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流失让河北是极其失望的。
而现在快速发展的临淄郡,成了河北之地百姓的救星,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临淄整合了河北之地,让自己再次成为了天下纺织业的中心之一,临淄布横扫河北,占据辽东,新大陆,北方在大漠和关中布竞争,南方在中原和南布竞争。
想到这里郦商也是叹口气,大汉的丞相不好当,权利大,责任也大。农业,工业都要管着,朝廷和诸侯的关系要平衡好,现在还要学着如何当球长,政务是越来越多,每天要处理的矛盾也是越来越多。
就一个纺织产业,自己家的人都要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现在还要分出去,他简直不敢想象贤者大会上骂人的声音会有多难听。
张辟疆和丞相诉职之后,来到太子府。
而后他就看到惊喜的一幕道:“英雄,陈买你们也在?”
陈买笑道:“知道你今天回来,本来想去火车站接你的,但内史的事务太繁忙了,只能在太子府等你了。”
现在徐爱民准备继位的事情,内史的政务机会都交给陈买长史来管理了。
而现在内史正处于激烈变革当中,长安城内在大拆大建,把原本那些破旧低矮的里坊拆除,建设新式的楼房,同时以区代替里坊。
整个长安城被划分成了12个区,这12个区就是12个县级单位,要配置12个县级的管理体系,这可以说是对内史官署进行了一场改头换面的变革了,这样的大改革遇到的问题和矛盾,积累的政务自然多。
而这项改革是徐爱民发起的,为了维护徐爱民的声望,陈买也不敢出错,现在他几乎天天睡在官署当中,也就是今天他知道张辟疆会来,才来到太子府等他。
徐爱民笑道:“大秦洲是什么情况,和我们说说。”
张辟疆摇头道:“大秦洲的国家制度虽然各不相同,有共和制,也有帝制,有一些是游牧部落,还有一些是天竺差不多,但这些国家的根本还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这些国家非常的穷,穷到除了奴隶,他们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特产的卖给大汉。倒是朝廷计划打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已经开始招工了,想来现在已经开始建设了。”
陈买道:“这倒是一个好事情,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开通,以后我大汉的商船能节省几万里的海面。”
而后他笑道:“这两条运河可是让大汉全体的百姓见识到海商的财雄势大了。朝廷的股票交易所为这两条运河的开建募集了230亿钱,结果这两条运河股票发行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全部被卖光了,很多河北大漠中原的富豪,还没反应过来就买不到股票了。”
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建设对哪个势力最有利,那必然是大汉的海商团体,不需要绕过炎洲,也不需要去南殷洲,就这2点就给他们节省了近一半的时间,很多原本不划算的商品,但节省这几万里海路之后就变得划算了,海上贸易的体量就增加了,他们能赚更多的利润,更不要说运河本身就是滔天的利润。
这是有先例的,前几年投入了关中铁路,中原铁路的商家,每个都赚的盆满钵满,得到了30年乃至于更多年限的铁杆庄稼。
当然后面修建西域铁路,辽东铁路,江南铁路等铁路网,因为建设的成本太高,这才让大汉修建铁路的风潮有点降温,就是商人明白,只有在中原这种建设成本低,本身又富裕的地方,建设铁路才能赚钱,像西域这种原本都是穷苦地,路线又长的铁路,想要靠铁路运营来回本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所以大汉的商人一般都是投资那些能赚钱的铁路,像要翻山越岭,基建成本高,本身又贫苦地区的铁路,一般都是大汉朝廷自己的投资,毕竟那些寒苦之地也是边塞之地,需要有汉军的投放能力来镇压当地的分离势力,更需要铁路来拉动当地经济,大汉朝廷是要算政治账的。
但苏伊士运河和玛雅运河这两条运河,未来的钱景是能看得到的,这种交通要道根本不可能亏本,最多是赚十几倍还是赚几倍的差距。所以开始募集资金,已经来到长安城的海商纷纷购买运河股票,你一亿钱,我两亿钱,不到一个月时间,200多亿的天量资金居然筹集完成。
这也让长安城的百姓带来了金钱上的震撼,第一次看到了海商的豪阔,真是可以轻轻松松就丢出一个小目标,大汉的诸侯王都没有他们这么富啊。
英雄也抱怨道:“朝廷应该也在南方建立一个股票交易所,本来我也想买5亿股支持朝廷的,结果却没赶上这趟。”
张辟疆好奇问英雄道:“这些年你在江南做什么,这么有钱?”
海商有钱他不奇怪,这些年他一直在海上漂泊,见多了大汉的海商,说他们富可敌国,这都不是形容词。但大汉的诸侯虽然有钱,但他们要养着一个国家,从财富上来说还真不如那些海商有钱。
英雄压住笑意道:“也没做什么事,就是学习父亲的政策,继续弄经济作物种植园,这些年开垦了不少橡胶园,搞了一点小工业,这些年才赚了一点钱。”
徐爱民笑骂道:“可不要听英雄乱说,他这些年算是发大财了,我们兄弟当中就他最富。”
“他这十几年种植了十几万亩的橡胶园,现在橡胶多贵,一斤橡胶30多钱,他一棵树就能赚几百钱,一亩地就能赚上万钱,说他富的流油也不为过,而且他还向上游产业扩张,建立了轮胎厂,现在大汉有一成的轮胎都是英~国制造的,他现在不但是橡胶大王还是轮胎大王,手里有的钱比我这个太子都多。”
张辟疆满脸诧异,大汉可是马车上的国度,拥有的马车即便没有千万辆,那也有几百万辆,制造一成轮胎,这的确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英雄压抑笑容道:“这是赶上了风口了,谁让大汉这么稀缺橡胶,等其他诸侯的橡胶园也开始产橡胶,收入还是会降下来的,我最多也就赚这几年的热钱。”
当然这只是谦虚的说法,橡胶树即便是光照,气候,雨水都适宜,那也需要种植六七年之后才能开始割胶,和大汉各大诸侯种植橡胶的并不是很多,原因也很简单,前期的投入太高,橡胶树成长的周期太长,在没有出现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人,大汉的诸侯也不愿意大量建设橡胶园,毕竟种甘蔗,种香料能赚的钱也不少。
这就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