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诸侯国都是草创阶段,他们不需要排资论辈,只要有才能,就可以很快脱颖而出,成为新的卿大夫。而没有一个读书人,是认为自己没有才能的,他们只认为自己是怀才不遇,缺乏明主赏识。
而现在天下多了几百明主,自认为是千里马的士子,认为天下终于不缺乏赏识自己的伯乐。
所以此时平虏堡涌入的士子有好几万人,读书人的数量甚至超过了长安城。
大汉八年,十月十五日。
大汉三路大军主力终于发挥平虏堡。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大汉三路主帅季心,韩信,吕臣。
在他们身后就是一排排端着冒顿,匈奴首领,将军的首级,这些士兵排成了4列,整整端着40颗首级。
在这些士兵之后,则是两千余立下大功的军官和士兵。
这些功臣身材魁梧,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闪亮的盔甲,胸前挂着用绸布置的花朵,每个人都是雄赳赳,气昂昂,一看就是英雄之辈。
当队伍即将进入平虏堡之时,韩信等人看到,以假相张良为首的大汉三公九卿,他们身后还有两千参军汉吏队伍,等候在城门口外。
而后在韩信他们愕然的目光下,张良牵着韩信的马,陈林牵制季心的马,吴广牵着吕臣的马。而后的参军汉吏也各自牵着功臣的马。
张良道:“几位将军为我大汉立下汗马功劳,值得我等牵马。”
其实徐凡本想亲自牵马的,但张良的人都劝谏徐凡,说他是天子,身份不比以往。
看到所有的众臣都反对,徐凡只能作罢,让张良代替自己去迎接这些功臣
吕臣笑道:“一直都是某给别人牵马,却没有想到某也有坐在马上的时刻。”
季心也习以为然,以前他给功臣牵马,现在只不过是换了个身份而已,这也是大汉的传统。
反倒是第1次有这样待遇的韩信有点坎坷不安。
后面牵着马的吴盛看着坎坷不安韩信道:“安心接受这份荣耀即好,这可能是你人生最后一次夸功游街,以后的天下,大汉再也没有强敌。”
“没有敌人吗!”
也是,匈奴人都灭了,举目四望,整个天下哪里还有能被大汉称之为敌人的国度。韩信内心一阵伤感。
就这样张良等人牵着马,带领韩信他们入城时,整个平虏堡都轰动了。
街道两旁有无数百姓,街道两旁的小楼,乃至楼顶都挤满了,看热闹的百姓,无数人伸长了脖子,看着这些大汉的英雄回归。
当韩信他们入城之后,街道两旁的欢呼声达到了最高,无数百姓把准备好的鲜花撒向韩信等,一时间街道成为了花的海洋。
“从今以后我大汉北方再无敌人,太平盛世已然来临!”韩信大吼道。
在场的百姓听到了韩信的呼喊,先是一愣,而后也跟着欢呼雀跃道:“天下太平,天下太平。”
而在欢呼的人群当中,有无数读书人,看着这些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闪耀的铠甲英雄豪杰,眼冒金光。纷纷查看自己心中的明主。
“丞相张良牵着马那个是漠南都督韩信,据说这次就是他击溃了匈奴人的主力,斩了匈奴人的单于冒顿,此次漠北大战他是首功之臣,当年齐国之战,韩信都督已经封侯了,此次肯定会封为国公。”
“韩信都督的年纪不过三旬,已然成为大汉最顶级的贵族,要不了多久还会成为诸侯王,我等真活在狗肚子里去了。”
这段话很快在街道上流传开了,无数人看着韩信眼冒金光。
“此次韩信都督必定会成为国公,以天子大方,必定会分封一个大的诸侯国,到时候都督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才,此乃吾等明主也。”
大量的士子把韩信当为自己的第一目标。
还有不少了解韩信信息的人,说出了他的故事,什么当年为南昌亭长门客,却被南昌亭长赶走,嘲讽南昌亭长眼瞎不识千里马。
因为吃不起饭,沦落为乞丐,被漂母养了几个月,而后以千金回报漂母。
当今天子慧眼识英才,五六年时间,韩信就从一介小兵成长为天下最顶级的诸侯。
“大丈夫当是如此!”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在羡慕韩信建立功绩的同时,暗暗的以韩信为榜,也要参军立下大功,成为诸侯王。
大汉的阶级流动,算是几千年来最畅通的时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事情比比皆是,英布季布是他们以前的榜样,而现在韩信是他们现在的榜样。
正因为有这些出身低微的榜样出现,他们自认为自己也可以达到。
当然还有不少务实人觉得最前面的顶级贵族竞争太激烈,他们把目光盯在后方,能有一伯爵领,子爵领,男爵领也是不错的明主,这些人的竞争相对更低一些,更加容易获得成功,以这些大汉中低贵族为跳板,获得卿大夫的身份,再想办法向着更高层发展。
街道中央的明主太多,很多士子都觉得有点看不过来,但他们内心却是越来越兴奋,明主越多,他们的选择自然也就越多,成功的几率也就越高。
但除了士子盯着这批大汉功臣,还有一个大汉的新兴阶层也在盯着他们,就是大汉的作坊主和商贾阶层。
大汉开国以来,把产业也作为天下的根基,对这些作坊主进行了扶持,大汉的产业兴盛发,给这些人带来了天量的财富。
但他们内心一直有很重的忧患意识,他们清楚知道大汉是属于汉吏和贵族的,他们手中拥有的财富越多,越容易被人当猪宰杀,这种事情太常见了,官商联合才能存活下来。
很多人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想办法转行,历史上这些人的选择是把财富转移到土地上,造成了大量的流民,但在大汉他们的财富根本没有办法向土地转移。
这些人就开始想其他的出路,而在于军功立国的大汉,就没有比和大汉贵族联姻更好的选择了。
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坊主觉得这是双赢的事情,天子以诸侯镇压大漠他们也清楚。
而想建立一个富饶的诸侯国,花费的财富是极其庞大,季国公为了建设自己的诸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