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弟子,但天下读书人当中有一半是儒家子弟。
道家一直走的是精英路线,虽然人数不多,但大汉丞相却是道家之人,大汉两千石大员信奉道家者比比皆是,现在占据大汉的高层,位高权重。
甚至法家虽然遭受重创,但大汉的法令更加严苛,只是这份严苛对准的却是汉吏,虽然学习汉律的过程当中,让他们哀嚎不已,但却有越来越多的汉吏成为法家的信徒,在执法越来越严苛的大汉,法家在快速恢复当中。
只有他们墨家弟子不到千人,在所有大的学派当中,已经是极其稀少的存在了。秦泊想要复兴墨家,显然要经历大的改变,精英路线不属于墨家。
徐凡道:“《墨家月报》准备开刊的时候,朕会写一篇支持4时辰工作的文章交给你们,希望你们《墨家月报》能够一炮打响。”
徐凡之所以对4时辰工作制如此上心,是因为他想看看,以前工业化时代的科技水平能不能支持的住四个时辰工作。
这是他的一个实验。
因为此时的大汉,对普通工匠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时间,天下战乱,让人家大量减少,徐凡强制均田,让天下的百姓也有一份底气。
普通工匠可以大声对作坊主道:“能不能给四个时辰工作制的待遇?不能给爷就走。”
因为他们是真有一块一百亩土地可以养活自己。当打工的收益比不上他们种田,工匠可以大声的对作坊主说不干,双方都有后,这样的谈判,双方才是平等的。
但要是再过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人口滋生好几倍,土地也大量的被贵族豪强富商吞并,到时候百姓就没有后路了,他们的俸禄和福利待遇,必定会被压制到,只够勉强维持他们生活的境地。
到时候就轮到作坊主大声对工匠吼道:“你不能干,有的是人能干。”
到时候工匠就没有退路了。
这种事情徐凡是经历过一次,年轻的时候,徐凡开了一个摊子,随随便便每个月都能赚一万余。但接下来十年时间,进货价格涨,摊位费涨,管理费涨,物价涨涨落落,十年后,徐凡每个月只能赚5000不到。
后面他看了一些小说,知道了一些事情,明白这是因为社会的规则已经改变了。
大汉现在这个时间点,是以后上百时间,劳动力最值钱的时候,也是工匠谈判本钱最充足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和作坊主谈好制度,以后就更加难了。
但同时徐凡又知道普通的工匠只是小市民,他们不会想到太长远,要是他们的工怒足够养活家人甚至还有一点富余,他们就会被作坊主感恩戴德,根本不会提什么要求。
但你如果不在自己占据优势的时候提要求,当你步入劣势的时候,那只能被压榨到死了。
(虽然难听一点,但从先进上,作坊主可能比工匠更加先进一点,大团结,我们没有实现,结果人家实现了,金钱可以在全球流动,布局全球产业链。)
张良有些奇怪的看着天子,天子对墨家的重视有点超乎寻常了。
“可以开饭了”陈秀道。
几人来到饭厅,各自坐好,上面摆着四菜一汤,有鱼有肉十分丰盛。
徐凡这里不是分餐制的,而是大家一起坐在一个圆桌,和后世的习惯是一样的。
这点徐凡想的很通透,这种无关紧要的礼制,就以自己舒服为主,自己都成皇帝了,要迁就,也是这个世界的人迁就自己,而不是自己迁就他们。
张良他们吃了好几次之后,也就习惯了,甚至大汉的高层也开始流行起这样的聚餐制。
几人开动之后,陈秀问徐凡道:“前两日赵高过来,说玻璃作坊盈利已经超过了5亿钱了,这笔钱存在农业钱庄,他问夫君有何打算?”
“咳咳咳!”张良差点被噎住。
大汉一年的财政结余也不过如此,要是天子还掌握着少府,张良也不奇怪。但天子归还了所有的作坊土地,这些钱都是天子一个作坊赚的,这种赚钱的效率也太吓人了。
徐凡也有的愕然道:“赵高的本事很大,居然赚了这么多钱?”
玻璃镜子的利润徐凡当然懂了,但徐凡想来大汉的有钱人没有那么多,利润不会太夸张,但显然自己小看了玻璃镜子的利润了,这一年多的时间就赚了好几个亿。
陈秀道:“这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玻璃暖房的功劳,没想到大汉的有钱人如此多,几百钱一斤的菜都供不应求,暖房一个冬天就赚了好几千万钱。”
玻璃的利润陈秀没有太在意,但反季节蔬菜可是她看的卖的。
而反季节蔬菜,长安城的百姓也是第一次看到,关中其他地方都是万物萧条,关中的百姓连树叶子都没得啃,但在蔬菜玻璃棚当中却是郁郁葱葱,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这引起了所有观众百姓的好奇心,去年冬天的时候,反季节蔬菜还成为了长安城热点打卡地区,很多百姓冒着严寒也要来看看这奇景。
因为普通的百姓不了解这其中的原理,甚至还有各种神话传出来。
长安城的读书人认为,上苍降下这样的祥瑞,是因为有圣君在朝,天下太平,才会降下甘霖,出现此等祥瑞景象。
长安城的百姓通通点头的认可这一点,汉帝比始皇帝好太多了,他们减赋,免徭役,这两年的日子好过多了,汉帝是圣君这是得到长安百姓认可的,这点既然没有错,那么上苍降下这样的祥瑞就说的通了。
即便有农家子弟,不断的向四周的人科普反季节蔬菜的原理,但什么热量比,什么光照,完全听不懂,长安城百姓还是更加相信儒家人说的话。
本来还说好好的,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的术士,你说这些反季节蔬菜是灵果,人吃之可以长生不老。
这消息传出来,其他人信没信还不知道,反正这些术士全信了,他们想尽办法要得到一些反季节蔬菜。
这本就是要卖的,赵高当即以千钱一斤蔬菜的价格卖,这些术士还真忽悠出一批土大款帮助他们出资,购买这些蔬菜。
结果这反而引起了整个长安有钱人的哄抢,价钱不价钱的倒无所谓,关键是这能长生不老,即便只是传闻又怎么样,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