度,将这些仙韶院的女孩子们当作纸张里的画中人看待。好像在说,看呀,我和你们不一样,我到这儿来只是历练一番,历练过后,我就要去过相夫教子,岁月静好的生活去了。而你们中的某些人,即便一步登天,也将面对更大的挑战,总之不得安宁。

到那时,我和你们就是两条互不相交的平行线,是两个世界的人。

就此别过,互不打扰!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令柔是带着超脱的心态看待仙韶院的芸芸众生,是悲悯者居高临下俯视的状态。因为潜意识将自己当作更高维度的生物,自然不会将比自己低维的生物的爱恨情仇,贪嗔痴恨放在眼里。她以观戏者的角度看待,剧中的角色也只是角色,所以她才能安安稳稳做自己,最大可能地做自己,遵从本心。起初大、小张氏是以为她受到刺激才这样,过段时间就会好,因此没有干预,只私底下拜托贾婆婆和唐琦多担待她一些。哪知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过去…她依然任性妄为我行我素。

以前那个乖巧可爱的小侄女不见了,倒是越长越窈窕有姝色,可与之成正比的,是她越来越冷漠的脾性,越来越古怪的性格。

大、小张氏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轮番上阵,苦口婆心劝令柔在宫里要活的谨慎一些,平时在祥瑞阁随便给人甩脸子就算了,仙韶院里面日后保不准就出了哪个贵人,千万不要到处得罪人,若是贵人是个气性小的,以后有你受的。大张氏更是夸张,她还是喜欢以前那个爱和自己撒娇,嘴甜可爱的小侄女。

令柔不装恢复本性以后,她是最失落,最不能接受的。于是搂着已经亭亭玉立的侄女,靠在她的肩膀上像个怨妇一样哭哭啼啼,嘴里还不住地说着“你这孩子以前那么懂事,那么乖巧,那么可爱,最那么甜,怎么成现在这样了"?然而令柔听到这话,尤其是用“懂事”、“乖巧"两个词形容她,就算对方是疼爱自己的大姑妈,令柔也忍不住在心里翻白眼。

她以前就是太懂事了,或者说,装的太懂事了,才让身边许多人以为她好的名义擅自替她做决定。

曹氏是这样,为了她好将她进宫,然后没有她在身边,便空虚寂寞与蹇同在一起,好端端就让她多了一个后爹和后弟弟,平白让她原本满格的母爱一下子少了大半。过去的五年间,令柔曾无数次预想过,假如她们没有来东京城,假如母亲没有答应梁国公主的约定将她送进宫,假如她一直留在母亲身边,是不是母亲压根就不会改嫁,会一直陪在她身边,她享受到的母爱是不是会一直那么那么多?可人生没有“假如”,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如果不能拒绝,那就只能接受,接受不了,那便只有漠视。令柔现在就是这样。

只与曹氏交流,从不问及她那个后弟弟,就当他和蹇同不存在一样。

虽然是同一个母亲生的,但在令柔心中,他都比不上张化基的一根手指头。

人心都是偏的。

令柔觉得自己不讨厌他就算对得起母亲了,还想让她当亲弟弟疼爱,未免异想天开。

还有赵守一,她之所以到现在还记得他,并不是因为她对他有多么深厚的感情,而是遗憾,是不甘。竞然骗了她。

当初明明对她很好,他们相处的也很融治,为什么要骗她呢?

随着年纪越想越大,令柔的思维也越来越成熟,每次回忆与李寻真和赵守一相关的事,令柔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早在几年前,她差不多十三岁的时候,那时正值杨太后驾崩,她去保庆宫祭拜的时候,见过皇帝一回。那时他手上正带着白玉扳指。

和令柔记忆中的一模一样。

刹那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