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342章 ,经济军事结合与重建长安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2章 ,经济军事结合与重建长安城(2 / 3)

00人,当然一等一的强,只要打两仗,积累战斗经验,我漠南郡的战斗力会更加强大。”

“朝廷用这样的方式,轮换将士,虽然战斗力会有所下降,但兵员的素质极其高,可以很快补全回来,末将以为这种方式更适合军队的长期稳定。”

韩信点头道:“这就好,本将要带着这批老兵去长安城,漠南就交给你了,不要让匈奴人打了埋伏。”

樊哙笑道:“末将还巴不得匈奴人过来,给我等送人头。”

大汉和匈奴人这两年总体上和平,但小规模的战斗却一直没有停止。

从韩信建立漠南都督府开始,漠南军就一直在漠南肥沃的草场修建军事堡垒,招募草原上的胡人为民,定居,青储饲料,无限量的收购牧民手中的牛,羊,羊毛,皮革等草原特产。

让这些汉人牧民快速发家致富,他们的财富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大汉自耕农,毕竟他们手中不管是耕牛,羊,羊毛在大汉都是值钱货物。

以前他们要被奸商盘剥一道,但现在他们成为了汉人了,那些奸商反而不敢这样做,只要能正常获取利益,养殖业还是很赚钱的。

更不要说他们还撞上了大汉的时代红利,想要富裕起来自然容易。

嫌贫爱富是人的本性之一,这一点在漠南这片土地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是做穷的吃不饱饭,每天担惊受怕的胡人,还是做一个生活富裕汉人,这根本是不用做选择的事情。漠南的小部落牧民纷纷赶着自己家的羊群投靠大汉。

大量的匈奴人投靠大汉,成为了高贵的汉人,靠着牲口贸易,羊毛贸易,他们穿上大汉的丝绸衣服,用上了大汉的煤球炉,喝上了大汉的青茶,过上富裕生活。

他们自认为自己的高等大汉人,极其鄙视他们散发的腥臭味的同胞,斥责为野蛮人。这些人成为了大汉最好的屏障和开路先锋。

漠南都督府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一个强大盟友,那就是汉商。

不管是修堡垒建据点,甚至安抚匈奴人都要花钱,而且是花很多很多的钱。

大汉朝廷的钱财是有数的,主要投入的方向还是中原郡县,在大漠还是以防御为主。

所以一般情况下韩信是弄不到这笔钱财做这么多的事情,直到汉商找上门,军事和经济联合才出现了现在这种强大的威力。

随着大汉的纺织业快速发展,水力纺纱车,新式纺织机的出现,大汉纺织业的产能成倍的提升,但原材料的增长却没有跟上这一个产能。

以至于大汉,很多商家都心疼自己的纺织厂,只能运转半年时间。

羊毛布的出现,对大汉的作坊主来说可谓是救世主。

他们只要改造一下机械,空闲的纺织机就能纺织出精美保暖的羊毛布。这种布料也更适合北方的气候,现在河北之地的百姓普遍都有一套羊毛布制的衣服。

羊毛这种原材料在北方太常见,数量也大,随便给两钱胡人就会一袋一袋的把羊毛卖给他们。

羊毛布不到两年时间,横扫了整个大汉市场,成为了大汉第二大的布料来源(第一是麻布)。

大汉的纺织业本就发达,徐凡开水利外挂之后,纺织效率已经到达手工业的最巅峰。

北方的羊毛很快就不够用,羊毛的价格更是在持续上涨,以前随便两钱能购买一袋的羊毛,现在价格翻了一番。

于是养羊就成为了很多作坊主的执念了,北方养的羊太少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纺织机的需求。

那些商家看麦苗都像看草场一般,如此清脆的草料养上一群羊该多好。

但这些商家要是敢在大汉内地做这样的事情,汉吏的铁拳会直接教育这些人,让他们明白谁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

于是他们就把目光盯上大漠了,这不就是无穷无尽的草场。

这些商贾联络上漠南都督府,他们出钱出粮出物资,只求都督府,多占点草场,让他们多养几只羊。

韩信把这事情上报给朝廷之后,朝廷同意了这种联合的方式。

在北方的商家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漠北商社。漠北商社出钱帮韩信修堡垒,出钱帮忙安置那些匈奴,他们只要求匈奴人把养的羊毛交给他们。

韩信得到了充足的物资,自然不可能被动防御,而是主动出击,水草丰茂之地建立坞堡直接占领,大漠深处则派遣骑兵,横扫四周的部落,连人带羊抓的一个不剩。

其实草原帝国这种经济体制,是很难维持长期对峙的,因为你要放牧,部落就要散得很开,部落散的开,实力在下降。这时候只要一只千人的骑兵杀进草原,方圆几百里都很难抵挡得住这种骑兵。

中原王朝不这样做,主要就是不划算,哪怕是千人的骑兵到草原上,消耗也是巨大,却没有多少战利品。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匈奴人可以成为牧民,牛可以卖到中原耕田,羊可以作为原材料。韩信的每次出征战利品都能卖给这些商家。

匈奴人被韩信这套战法打的狼狈不堪,打草谷的战术反用在匈奴人身上,他们自己也抵挡不住。

匈奴人也不是没有反击。他们集结上万的大军,围剿汉军的坞堡,但因为缺乏攻城器械,久攻不下,士气低落,勇士疲惫,而后被韩信的铁甲骑兵杀的落荒而逃。

以至于现在匈奴人的部落根本不敢靠近大汉领地上百里的范围。

而韩信也用这样的方法,一点点吞噬匈奴人在漠南的领地,建立了14个据点保护这些大汉新领地,占据了几个郡大小的地盘。

而漠北商社则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草场使用权,得到了上万牧民,多养了上百万只牛羊。

而这次韩信带领这些老兵去长安城,不单单是去述职,还是想说动天子发动对匈奴人的大战,彻底解决大汉北方这个敌人。

这几年匈奴人被大汉教训的非常惨,漠南的领地已经丢了一半,更有好几万的部众逃到了大汉,成为了汉人。

但这并不意味着匈奴人在大漠的势力减小了。

冒顿在发现汉人不可力敌之后,转变了自己的战略方向,他用从大汉弄到的武器装备,武装自己的军队,学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