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愿。令柔听着大张氏的安慰,心里有点不乐意,她看了大张氏一眼,放下手里的茶杯,继续躺在藤椅里,甚至还翻了个身背对大张氏。
虽然大、小张氏表面风轻云淡,令柔却多少察觉到她们的紧张。
毕竟近十年的等待,就差临门一脚便要大获全胜,谁也不想紧要关头节外生枝,都希望小心驶得万年船。但是……
令柔眼睛润润的,心里也闷闷的。
除了舍不得姑妈,更心生一种莫名的恐惧一一是担心自己是否能适应新环境的恐慌,更是对未知的惧怕与自我的怀疑。她在宫里生活了整整七年,抵得上她生命的一半。从一开始的束手束脚,到现在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令柔已经完全适应并习惯了宫里的生活。
皇宫对她来讲已经是第二个家。
即将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家,令柔内心是悲伤的,她的不舍不比大、小张氏少。
只是姑侄三人都是一样的脾性,都为对方考虑。一个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让侄女动摇出宫的决心,耽误一生。
一个则是因为不想让姑妈担心而尽力装作若无其事。自从令柔十五岁生辰过后,大张氏只是觉得小侄女的脾气一下子古怪了许多,不,她性格以前就古怪,现在只是更古怪,经常是姑侄三人其乐融融说着话,忽然就不作声,然后沉着脸一言不发回到自己房间,等再出来,又是活泼开朗的模样。大张氏不清楚令柔的内心世界,不知道她心中如野草般弥漫的恐惧,只一味猜测是女孩子长大了,想的多,一时多愁善感也是有的,因此比从前更加包容爱怜她。就像现在这样,正好好说着话呢,令柔又一言不发生着闷气,还背对着她。
要搁以前,大张氏指定要揪着令柔的耳朵,说她坐没坐相,但现在……
大张氏慈爱的目光停驻在令柔身上,伸出手有一下没一下轻抚令柔的背脊。
从后脖颈一直抚到腰的位置,然后再往回抚,如此循环往复。
令柔喜欢大张氏这样抚慰她,这让她有种回到母亲怀抱的错觉,惬意而舒适。
小时候曹氏经常这样安抚情绪焦躁生闷气的她,之后进了宫,她便软磨硬泡大张氏也这样给她按摩。至于为什么不求小张氏?
自然是因为小张氏主外,祥瑞阁大大小小的事务,所有的迎来送往都由她负责。
而令柔每次都要求必须按摩一个时辰以上,小张氏哪有那个闲工夫?
即使有,她也不会答应,她表达爱的方式不是这个,所以没有耐心。
令柔感受着后背如云层般柔软的抚摸,焦躁的心一点点平静,就在她舒服的快要睡过去时,殿外忽然传来吵吵嚷嚷的声音,一下子就把令柔的瞌睡赶跑。
大张氏看了一眼殿外,对迷迷蒙蒙睁开眼的令柔笑道:“想必是你二姑妈回来了。”
令柔这才发现自己回来这么久,竟然没见到小张氏,“二姑妈出去做什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大张氏一边给令柔整理睡乱的衣禁,一边说:“你二姑妈想着你马上就要出宫,你又一向爱穿漂亮的裙子,就想着让尚衣局多给你做几身衣裳,让你带回去慢慢穿,也算留个念想。”大、小张氏每年都给令柔做新衣裳,致力于把小侄女打扮的漂漂亮亮,令柔衣柜的衣服琳琅满目,多到几乎放不下。不过由于她整日待在仙韶院学舞,平时穿舞衣的机会更多,日常衣服只有在祥瑞阁穿,穿出去的机会不多。饶是如此,大、小张氏依然不减给侄女打扮的热忱。尤其是小张氏。小张氏不愧读了成千上万的书,品味很是不错,令柔每次新衣裳的款式花样,都是由她绘好花样子送去尚衣局,再让尚衣局照着图上的样式做的。款式之精美,连尚衣局的裁缝见了都屡屡夸赞,小张氏一边笑着应承一边却不忘嘱咐,她可以另外给宫里的贵人们另外绘制花样子,但绝不允许尚衣局将她给令柔想的花样子做成衣服送给别的贵人。
小张氏这么做自然是清楚侄女崇尚独一无二,讨厌与人雷同的癖性。
她不能理解令柔这种极端的想法,但她选择尊重她。所以啊,真不能仅凭表面就随便断定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
她可以像光,明晃晃照亮你的整个世界。
也可以像丝丝的细雨,在漆黑的夜潜入干涩的土壤,给予它最需要的生机。
小张氏的创意想来是很不错的,因为就连令柔这么挑剔的一个人,看着按小张氏创意做出来的成品那叫一个爱不释手。从很早以前开始,令柔穿的每件衣裳都出自小张氏的手。然而这还不够,至少对于小张氏来讲不够。她给令柔做了那么多年的衣裳,灵感依旧没有枯竭,甚至随着令柔出宫的期限越来越近,小张氏的灵感反而愈发的充沛汹涌,比前七八年加起来还要充裕。
大张氏才说完,小张氏就红光满脸走进殿,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尚衣局服饰的女使,瞧着三十上下。此人姓刘,小张氏一开始去尚衣局送花样子,就是这位刘女使接待她。
那时刘女使才二十出头,年轻的很,职位也不高,因此为人通融和善。
小张氏经她手做了几回衣裳,成品很不错,与她预期的大差不差,拿回去给令柔看,令柔也喜欢,于是就一直在她那做。时间一长,小张氏与这刘女使便熟稔起来,既然是熟人,那自然有通融的地方。
小张氏偶尔闲下来,除了给令柔描绘花样子,还会专程描绘几副花样子当作谢礼送给刘女使,刘女使则将小张氏给的花样子做成衣服送给各宫嫔妃。
由于这些花样子都是小张氏花了些心思的,再加上刘女使手巧,因此成品都很华丽精美,刘女使因此受到嫔妃们的喜爱,并借此在尚衣局越升越高,到现在已经爬到颇高的位置,很有几分话语权。
投桃报李,刘女使为感激小张氏对她仕途的帮助,给令柔做的衣服都是用上等布料。
从令柔满衣柜的衣服就能看出来,随着年龄越大,令柔穿的衣服质地越来越好,基本与刘女使的升职速度成正比。因着大、小张氏的缘故,令柔经常与刘女使打交道,彼此关系十分熟稔。
见她进来,令柔忙从藤椅里下来,对着刘女使喊了声“刘姑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