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入职大理寺(2 / 2)

话的时候,脸上愤懑不平的神色,突然觉得对了。

太子就是这样的人啊,爱弄权术,耽于享乐,此前那些拳拳叮嘱关切之词,不过都是假象罢了。

*

次日清晨,雾气氤氲尚未出太阳之时,李明昭已经伴随着公鸡打鸣的声音起了床。

不知道秋兰什么时候采摘的莲花,插在青玉瓶里,放在檀木圆桌的正中央,凉风吹来飘散一室清香。

大理寺官衙座落在皇城的东城区,距离东宫的位置并不算太远。

知道今日十皇孙要去赴任,作为皇孙身边的得力干将,姜水安一大早就已经去了马概一趟,亲自监督人备好了上等的马车。

李明昭这边洗漱吃了点心,换好官礼服外出的时候,正好就见到了老早就等候在一边的姜水安。

这小子个头其实比她高一些,但是见到她,很机灵的弓着身子行礼,姿态倒是放得很低:“殿下,马车已经在外候着了。”

李明昭微微颔首:“走吧,去承天门横街北。”

那正是大理寺所在的位置,在旁边就是皇城顺义门,也算得上与东宫相邻。

因为路途不算远,所以李明昭很快就到了。

马车转去后衙,李明昭径直步入大门。

她入大理寺后,先去见过自己未来的同僚,主要是和大理寺卿与大理寺少卿打招呼。

知道十皇孙今日要来,大理寺一众人员都在等候,大理丞、大理正、主簿,除在外忙碌的狱丞、大理司直之外,其他人李明昭全都见到了面,并且一一互相认了认脸。

众人都很重视,就是有事在身忙碌的,也都请人帮忙向十皇孙问好。

李明昭与这些人闲话过后,来到为自己准备好的办事处,看着房间里桌子上放在桌子上的卷宗,拿起来翻了翻,微微皱起眉头。

“怎么全是过往的卷宗记录?近来没有新案子吗?”

同为大理寺少卿的吴泗水来串门,听到李明昭的疑惑,眼珠一转,开口道:“近来倒有一桩新奇事,殿下可要一听?”

李明昭看着他,好奇道:“有何新奇之事,烦劳吴大人详细道来。”

吴泗水捋了捋细细的胡须,眯着眼睛,一副感叹的语气说:“尽来,有一桩案件被柳州移交到大理寺,有一农妇前去柳州县令拦轿告状。

她说,自己被夫婿强迫捆绑,将她典妻为妾为当地富户生子。因手段粗糙,以至于她在路上流产,到了富户家又被棍棒捶打,好不容易生子后,那富户留子赶母,她回到原夫婿家,可那豺狼一般的夫婿抛弃她,拿着钱财搬走了。”

“这农妇疯疯癫癫的回了娘家,又被赶了出去,乞讨为生,偶尔帮人砍柴卖柴,几年后从同乡口中得知,典妻抛弃的前夫居然已经科举高中,进了翰林院。”

“那农妇告的是京官,柳州县令不好处理此事,所以上报之后,移交到我们大理寺。”

李明昭皱起眉头,翰林院虽无品级但都属于皇帝私臣,若此人简在帝心,此事并不好处理。

她问:“可调差清楚了,这畜生姓甚名谁?”

吴泗水笑了笑,一脸神气:“虽然此人改过名,但我大理寺不是吃素的,自然是查清了。此人姓柳、名嘉程,去年入职翰林院。”

说完这句话,他叹了口气,语气又有些低沉:

“只是有一点不好办,此人虽然不在帝心,但很得尚书令的青睐,据说,尚书令大人有选婿之意……”

李明昭听到最后这句话,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尚书令他是人老珠黄,眼神不好吗?这种人也配招婿?”

吴泗水正在捋胡须的手,呆住咽了咽口水:“殿下,您,您……也太口无遮拦了些。”

尚书令何等权威,怎么能这么说。

李明昭满不在意:“这话我只跟你说了,若是以后传了出去,那我唯你是问。”

“话说回来,此案到底要如何判,你们是什么想法?”

要知道,本朝前几代盛世,承平日久,典妻之事并不多见,也就是这几年农时不好加之生了匪患,这种事件才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出头来。

现如今,还没有什么严格的律法加以惩处。

地方县衙判典妻之事,都是杖责五十八十,如今此事涉及翰林院,更要酌情处理。

律法不严,那就要以人情来判。

这人之情理,更难左右。

吴泗水摇了摇头,道:“若是按照老夫的意思,那自然是要严罚,只是,有尚书令这一层面子在,怕是难。”

“哎呀,咱们大理寺要是有个能顶天不怕得罪尚书令的大人物就好了~”

听着这浮夸的语气,李明昭再听不出来就是傻子。

绕了一圈,她听懂自己这同僚的意思了,此事难办,但是大理寺还是想办。

怕是需要一个带头之人。

而不巧,如今她以皇亲的身份入职大理寺,算得上是大理寺最粗的大腿,若是她能出头,此事自然容易严办。

李明昭仔细想了想,看着吴泗水说:“稍后把卷宗拿到我这里,此等小事,本殿下酌情处理。”

“至于本殿下被刺杀一案,还请吴大人慢慢查清楚。”

“好说,好说。”

吴泗水对着李明昭作揖,乐呵呵笑了笑:“今日多谢十殿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