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国的贵族自然也不可能看着义军再次壮大自己的力量,更加不可能看着那些属于自己的农奴逃跑,他们组成巡查队,抓捕队,四处抓捕想要逃到义军地盘上的平民。
同时对义军污蔑他们的歌谣也进行了强力的镇压,大量的吟游诗人被塞琉古的贵族杀害,塞琉古的贵族甚至制定了法令,什么暴君歌,穷人联合起来歌,大同歌等都是属于禁曲,传唱者将被定为叛逆都将会被吊死。
但即便是这样,塞琉古的贵族依旧阻止不了,这首歌谣在塞琉古的荒野乡村吟唱。
即便他们抓捕了大量的乱党,但这些人乱党在被吊死之前,也会高声对四周的平民吟唱“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
塞琉古的贵族恍然发现,本来已经被他们压制的义军势力再次兴盛起来了,他们治下的平民现在看向他们都充满了仇恨的目光,城市变得动荡,到处都是乱党,面对这种局面,塞琉古国的贵族想要消灭西北叛军这个源头。
尤其当塞琉古的贵族知道叛军开始均田,组建太尉府训练军队,就知道义军开始向着正规化前进,再不想办法消灭这些叛军,以后这些叛军会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但偏偏安条克四世已经病逝,继承王位的安条克五世和德米特里一世都没有足够的威望整合整个塞琉古国各方势力。
但要这些割据势力主动进攻叛军,他们又不会做这样损己利人的军事行动,一时间整个塞琉古虽然四分五裂,但这半年却成为了王国当中少有的和平时期。
大汉历48年5月25日。塞琉古义军地盘。
刘如意和奇伦两人在乡村视察着小麦播种情况。
刘如意看到稀稀拉拉的的麦苗摇头道:“几年前我大汉出现了一场大旱,亩产只有不到2石,当地的农户都说绝收了,而这小麦的密度比大汉绝收的情况还要差,这里农户耕作技术也太差了。”
奇伦是看过大汉乡间的,自然清楚在大汉粮食是这里的好几倍时间,但在大汉有农家学者指导农户耕作,有拖拉机耕地,有各种肥料肥田,据说大汉的开国皇帝为了让大汉的农户用充足的肥料,即便是年过七旬,却依旧在研究可以制造肥料的机器。
而他们塞琉古的农户不要说什么拖拉机,肥料了,就是铁制农具都没有多少,他只能苦笑道:“塞琉古的农业技术不如大汉,现在这样已经算是好的了。”
刘如意想了想道:“我会让都督府派遣几个农家学子过来指导农业生产。”
他实在是看不惯如此肥沃的土地,粮食的产能却比绝收还要差,这太浪费土地资源了。
“哪能容得寄生虫?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定把它们消灭干净~~~~~~。”
这是在耕作农户的歌声,刘如意可以从农户的声音当中听出这其中的仇恨,义军地盘上就没有几个人和贵族是没有仇恨的。
奇伦笑道:“这首歌给我们带来了好几万部下,即便那些贵族也不能阻止这首歌在塞琉古流传。”
刘如意道:“他们并不缺少对贵族的仇恨,也愿意为了对付贵族付诸行动,关键是我们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这方面义军前三年做的非常差,好在塞琉古的贵族太腐朽了,给了我们改正的时间。”
奇伦内心伤感道:“是呀,为了反抗贵族我们所以死了太多的人了,走了太多的弯路了,这次再也不能辜负塞琉古公民对我们的支持。”
到了晚上,刘如意召集了义军部分高层,大家坐在一起。
刘如意拿起自己购买的《大汉风云录》道:“当年圣天子占据陈郡之后,有了根基之地,并没有继续扩张军队,征战四方,而是以陈郡作为根基之地,开始完善军事制度,政治制度,税收制度等,这其中做的最快的就是均田,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当初圣天子是如何在陈郡均田的。”
成为了义军的顾问之后,刘如意终于明白当年太上皇为什么那么喜欢给人上课了,义军当中的蠢货太多了,不教导他们,根本就不能组织军队,组织政权。
看着这些清澈而愚蠢的义军首领,刘如意内心想着当初太上皇看着父亲和英国公他们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内心暗骂他们朽木不可雕。
“同志们,义军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均田,就是因为均田才是可以获得平民支持最好的方式,大家看《圣言录》第一章,这就教导我们要分清楚敌人朋友,这其中清楚就说明了,在当时的大秦平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他们有两千多万人,只要把他们组织起来,这就是当时最强大的力量,而圣天子做点这点,所以拥兵百万的暴秦在三年时间就被圣天子消灭。”
大汉的情况和塞琉古虽然不同,但相同的是塞琉古的平民和奴隶占据了绝大多数,他们的人口加起来接近千万人,而我们义军只要能争取这股力量的支持,并且把他们组织起来,在塞琉古的土地上,我们义军的力量将会是不可战胜的。”
“而义军前三年的错误在什么地方?就是你们没有争取最广大塞琉古平民的支持,光靠仇恨是打不赢贵族的。”
这个时候奇伦问道:“我们能不能学习大汉建设农社,以此来提升粮食的产能,而且这样我们义军能掌握的粮食也更加多。”
刘如意翻白眼道:“欲速则不达,义军地盘上连农家学者都没有,如何建立农社,不是见了农社粮食产能就会提,而是先有建设农社的标准,才能建立农社,而现在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大家真想要增加粮食的常年多弄一些农家肥,地多翻几遍都比现在建设农社好。”
“好了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了,大家多读读《圣言录》上的内容,对比当初大汉遇到的情况和义军现在的情况,思考一下圣天子为什么会成功?你们为什么会失败?”
读史使人明智,刘如意不知道塞琉古国的历史,但他知道大汉的历史,尤其是大汉的开国历史,那是小学课本上必学的内容,在评书当中少不了的英雄故事,《大汉风云录》的戏曲更是经久不衰的曲目,养活着好几万戏曲演员。
加上刘如意本身的身份,他对大汉开国这段历史了解的非常深入,讲起来也能深入浅出,对这些义军首领来说,刘如意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是他们最能理解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