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667章 ,法家的30版本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67章 ,法家的30版本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2 / 3)

“臣以为产业想法稳定发展,不出现危机,需要整个产业链相互配合,但偏偏天竺做不到这点,因为他们的产业都控制在贵族豪强手中,而这就是天竺最根本的矛盾。

就以纺织业为例,产业是不是过剩,那些工厂主是最清楚的,但因为这些产业在他们手中,即便他们知道纺织业的产能过剩,他们也不敢减产,因为他们减产,就会被继续生产的工厂主取而代之,但就是这样扩大产能就会出现产能过剩,最后所有人都赚不到钱,爆发经济危机。”

“这也是大汉前两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但我大汉现在已经依靠官营控制产业发展,当知道一个产业开始过剩,就开始主动淘汰落后的产能,提前消弥矛盾,经济危机自然就不会爆发了,所以现在天竺需要的不是什么以德治国,而是要建立少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官员体系,能够掌控产业的发展,让天竺的贵族豪强不至于拉着所有人进入黄泉。”

张欧这话说的徐爱军更加心动了,要是学习大汉官营制度,他这个天竺王的权利将会成倍增加,他将会和自己大哥一样,言出既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王者,而不是现在这样需要不断妥协的天竺王。

只可惜他知道这点根本不可能办到,天竺不是属于他一个人的,不说庞大的贵霜国,光天竺内部就有十二个诸侯国,还有那些大汉的贵族豪强,天竺本土的祭祀,贵族,这内部势力纷杂的可谓是千头万绪。

更关键的是,他这个天竺王是外来者,张欧说的这套本质是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用大汉的利益补天竺人的利益,但他的基本盘却是这些大汉的贵族商贾,用大汉的政策这不但是自断臂膀,天竺人也未必会站在他这边,到时候他这个天竺王就里外不是人了,他根本没有实力和外部的环境来学习大汉的政策。这点不得不说徐爱军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在他2000年后,就有一个分不清自己基本盘的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万里之外的墨西哥送人头。

所以徐爱军思考一阵之后,认为还是董仲舒的这套更加适合天竺,那些无法无天的贵族豪强也的确是要打压一番了,他可不想做一个被人推翻的天竺王,而且把十岁的孩童逼进工厂也不是什么好的名声,不阻止这件事情,只怕他以后在诸侯大会都抬不起头。董仲舒的这套中庸调和之道还是比较适合现在的天竺的。

所以徐爱军靠近徐爱民道:“大哥,这个董仲舒让给小弟如何?”

徐爱民笑道:“我觉得张欧更加适合现在的天竺。”

徐爱军苦笑道:“大哥,不要开玩笑,真要用法家那一套,只怕天竺要彻底乱了,你要真想帮小弟,多拿10万个劳工名额出来,多购买天竺的布料衣服,就可以把小弟拉出泥潭了。”

徐爱民道:“劳工好解决,但布料就难了,天竺的布料品质太差,我大汉的百姓不喜欢用,朕也不好逼他们用这些劣质货,不过你想要董仲舒可以和他交流,只要他愿意去天竺,朕放人。”

小声交流完之后,徐爱民大声道:“各位爱卿有建言于朕的,可以现在写出来,朕必定会一一观看。”

政务学院的学子们大喜,他们的文章要是得到天子的认可,以后的仕途必定飞黄腾达了,当年贾谊不就是因为这样受到天子赏识,即便后面贾谊得罪了功臣集团,但在天子的保举下却依旧做到了九卿之位。而他们的策论要是得到天子的认可,自己未必不能成为下一个贾谊。

于是现场的学子都开始奋笔疾书了。

而徐爱民则带着徐爱军开始逛着政务学院。

徐爱军看着周章,张良,陈平,萧何,曹参,叶腾等大汉名臣的画像,想到他们建立的庞大帝国,他不由的羡慕道:“父亲手中真是贤臣辈出,我天竺国要是有一个这样的贤臣,也不会有现在的危机了。”

徐爱民摇头道:“父亲的机会可遇不可求,而且悍臣满朝也不是那么好受的。”

说到这徐爱民甚至有的庆幸了,他继任皇位阻碍不大,也就是刚刚即位的几年,老臣孩视他。但他父亲却制定好了政策,到了年纪和任期,即便高居丞相之位也不得不下来。

而他父亲的年纪比大部分功臣都要年轻,在父亲退位之前,大量的功臣已经退休了,加上有分封制度,功臣大量被分封到海外,留在国内的可谓是寥寥无几,从大汉四十年开始,他就可以安排自己的亲臣占据大汉高层的位置,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

徐爱军想到自己天竺国内的几个诸侯,也了然的点点头。

当夜,徐爱民留在政务学院过夜,刘长则把上千汉吏的策略全部收集好,而后徐爱民一篇篇的观看。

而这些策略上面满满的干货也让徐爱民满意的点点头,能来政务学院学习的汉吏是几十万汉吏当中优秀者了。

收上来的策论都是言之有物,有图表有数字,让徐爱民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地方上的情况。

像他手中的这份策略,就是介绍武陵郡林阳县的情况,上面把一县的户籍,人口数量,田地数量,经济作物园数量,建立的水车,拥有的抽水机,水渠,拥有的拖拉机等数据记录的清清楚楚。这一串串数据就说明这个叫汲卫的汉吏对一县的大小事务了然于胸,显然这是一个极其称职的汉吏。

而通过这些数据他也能大致了解林阳县的情况,林阳县丘陵多,田地数量相对较少,当地的百姓主要以种植,烟草,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为主,同时县中百越部众较多,民风比较彪悍,需要朝廷加大教化等等。

而汲卫通过说林阳县的情况,说明江南的情况,依旧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体,朝廷即便是撤除了屯垦府衙,但依旧要加大对江南基础设施的投入,汲卫甚至向天子保证,江南的经济潜能完全不输给中原,只要朝廷加大投入,以后江南会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经济中心。

徐爱民满意点头道:“这个汲卫可为郡守。”

而后徐爱民再看了几份策论,终于看到公孙弘和赵喻写的策论,这一下就引起了徐爱民的重视,因为其他人的策略,大多数都是临时写的,做到言之有物容易,但要想做到有数据,有详细的范例就难了。

但公孙弘这篇策略,徐爱民却可以看到很多数据和事例,这明显是准备许久,正好遇到了今天这个机会写了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