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663章 ,接班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3章 ,接班人选(2 / 3)

么就弄一年就退市了。”

甚至有不少人还想重新购买股票,但这个时候那些钱庄的伙计反而不敢乱来了。

有英雄和张辟疆做榜样,大汉的诸侯们也知道,想要以最低代价解决这件事情,只能破财消灾了。但却也不是所有诸侯都像英国公府富裕,也不像张不疑痛爱自己的儿子,愿意付出几千万,乃至上亿钱来破财消灾的。

还是有大量的诸侯面对来调查的御史大夫表示,他们对此事毫不知情,对于朝廷的处罚他们愿意认罚,哪怕是流放在炎洲他们也认可。

而御史大夫郑齐也没有和他们客气,那些不愿意退市的,他们直接开始调查这些所谓的上市公司,而他们没有一个经得起查的,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走正道,后面周建义,更是手把手教导他们如何空手套白狼,他们直接把金融骗局变成了真正的诈骗。

一时间诸侯大会开启之前,御史大夫府监牢当中关押满了那些诸侯二代三代。

大汉历51年10月12日,长安城,皇宫。

徐爱民看着御史大夫郑齐带过来的名单,上面还有56个被抓的诸侯二代,这其中有不少他熟悉的身体,而头一位就是绛侯府的周建义,绛侯府倒是不缺钱,而且也花费了4亿钱退市了,但他是领头人,即便是退市了,依旧被抓起来了。当代的绛侯周胜更是上书不管是流放还是判处绞刑,绛侯府都会对朝廷感恩戴德。绛侯府和大汉其他诸侯关系都比较差,当年周勃为了当上大汉的丞相,在三川郡守和税监令位置上多次改革,刀刀砍向的都是大汉的贵族豪强,而后成为大汉丞相之后,又强力压服地方郡守,改革官营体系,可以说周勃为政三十年时间一直都是非常强硬的,得罪了很多大汉的豪强和贵族。

还是周勃病逝之后,周胜长袖善舞多年才改善了和大汉诸侯贵族的关系,但这次因为周建义,连累几十家诸侯子弟,这些人不敢仇恨朝廷,把矛头都指向了绛侯府,这也是周胜即便交钱了,也不敢让周建义免除处罚。

徐爱民恨铁不成钢道:“朝廷已经给了他们荣华富贵了,他们一出生就超过了大汉九成九的百姓,但即便是这样他们依旧不满意,对钱财如此贪婪,甚至为此走上邪门歪道,这些诸侯子弟真愧对他们的身份。”

而后他看向郑齐道:“御史大夫府对他们是什么处罚?”

郑齐道:“没收全部家产偿还百姓,全家流放新金山城。”

徐爱民看了看名单上面的人道:“就按照御史大夫府的意见办。”

明白天子之意后,郑齐行礼道:“臣告退。”

郑齐离开后灌河匆匆忙忙进入红着眼递上一份奏折道:“陛下汉中紧报,太守夏侯灶牺牲。”

徐爱民打开奏折看了上面的内容痛心疾首道:“朕痛失一臂。”

上面的说的是,汉中郡太守夏侯灶因为开拓隧道之时,使用炸药引发山崩,以太守夏侯灶为首上百大匠工匠死在汉中工地上。

灌何马上跪下道:“臣请为汉中郡守,继续为朝廷开拓关中到蜀郡的轨道。”

灌家和夏侯家是世交,当年灌婴为蜀郡太守之时,大汉开始大范围的修筑木轨,没几年就在关中形成了轨道网络,并且开始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时灌婴就认为用轨道联通巴蜀之地和关中之地,大汉朝廷才能固本培元,盛世永固,而后灌婴就开始修筑蜀中到关中的轨道。

后面夏侯婴为蜀郡太守之时,接手了这个工程,一干就是十年,只是巴蜀之地太多山脉阻挡了,修栈道都极其勉强,就更加不要说修轨道了,很多地方真只能开山铺桥,好在当时大汉弄出了黑火药,也开始用火药开矿,夏侯婴就想到了用火药炸山的方式开凿隧道。

但夏侯婴在蜀郡为太守十年,依旧没有联通关中到蜀中的轨道,而后夏侯婴的长子夏侯灶子承父业,以轨道司长史的身份继续修筑轨道,这一修就是十六年,夏侯灶也分别担任蜀郡太守,汉中郡太守,蜀中轨道先联通汉中,而后又由汉中一点点向关中延伸,眼看着汉中通向长安的轨道就要修通了,夏侯灶这个大功臣却在这个时候离世,灌何为自己的好友感到惋惜,功业未成身先死,同时他也想要帮助自己好友,完成未完成的功业。

徐爱民痛心道:“你代表先去慰问遇难的工匠,而后接任汉中太守,这条轨道是你们两家几十年的心血,你一定要完成它。”

灌何道:“臣领命!”

灌何离开之后,徐爱民想到离世的夏侯灶,再想到挖大汉墙角的那些诸侯二代道:“大同事业需要的是夏侯灶这些全心全意付出的同志,而不是那些纨绔子弟。”

想到这里徐爱民道:“拿士农工商优秀代表的名单过来!”

尚书李强马上递过一份名单交给徐爱民。

徐爱民打开名单道:“朱铁,戚浩,钟梵,公孙弘,赵喻~~~~。”

这上面有优秀工匠的名单,有优秀农户的名单,还有优秀基层汉吏名单。徐爱民感叹道:“这些人才是我大汉建设大同之治需要的同志,以前朝廷光奖励他们做的还是太少了,既然已经发掘出自己的同志了,就应该让他们身上担负起更加重的担子。”

徐爱民继续道:“今年这些士农工商优秀代表,在度假完之后,把他们安排进政务学院,朝廷要培养他们处理政务的能力。”

李强迟疑道:“陛下,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技术工匠,让他们成为汉吏是不是有点不合时宜?”

徐爱民却坚定道:“不让这些人为大同之治服务,难道朝廷还指望那些诸侯二代,贵族二代。这份名单就是一个筛选的机制,不能安心在基层为百姓做事情,朕怎么相信他们。而朝廷既然筛选出同志了,自然要对他们委以重任了。”

李强这个时候指着名单上一人道:“陛下,此人可能有点不合时宜。”

“赵喻?这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还是背景?”徐爱民问道。

李强道:“此人是始皇帝的长孙,扶苏的长子。”

徐爱民不以为然笑道:“我大汉开国都五十年了,当年大秦灭亡之时都没有遗老遗孙,难道现在我大汉如日中天之时,还担心大秦会复辟。”

李强的提醒反而引起了徐爱民对赵喻的兴趣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