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这10年理政做一个总结,也算是为我等四人理政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今年我大汉的田赋达到两亿四千万万石,比大汉开国增加了一倍,新增开垦的土地有上亿亩,水浇地由不到2,000万亩,增加到上亿亩。
“彩!”这个数字已公告出来所有的贤者,郡守,地方的诸侯纷纷鼓掌喝彩。大汉田赋虽然增加的多,但对底层的百姓却没有什么影响,大汉民间经济也没受到影响。
掌声响了半天之后,周章压下声音继续道:今年税金有六十六万金,少府收益三十六万金,关税二十六万金,比大汉开国时增加三倍。修筑轨道5400余里,修筑扩张的水渠达到6800余里,今年大汉户籍统计的人口达到4400余万,10年时间我大汉增加了1400余万人口。”
“彩!”会场当中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大汉朝廷每年都会向贤者,来自整个天下的百姓,汇报税赋的各项收支,以及欠下的债务。
贤者们可以看到大汉的田赋以每年增长半成到一成的速度攀爬,税金则是一成到两成,这样的增长并不算是太明显。
但现在周章对比大汉开国到现在,现在对比就极其强烈,田赋增加了一倍,税金增加了三倍多,大汉开国10年时间,不管是基建工程,田赋的征收,税金的征收,人口的增长都远远超过大秦时期。
对比始皇帝,留下一个烽火连天的天下,周章留下的却是一个国泰民安的大汉。
“丞相之贤,远超管仲乐毅,即便是伊尹周公也比不了,大汉有今日的盛世丞相功不可没,大汉不能离开丞相,就像船只不能没有风帆。”一个贤者激动叫道,他忽然觉得大汉不能离开这么好的丞相。
这贤者者的提议,得到了许多贤者的支持。周章的这次十年总结汇报,让这些贤者意识到周章理政的这十年来政绩是多么的辉煌。
他们现在反而担心,周章退位之后,大汉的发展还能不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大汉的盛世还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
面对未知的未来,这些贤者们内心本能的想维持大汉一切不发生变化。
“丞相致仕,苍生奈何,为了这天下的苍生,丞相还是留下来吧!”
整个会场乱成一团,贤者们极力想要留下周章。
英布笑道:“陛下,贤者代表天下百姓的民意,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他们这些诸侯也不想周章致仕,英布这些诸侯和周章是患难与共的交情。
但大汉第二代丞相的候选人就没有太多交情了。
什么萧何,叶腾,商农不过是个文弱书生,曹参,周勃是他们的属下。这些人爬在自己头上,英布内心是1万个不服气,这些人做丞相,就好像自己的部下爬到自己头顶上去一样,让英布这些诸侯很难接受。
而大汉的太守们脸色真有些凝重,越是高层位置越少,周章他们致仕,高层就能空出4个位置,连带的下面可是有不少人能进步,要是上面不动,他们下面怎么动。
徐凡冷眼瞪了英布一眼。英布和周章的交情深,徐凡和周章的交情更深,但他更知道留下一个良好制度的重要性。能更新换代才是一个国家的正常体系。
上层一潭死水只能让整个国家逐渐僵化,即便是到了后世上层僵化也是极其糟糕的情况,两大霸主衰落的最开始表现就是上层的僵化。
尤其是徐凡穿越之前,还在看七旬老汉大战八旬老汉的故事。
英布被徐凡瞪一眼,吓的直接缩头,他可是了解天子,外表仁和内心爆烈,那是真敢揍的自己毫无还手之力,他不敢再说什么了。
各方诸侯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明白了天子的心意,不敢再起哄了。
都到这步了,周章自然也不可能反悔,他笑着制止贤者的发声道:“某已经到耳顺之年,常年操劳政务,让某疲惫不堪,心力憔悴,主动退位让贤,是因为某想多活几年,某和同僚创造了如此大好盛世,各位贤者也应该让某享受享受这番盛事。”
“而且天子制定制度之时,就定下了丞相之位5年一届,最多连任一届,以此防范权臣的出现,以此维护大汉朝廷的正常运转,各位贤者,可不能让某临了违反了自己定下的制度。”
周章这样劝告,贤者们也只能作罢。
周章做完了自己10年理政的总结报告。
徐凡起身道:“周章丞相,假相张良,假相陈平,御史大夫陈林致仕,是我大汉的一大损失,但这却是大汉长治久安发展的必经之路,一个稳定能更新换代的朝堂才是正常,大汉的发展必须要有新鲜血液。
丞相会老,朕也会老,大汉想长久的发展,必须要靠年轻人来一直推动,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是大汉的新主人,他们的见识比我们长,他们的才能比我们强,大汉想要一代更比一代强,想要步入大同世界,就需要有一代代更强的年轻人来接替我们的位置。”
“所以各位贤者不用惶恐,新的年轻人上位,他们会继续带领大汉走向辉煌。”
天子的这番发言,让全场掌声不断。
半天后徐凡制止掌声道:“通政司左司长萧何,功勋卓著,处政老道,可谓我大汉丞相。”
萧何整理自己的衣冠出列对天子行礼道:“臣叩谢天恩。”
而后徐凡又任命内史令叶腾,大司农商农为大汉假相,廷尉吴广任命为新的御史大夫。
萧何,叶腾,商农,吴广四人就是大汉第二代掌舵人,而九卿当中,曹参接替了萧何通政司之位,雁门太守郦商接替了叶腾内史令之位,南阳郡太守张强接替了商农的大司农之位,东郡太守吴军接替了吴广的廷尉,余下的九卿则没有发生变化,这些人组成大汉新的三公九卿。
一旁的周勃有一丝无奈,当他明白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萧何之后,他就知道自己为三公的机会极其渺茫了。但他很快又坚毅道:“某是不会放弃的。”
徐凡看着萧何四人道:“你们为相之后,制度自己任上的发展计划,好让贤者们知道。”
“诺!”
萧何等人为相之后,属于从此大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