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你听说没有,我大明军队击败了辽东女真”
“一看你就是一点见识都没有,大明的龙骧军你都不知道?”
“听说,这龙骧军乃是皇帝陛下亲自训练的军队,个个以一当十,无人能敌。”
辽东的消息传播回来,大明的百姓倒是比较高兴。
先前,大明还差点就出现京城保卫战。
如今对外作战,接连挫败敌军。
自然就让百姓高兴。
当然,百姓高兴的原因,不止于此。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粮食价格不断走低。
一些精贵的好米,现在价格都不断走低。
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的原因,当然就是朱祁镇的灵米。
灵米的产量很高,供养整个勋贵集团,士大夫阶级,以及富商等等都非常充足。
如此一来,他们自然就不会愿意吃一般的粮食。
所以,那些陈粮全部都开始低价出售。
灵米产量不断攀升,指不定那一天普通百姓都吃的起。
这些普通粮食,不尽早卖出去,就只能烂在库仓。
灵米都是皇庄产出,几乎不在乎季节。
只要朱祁镇提供足够多的符箓,并且田地还有肥力,时时刻刻都能产出灵米。
虽说有符箓在,但灵米的产出,依旧需要消耗田地的肥力。
可以说,种植一次灵米后,这块田地最少需要休整一年时间。
期间还需要专人进行照料,堆肥等诸多增加田地肥力的操作。
继续种植也不是不行,就死不会产出灵米。
或者说,产出的粮食,灵气蕴含量会非常少,几乎等于没有。
灵气也是营养的一部分,它显然不会凭空产生,还是需要攫取于田地。
只不过,常规的种植方式,不会这么大限度的利用田地。
而淋了灵雨后的作物,会更加茁壮且用力的成长。
皇宫中。
辽东的事情结束后,国运有一波小增长。
并且,朱祁镇的实力,也得以进一步提升。
同时,朱祁镇对于国运的变化,也变得更加敏感。
“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成就筑基。”
朱祁镇暂时停歇修行,感受了一番丹田后,有些兴奋。
修仙一道,还是比较复杂。
就朱祁镇所知道的,修仙境界被称之为仙道九重天。
其寓意是,攀爬求仙的道路中,那一层一层的境界,就好似一重一重的天一般。
天之遥远,自然不是一般人所能跨越。
什么越境战斗,那都是笑话。
朱祁镇先前在修仙界,能跟练气四层打打,就需要倾尽全力。
更别说,练气跨越境界与筑基战斗。
练气,从感知天地灵气,接引第一缕灵气开始,就算是初入仙道。
等什么时候,成功在丹田内积累一百缕灵气,就算是抵达练气一层。
这期间,还需要对经脉进行开拓。
不然,从穴窍吸纳进身体的灵气,根本就无法进入到丹田中。
等积累一百缕灵气后,将这一百缕灵气压缩成一缕,就算是迈步进入到练气二层。
练气三层,则是需要将先前的压缩灵气积累到一百缕,并进行压缩。
后续的境界,皆是如此。
因此,单单是在练气境界,每一层就有这巨大的差距。
而等到筑基,那就是会将灵气精炼成法力。
法力,这是道的力量。
哪怕就是借用千万亿分之一,也是相当恐怖的力量。
所以,成就筑基对于朱祁镇而言,是一件无比渴望的事情。
“收下渤海国,国运就增长约莫百分之五,真少啊!”
朱祁镇根据先前辽东没有丢失的国运进行对比,也就得出来结论。
有这样细致的变化,便更清楚国运到底是怎么在增长。
因而,能对症下药,确定发展的方向。
“还是继续研究法器吧!”
修行的时间,差不多结束。
朱祁镇就开始研究法器。
早先,朱祁镇就想要研制出来,能不断释放“春风化雨术”的法器。
先前,朱祁镇或许就只是有这样一种想法。
但现在,早就已经开始行动,并且有一些进展。
就差那么临门一脚,朱祁镇就可以成功研制出来。
大明的北方,总是多灾多难。
相比于南边的长江,北边的黄河由于一些原因,频频出现水患。
就算是不是水患,也时不时有蝗灾,旱灾,疫病等等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原大地的经济和生产重心向南方移动。
但这显然不是主动进行。
而是一种被动的过程。
之前的北方百姓,日常生活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由于灾祸比较多,能保住田地的百姓,基本是极少数人。
因此,大部分百姓都是佃农。
给地主种地,有多悲惨,自然是不用多说。
但随着皇庄的扩张,一股新的浪潮就开始吹起来。
以前,吃不饱的时候,逢人最能炫耀的一句话,大概就是:“吃了吗?”
现在,不少百姓在皇庄种地,事情也很轻松。
田地很长时间都是在堆肥,积累肥力。
他们需要操劳的时间,相对是比较少。
至于种植粮食的时候,有近乎仙人一般的手段。
短短一天时间,就能生长出来作物。
期间,需要不简单的除草。
最后,进行收割。
也就是这些操作,稍微劳累一些。
但收割的粮食,秸秆,杂草都能卖出去好价钱。
皇庄负责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