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太子带着四阿哥出门,先去了雾隐山脚下的围场,打了一些山鸡野兔。这才由四阿哥领路穿过熟悉的小树林,七拐八拐走了一刻钟,终于在半山腰看见了隐在山坳里的小田庄。
“远倒是不远,就是难找。”太子以为很近,没想到拐了这许多弯,拐得头晕脑胀。
四阿哥记性好,去过的地方不会忘。他示意人去敲门,门很快开了,先露出一张惊疑不定的妇人脸,而后妇人被挤开,那个叫巧儿的小丫鬟迎了出来。
太子和四阿哥赶到雾隐山的时候,已经派人知会过了,他们先去狩猎,之后到小院吃饭。
“印公子请进!”巧儿看了一眼印公子身后的陌生少年,见两人都是围场侍卫的打扮,“这位是?”
太子含笑回答:“这是我四弟。”
态度比在毓庆宫不知好了多少,连声音都变得轻快起来。
四阿哥看了小丫鬟一眼,回头示意随从将猎物一并拿进小院。
先到围场打猎,再到小院吃饭,是太子的主意。他不信那么个娇娇弱弱的小姑娘会做菜,更不信自己能咽下农家的粗茶淡饭。
所以在围场他放过了鹿和獐子等大型猎物,专门猎了山鸡野兔,想着若是小院里的饭菜没法下口,烤点野味果腹也行。
与太子相比,在口腹之欲这块,四阿哥倒是无所谓。
他从小养在承乾宫,养母茹素,他也跟着茹素。
毫不夸张地说,四岁之前,除了宫宴,没吃过一口肉。
后来佟佳皇后薨逝,皇上想把他送回永和宫,跟着亲额娘住一阵子,缓解心情。
谁知德妃婉拒了,理由是永和宫养着十三和十四两个小的,实在没地方给他住。
永和宫不算小,且只住了德妃一个主位娘娘,十四跟着德妃住主殿,十三住西偏殿,东偏殿还空着。
之后他被安排去了阿哥所居住。
都说内务府最会看人下菜碟,住进阿哥所才知道,那里的拜高踩低半点不比内务府差。
养母病逝,生母不愿养他,既非嫡又非长,住在阿哥所的待遇可想而知。
直到后来得太子照拂,他的日子才算好过一些。
没肉吃,他可以,粗茶淡饭,也可以。
田庄小院里的饭菜再难吃,至少是热乎的,总不会比阿哥所里的冷饭更难吃吧。
山货拿进来,冯巧儿接过转手给了常妈妈,只拿眼睛盯着太子。
太子恍然,好脾气地一拍脑门:“出来太急,忘了带!”
眼瞧着冯巧儿的肩膀耷拉下去,四阿哥轻笑,招呼长命把点心拿过来。
他以为太子的点心是带给那个小姑娘的,没想到只是买路钱。
太子幽幽看了四阿哥一眼:“你怎么知道?”
四阿哥心中一紧,面上含笑:“上次送她们回来的时候看见了。今日过来,没见二哥带,我就自作主张拿了一点。”
想起上回的事,太子这才收回目光,看着冯巧儿抱着点心包欢天喜地,跟着她往里走。
“请我吃饭的人呢?”太子进院之后问。
冯巧儿笑嘻嘻回答:“在割青菜,姑娘说现摘现吃才新鲜。”
盯着对面两脸震惊,冯巧儿仿佛看见了上个月她和她娘脸上震惊的表情。
没错,姑娘,她未来的嫂子,在正月寒天,用淘米水种出了绿叶菜。
油绿油绿两大筐。
冯巧儿满意地欣赏完两人的震惊脸,兴冲冲带着他们走进灶屋,迫不及待从木盆上拎起一只柳条筐展示。
只见柳条筐里全是绿油油的叶菜,筐下则是白花花的根须,没有土,而是滴答滴答滴着水。
太子伸手摸了一下,菜叶新鲜得很,这时节在宫里都未必吃得到如此新鲜的绿叶菜。
现摘现吃,有点意思。
抬眸对上小姑娘漂亮的杏仁眼,太子勾起唇角:“你这手艺跟谁学的?”
从前感觉傻乎乎,话都说不整齐,现在居然学会种菜了。
还是在冬天种菜。
也算绝活。
这话若是单独问姜舒月,确实很难回答。
从前脑子被撞傻的姑娘,忽然在某一天清醒过来,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无土栽培。
骗鬼呢。
可问话现场不止有姜舒月,还有逻辑强大的冯巧儿,见姜舒月没接话,她嘴快道:“我们先福晋有个带汤池的陪嫁庄子,听我娘说先福晋在汤池边上泡发过豆芽。我们姑娘是先福晋的女儿,泡发一点绿叶菜,还用跟别人学吗?”
姜舒月:泡发绿叶菜,牛啊,我的巧儿。
太子吃过豆芽,却并不知道豆芽是怎么来的。既然是家学渊源,也就没什么好问的了。
问多了,倒像是要偷学人家祖传的手艺。
种菜这一块刚好是四阿哥的知识盲区,见太子没问,他也把好奇心给压了下去。
为了请客,姜舒月让常妈妈从庄头家买了现磨的豆腐、小白菜干和蘑菇干。
与常妈妈不一样,左婆子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女人。做豆腐是她娘家祖传的手艺,在缺粮的饥荒年,吃豆子也能充饥。别家做豆饭,只图填饱肚子,左婆子却凭借做豆腐的手艺,让全家都吃得美滋滋。
除了豆腐,她还会做各种腊肉干、熏鱼干以及蔬菜干、蘑菇干,努力让全家一年四季都能吃得饱吃得好。
在原主零碎的记忆中,每到饭点,冯巧儿都会跑到左庄头家门口迎风闻味。
偶尔原主跟去,被左婆子瞧见,她嘴上念叨着常妈妈不会过日子,手上却拿着吃食分给她们。
左宝树更憨更大方,连她娘才煎好的豆腐,都能给她们端出一碗来解馋。
买完食材,姜舒月简单规划了一下,打算等客人来了,做一道小白菜干炖豆腐,一道蘑菇干炒鸡蛋,一道豆角干炖五花肉,最后就是压轴的蒜蓉炒空心菜了。
印公子是个讲究人,虽然多带了一个人,却没空手来。
没有一只兔子可以活着走出四川,姜舒月看见野兔,脑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