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羞愤(2 / 2)

确确实实被李寻真当作女儿一般亲自教养了一年多。芸香更是曾亲自与她们透露过,李寻真死之前,向赵祯嘱咐过,要他务必善待令柔。

虽然这些年赵祯没有主动与令柔接触,直接给她赏赐,但她们相信,私底下的优待必定是少不了的。王惟德是明面上的优待。

私底下的优待么……

比如令柔原先总抱怨,仙韶院有位叫曼汐的姑娘总是跟她过不去,每次都想设计害她,每次都自食恶果,在她面前丢了好大的脸。

令柔把这些事当笑话说给她们听,言语里把曼汐当作了一个嫉妒心强,脑子又笨的小丑,觉得她无能又丑才会遭反噬。可听在大、小张氏耳朵里就不一样了。她们是经历过后宫沉浮的,活了大半辈子,见过的人与事多了去了,首先这个叫曼汐的姑娘是不是个蠢的存疑。

她们在了解到曼汐对令柔产生敌意,几次三番陷害她后,特地找贾婆婆了解过情况,向她打听这个曼汐是个什么样的人,究竟是不是像令柔形容的那样又蠢又坏。得到最终结果,坏是一定的,蠢却未必。贾婆婆明确说了,曼汐嚣张跋扈,睚眦必报,但这人自进宫起,便倚仗家世混成了势力头头,从没在别人手里吃过亏。这样的人,可能恶毒,但绝不可能完全没脑子。所以,像令柔这样把曼汐当傻子看,对她防备心不强的人,时时刻刻被这样一条毒蛇盯着,却从未在她手里吃过亏,反而让曼汐吃了亏,这样的情况实在反常。她们只稍一细想就明白了。

满宫里,有理由护着令柔的除了她们姐妹,便只有过世的李寻真和杨太后。

贾婆婆其实也算半个,但鉴于她与梁国公主的亲密关系,她们总觉得她对令柔的好是另有所图。

至于杨太后,估计是因为令柔这孩子投了她的眼缘,否则也不会在临终前还记挂着她的及笄礼,并且送了那么贵重的项圈给她。

剩下的便是李寻真,李寻真虽然去世了,但与李寻真有关系的赵祯还好好活在世上。

再加上芸香向她们透露的信息。

二者稍加串联,便清晰明了一一这是赵祯在暗中护着令柔。至于为什么暗中护着,而不明面上直接给赏赐,明面上与令柔亲近,让人顾及她与赵祯的关系,不是更会对令柔恭恭敬敬,更不敢陷害她么?

只有这一点,小张氏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这一点,她就猜不透赵祯究竟对令柔是个什么想法一一

究竟是对令柔无感,碍于亡母的面子才只愿意在暗中照拂令柔,而不明目张胆对她好?还是有什么别的顾虑,让他选择不直接与令柔接触?

话又说回来,他是皇帝,令柔又不是什么有关社稷江山的大人物,她能让他有什么顾虑不敢亲近她?帝王心计,神鬼难测。包括小张氏,谁也不明白赵祯的真实想法。

况且,现如今又出了这样的事,令柔话里话外更是赵祯轻易不会放她出宫,难道几天前在浴池,发生了什么只有他们两个人才知道的事,才让令柔有这样的想法?大、小张氏是从赵祯拍过来的小太监嘴里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的。

这是对外的说辞,是可以公布出来的,合情合理的。那么对内呢,不能公布出来,也不合情理的呢?恐怕只有作为唯二的两个亲历者,赵祯和令柔本人才清楚了。想到这,小张氏若有所思,只几瞬,她就理清了思路。她握住住令柔的双肩,让她抬起头看着她,认真望进侄女澄澈的眼眸,“柔儿,你老实告诉姑妈,是不是陛下跟你说了什么,比如许诺让你进宫之类的话。”

令柔挣脱小张氏的手,依旧垂下眸子,沉默了一阵,才摇头,“他什么也没说,不过…”令柔的脸逐渐绯红,把头埋得低低的,声音也越来越低,“姑妈你以前教过我,女子初次敦乐后,下·面会不舒服,可我……被子底下,令柔下意识夹紧了腿,“可我感觉很好。不过我与陛下的确有肌肤之亲,想来是他看见我的脸后,知道我的身份,所以才没有进行下去。”大张氏潜心听着,一听令柔的清白之身还在,激动地当即合上手掌虚空拜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在就好,还在就好!还在一切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好什么呀……"令柔涨红了脸,娇嗔一声,清亮的眼睛因为羞愤,泛出盈盈水光,她一把举起盖在自己腿上的被子,将自己整个头包裹住,好半天,才在被子里瓮声瓮气说道:“我昏过去前,记得陛下的眼神,像……像是要把我整个吞了一样……”大、小张氏原还屏气凝神听着,想听听侄女的解释,看究竟是个什么情况,再根据情况想出对应的策略。谁知却从侄女话里听到最后一句,这一句话犹如一记威力巨大的响雷,将大、小张氏咱的找不着北,瞬间傻了眼。二人面面相觑,谁也没料到怕什么来什么,问题出在最不能惹的人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