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宗翰俯身,趴在了完颜宗望的耳朵边,低声说道;“你放心,我定会替你报仇。将来,我们的铁骑会踏碎他们的宫城。将那些大臣,还有他们的皇帝统统杀死,你安心地去吧。”
完颜宗望突然呼吸平稳了下来,这倒是让完颜宗翰一惊。他还以为,对方已经有所好转。
谁知,下一刻完颜宗望头一歪,就此死去。
这个大金国的主帅之一,曾经带着金兵一路凯歌,如入无人之境的两次兵临开封城下。结果,上次北归的时候被朱玉平射瞎了一只眼睛。
再次南下的时候,完颜宗望发誓要一雪前耻。他要用朱玉平的人头,去祭奠自己失去的那只眼睛。
谁知,他连朱玉平的面都没有见到。在开封城下,被宋军扔下来的黑火药,炸的重伤不治。
终于,在北归的路上,完颜宗望在担架上凄凉的气绝。
完颜宗翰心中大恸,扶着担架哀哭不止。全军上下,在得知他们的主帅完颜宗望死亡的消息,更是人人悲痛。
消息传到金朝上京,皇帝完颜晟得闻噩耗,帝临哭,辍朝三日。并着令全军,即刻北撤。
完颜宗翰不忍心,将一路劫掠而来的物资就这么拱手相让。可是各地的宋军陆续集结,眼看就要有宋军围了上来。
士气低落,加上主帅的阵亡。最终,完颜宗翰无奈只能下令扔掉辎重。以轻骑兵,急速北撤。
也就是说,来的时候什么样,走的时候就什么样。一无所有的来,两手空空的回。但是有一点,他们在大宋境内扔下了万余尸首。这对于金人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开封城,此时不管是皇帝赵桓,还是下到文武百官。甚至于京城的百姓,都知道自此金人将不再是大宋的威胁。
年内,金人无力南下。
而且,朱玉平所研制的黑火药更是有了巨大的进步。威力,较之之前更为的强大。
只要假以时日,让军器局将这些黑火药量产。到时候,金人再厉害也不是大宋的对手了。
甚至于太上皇帝赵佶,在得知宋军大捷的消息之后,也是兴奋的振臂高呼:“拿酒来,拿酒来!朕要不醉不归。快,研磨,朕要赋诗一首。”
赵佶,在他身边的左膀右臂被清算之后,这位高高在上的太上皇帝,终于也隐居在了他的寝宫中不问政事了。
皇帝赵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拥戴,各地的指挥使、节度使,纷纷入朝朝贺。天下的百姓们,都在称赞皇帝的英明。
没有人再记起,这场关乎于国运的战争,是小国舅朱玉平一手操控的。论功绩,是小国舅的。
国舅府,朱玉平格外的开心。他高兴的是,并不是打败了金人。而是,这泼天的功劳给了狗皇帝一人。
直到午后时分,来福等几个狗腿子,才从外面回来。他们一个个风尘仆仆,似乎更像是打了一场大仗一般。
看到这些人回来,朱玉平忙问:“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来福口干舌燥,抱起桌子上的茶壶一饮而尽,这才擦了擦嘴巴:“小国舅,按照您的吩咐,消息都散播出去了。各处茶楼酒肆,还有汴河桥边的说书先生都打点好了。这些人,每日不间断的轮番夸官家。都说这京城得保,都是官家的功劳。”
朱玉平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就没有别人去说什么么。”
来福又擦了擦嘴巴:“怎地没有,有人说是小国舅的功劳。可那些说书先生又说,小国舅打败了金人不假,那也是官家慧眼识珠。若没有官家力排众议,岂能有那金人主帅殒命的一日。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叫好,只是小国舅,小人有一事不明。为何把这些功劳都说成是官家一人所为,您就没有半点功劳么。”
朱玉平看了他一眼:“你知道个屁。”
朱玉平这么做,并非单纯的是因为自己功高震主。以他目前的势力,还做不到震主。
主要是他是个外戚,作为一个外戚你可以有功,但不能有大功。你有了功劳,也得低调。
还有就是皇帝赵桓,此时的赵桓已经不是当初刚刚继位的那个新帝了。而是,做皇帝越久,他的疑心也就越重。
做皇帝越久,他的威严也就日盛。一个帝王,是容不得任何人超越自己的。如果有,那下场只有一个。
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功高震主的臣子,最后都没有落得个善终的下场。除非,你能遇到一个包容宽阔的皇帝。很明显,赵桓不是这样的人。
狗腿子们跟着朱玉平久了,他们也渐渐发现自己的这个主子,并没有任何架子。是以,来福这些下人在自己面前,也就愈发的放肆起来。来福进门,就敢端起眼前的茶壶就喝。而朱玉平,则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
至少京城的舆论控制住了,这让朱玉平很是满意。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的家丁又来报:“小国舅,张府书信。”
朱玉平一怔:“呈上来。”
他还在奇怪是哪个张府,等拿到书信的时候,不由得吃了一惊。来信之人,竟然是张盼盼。
自从朱玉平击败了金人之后,张盼盼再也没有登门拜访过。毕竟这个时代礼教大防,一个尚未出阁的女子,总不能冒冒失失的经常来拜访国舅府。毕竟,朱玉平目前还是一条单身狗。
这次张盼盼只是修书一封,派人送到了府上。
朱玉平打开书信一看,整个人都不淡定了。张盼盼的书信极短,只是寥寥几句话,却让朱玉平如坐针毡。
人家的意思很明显,如今你立了大功。皇帝论功行赏,不知小国舅想要什么赏赐呢?
之前,朱玉平就说过。自己不要任何的赏赐,只求皇帝赐婚。
这次自己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自己这个姐夫皇帝总不好拒绝了吧。
不过,为了万全之策,朱玉平决定还是先下手为强。不能等皇帝论功行赏,他要先进宫找姐姐。这种事,还是皇后朱琏出面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