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25章 ,秋收和翻身的胡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5章 ,秋收和翻身的胡亥(2 / 3)

要自己开办月报,那么想登自己的文章就轻而易举了,于是长安城的月报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半年时间增加了几十家月报,大汉的记者正式突破了上千人,关中文化界一片繁荣热闹的场景。

但月报多了,竞争压力自然也就大了,这个时代印刷的成本太高了,又没有点开广告科技树,大部分的月报成本都非常高,没有财主在后面支持,没有官府支持,没有足够的读者购买,月报普遍活不过三个月时间,于是很快大汉的月报又跌落到只有十几家的情况。

就这活下来的十几家还有不少是有交易的。

在长安城很多博士一把年纪,学问高深让人钦佩,现在却也不得不求助,大汉新的暴发户来投资自己的月报。

而在大汉因为纺织业,制糖等行业大发展,也有很大一部分爆发户有钱,当他们看到如此学问宗师都求自己,内心激动之情可想而知,拿出几十万钱,同时把自己家的傻儿子介绍到宗师门下求学,于是双方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

面对这种场景,徐凡就差骂他们是傻逼了,报纸是这样发展是吗?

我最开始要你们做布衣御史,你们都忘记了,一个个都待在富裕的长安城当中,能找到什么新闻,没有新闻如何吸引百姓。

于是此次秋收,徐凡召集所有月报的主编,让他们去乡村采风,监督汉吏秋收粮食。

而且为了不让他们和汉吏狼狈为奸,徐凡还重金悬赏,每抓捕到一个贪赃枉法的汉吏,朝廷奖励报刊1万钱。

面对金钱的诱惑,这些月报主编大量派遣年轻的记者,进入关中乡里,中原乡里。

年轻气盛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金钱交易,他们怀揣梦想,决定做一名布衣御史,为民请命,甚至有一些士子还怎么跑去便宜的乡村,大汉的第一代记者终于有几分他记忆的样子了。

每年秋收对大汉来说都是一场巨大的考试,整个大汉朝廷从上到下都经历极其强大的压力。

但不这样做又不行,作为穿越者,徐凡深知官僚这东西,你不看着,他必定给你捅乱子,你看着他,他也未必会安分,总之要把他们盯得死死。

自己又是减税,又是免摇役,还用上粮食保护价格,就是想让财富流入底层的百姓手中,让他们成为大汉的中产阶级,可不是给贪官污吏们送钱。

不过今年的形势很好,不久前大汉经历了一波清洗游侠的行动,抓了几万游侠和他们的家属,同时拔出萝卜带出泥,巡查御史们还打掉了上千个保护伞,给天下的汉吏一个巨大的震慑,即便他们既吃不记打,但这总共才过了几个月的时间,足够让他们安分一段时间了。

而从各个渠道汇总到徐凡面前的情况,也和他想的差不多,今天出现问题的汉吏非常少,整个大汉秋收和交税都是非常顺利。

但与此同时另一项数据却也让徐凡无奈,大汉境内粮食价格全面下降,南方郡县普遍跌到35钱一石左右的粮价,这还是大汉大量收购粮食的前提下。

中原的粮食价格也普遍跌破70钱每石,刚刚结受战乱的齐地,粮食价格也跌破了百钱,现在整个大汉粮食价格最高的就是河北的边郡了,因为韩信这些将军大量屯粮,边疆的粮食价格还维持在百钱以上。

这个价格对大汉来说是很划算的,即便有秦直道,但从关中运输粮食去九原郡,运费都要几百钱,相当于十倍粮价。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大汉,运输物资的成本在不断提升。

不过也有好的一方面,关中各郡因为有农业钱庄的贷款,粮食和经济作物普遍增产,其中粮食增产2成,经济作物增产超过了5成,显然已经有不少关中百姓意识到,种植粮食已经比不上种植经济作物赚钱了,这对关中百姓来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大汉五年九月二十三日,长安城,赵里。

“我胡亥又回来了!”来到赵里外的坐在马车上的胡亥大叫道。

“胡亥伱鬼叫什么!”一个被吓到的村民不满道。

“你是不是又闯祸了?来到这里向赵夫子求救。”一个村民调侃道。

胡亥气的跳脚道:“什么叫我又闯祸了,那都其他人看我有钱,对我打压。”

“某记得,去年你去上郡,就是因为去做奸商,被上郡府衙抓住,还是赵夫子去救的。当时我可是在场的。”一个去年跟着扶苏去上郡的民夫道。

“会不会说话,什么叫奸商,那是贪官污吏抓错人了,我本来就是无辜的,他们当然要放了我。”

而后胡亥指着水渠道:“你们一个二个放下筷子就骂娘,今年村里秋收粮食最起码增加5-6成吧,这要不是我当初给你们跑下来的贷款,这些水渠怎么建设的起来,你们哪里有这个清闲的功夫在这里闲侃。”

胡亥这话还真把他们说的哑口无言了。

今年赵里的粮食增长的比胡亥想象的都要高,因为有水渠,水车,赵里的农田普遍得到充足的灌溉,加上本地扶苏根据《农经》的内容帮助村里弄了不少土化肥,赵里的亩产最低都有三石,照料的好的地方甚至达到了四石、五石,赵里的粮食产能提升了一倍多。

当然粮食虽然提升了一倍有余,但赵里的百姓并不比去年多赚了多少,因为今年关中的粮食收购价格只有51钱,只有去年的一半多左右,也就是说赵里的粮食虽然增产了一倍有余,但增收却只有十分之一二左右。

所以很快就有村民丧气道:“粮食打的多有什么用,赚的钱也没有多多少。”

胡亥笑道:“什么情况,说出来,让我也笑笑。”

“你这是想找打!”村民气愤道。

胡亥马上慌张摆手道:“你们一个个可不要恩将仇报,忘了是谁帮你们弄水渠的,而且你们的只知道待在赵里,见识浅薄,哪里比得上某见多识广。你们把问题说出来,说不定我有方法办你们解决,帮你们解决问题了,还不允许某笑笑。”

村民们迟疑了,你说胡亥没本事,他又可以帮助他们弄到农业钱庄的贷款,还能帮助他们弄个小水渠。

不要看这些农户刚刚在一个个抱怨,但其中他们内心是感激胡亥的,要不是有胡亥的帮助,今年赵里的收入肯定是不如去年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