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14章 第一个产能过剩行业和新兴手工业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14章 第一个产能过剩行业和新兴手工业城(2 / 3)

渠越多,粮食的产能就越多,粮食产能越多,粮食的价格就越低,现在会稽郡的百姓已经不愿意接受粮食雇佣了,只要秦半两,但百姓越要秦半两,府衙就越拿不出钱来维持粮食的价格。”

徐凡一时间都无语了,这一路上他看到大汉沿海的郡都在疯狂扩张盐田,本以为食盐业会是大汉第一个产能过剩的行业,却没有想到,粮食却是第一个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

徐凡第一次感受到人均资源丰富的好处,随便增加一点粮食生产的效率再加上均田,粮食就爆仓了。

比起后世那种地狱副本,他这是简单副本加外挂呀。

同时他也发现为什么几千年来农户都赚不到钱,好不容易多丰收一些粮食,结果粮食跌成了地板价,会稽郡农户粮食产能是关中百姓的三倍,但收入却差不多,普通的农户根本积累不了财富。

徐凡问道:“不能引导农户种植其他作物?”

叶腾道:“已经引导了,会稽郡已经多了20万亩的桑园了,50万亩的麻田,10万亩的甘蔗田,但大部分百姓还是不敢种植其他作物,他们担心出问题,即便粮食价格再低,他们还是要种植水稻。”

徐凡明白农户的担心,他们没有积累,任何的改变对他们来说都有死亡的危险,所以农户也是最保守的群体。

张良却宽慰道:“农户能吃饱饭已经是天大的好事情了,陛下您也不是把吃饱饭看成是大同世界的第二步,现在会稽郡已经进入第二步,您应该感到高兴才对。”

在张良看来这根本不算是事,粮食即便跌到30钱,农户在吃饱之余赚的也不少,真像关中那样维持粮食的价格,朝廷也承受不住。他甚至都不明白天子这是在担心什么,一个农户每年都可以赚的上万钱了,这在大汉都是中户以上了。

徐凡也很快接受这点了,就像张良说的一样,现在朝廷是要想办法把那些处于饥饿线上的农户拉上来,而会稽郡的百姓已经是大汉最富裕的一拨人了,还要给他们输送利益,那么更加穷困百姓怎么办?

不过徐凡想了想还是说道:“齐地刚刚结束战乱,那里的粮食价格高,会稽郡可以用海运把粮食运输到齐地去。”

叶腾道:“臣会想办法操办此事。”

而接下来徐凡还深入了会稽郡的乡村,发现这里果然和东海郡完全不同,本地百姓的村里修的像一个小坞堡一样,里面百姓的房屋也有很多是木板房屋和砖石房屋的,甚至徐凡还看到不少双层的小楼房。

而这些百姓家的粮食都是满的,在东海郡村里几乎看不到乡村小学,但在会稽郡却已经算是比较普遍的情况了,几乎每三四个村里就可以拥有一座小学,从这一切也可以看出会稽郡百姓富裕程度比东海郡要高一个等级。

当地的农户也没有对自己现在的生活感到不满意,能吃饱饭已经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了,他们每个人都笑呵呵的迎接着属于自己的盛世。

但徐凡却想到了后世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今年可能是这些农户在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而后徐凡跟着叶腾来到会稽郡治所吴县。

吴县是叶腾花费精力最多的地区,此时吴县人口超过了20万,成为整个长江以南最大的城池,城池的面积几乎每年都会扩张。

时至今日,吴县有造船业,盐业,渔业,纺织业,制糖业等五大支柱产业,吴县内20万百姓,大部分都是和这五大产业有关的工人,说吴县是新兴的手工业城市也不为过,而手工业创造的财富远远多于农业,所以此时的无限已然成为这江南之地,最富庶之地。

会稽郡民间小儿到处传唱歌谣:“会稽郡,叶太守,自到此,民安乐。”

加上《大汉月报》的宣传,只要来过会稽郡的士人,都会称颂叶腾的功绩,认为他是像管仲乐毅一样的贤臣。

而徐凡一些人观察吴县百姓的状态,他们普遍脸色红润,衣着得体,显然生活状态比在会稽郡的农夫要更好。

而在吴县内部,长安城有的戏院,吴县也有,茶园,酒楼,书店等为工匠市民阶级服务的设施吴军一样不缺。

张良感叹道:“吴县的百姓已经可以可以说是过上了小康生活了,太平盛世也不过如此。”

徐凡道:“会稽郡的产业优势太大了。”

徐凡也觉得现在大汉割裂的很,在齐地,东海郡天下还处于封建中期,但来到会稽郡却快速跃进两千年来到,明清时期了。

而在长安城已经出现一次性可以生产10万斤铁的高炉,出现几百里的轨道马车,这些则是大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时期了。而要是再看辽东,黔中地区,渔猎还是这些部落的主要生产方式,他们的文明程度属于上古时期了。

整个大汉世界割裂的太严重了。

大汉五年二月七日,吴县,造船厂。

造船厂的工人忙碌的进进出出,他们或是搬运木料,把上百斤的木料安放在水力锯上,“滋滋滋”一阵切割之后,一块块木板成型,而后工匠再把木板运输,制造船的工匠上边,这些船厂的大匠拿着锤头敲打的船身,徐凡他们看到一个半成型的海船。

叶腾自豪笑道:“陛下,这是一艘千料的海船,现在这个造船厂可以同时建设三艘这样的海船,几乎每两个月就可以下海一艘这样的海船。这样的一艘海船可以卖150万钱,朝廷可以赚50万钱。”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制造业利润真高,可以赚三分之一的利润,这要是在后世这个造船厂是妥妥的高科技产业。但徐凡忽然又想到,造船厂还真是这个时代的高科技行业。

张良则在内心感叹,难怪会稽郡如此富裕了,关这个造船厂每年就可以赚上千金的利润,这已经是很多边郡一年的税赋了,而在会稽郡却只是一个造船厂的收益。

葛婴问道:“海船价格如此高,真有人购买吗?”

叶腾笑道:“当然有,虽然现在整个大汉都在为纺织业疯狂,说只要开办纺织厂就可以赚钱,但其中捕鱼业更加赚钱,购买一艘这样千料的海船,只要半年就可以回本,在会稽郡渔业是比纺织业更加赚钱的行业。”

“吴县还有两个更大的造船厂,一个可以同时制造2艘3000料的海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