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540章 ,法家新思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0章 ,法家新思想(2 / 3)

,花天酒地,怎么办,难道您也想让我大汉像暴秦一样土崩瓦解?”

徐爱民看向提问的士子,发现他穿着儒服,戴着儒冠笑道:“原来是儒家学子,难怪像是来砸场子的样子。”

大汉的学院是比较开放的,各大学府之间的学生可以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这样的辩论交流是非常多的。

张辟疆看了看道:“这士子叫袁盎,是孔子学院的优秀学生,这些年儒家有点失意了,他们在大汉的基本盘不断被富民学蚕食,要不是儒家的体量大,又有教育行业这个基本盘,还有海外教化的基本盘,儒家只怕会陷入衰落的时期。”

现在的儒家让张辟疆有点看不懂,在大汉内部的儒家士子倒是没有多少变化,一样的顽固不化,有点跟不上时局。

但中原之外,儒家却呈现出野火燎原之势,在辽东,在大漠,在西域到处都是儒家的学院,到处都是孔子的雕像。论语在大漠之外几乎要做到人手一本。

在大漠的那些胡人,他们的汉语可能说的不怎么精通,倒是论语上的内容能用一口标准的官话,倒背如流。

这些人穿上儒服还真能唬住大汉的百姓,但他们一说话就是子曰子曰的,好像离开了论语就不知道如何讲话一般,所以大汉的百姓很快就找到了分辨这些人的方法,只要是开口子曰的,都是大漠的胡人儒生,这些人学问虽然不怎么精通,但打起架来却特别厉害,倒是有力的弥补了儒家学者有武力不足的缺陷。

同时长安城的孔子学院和薛郡的鲁县成为大汉之外的儒生经常去的地方,这些人动不动就在孔子雕像下面三跪九叩,有时候集齐几千人,他们穿着统一的儒服,就是西域大漠各种人种都有。组织这样的一场大仪式,看的所有长安百姓一愣一愣的。总觉得这不像是学府的仪式。

贾谊笑道:“只要能做到韩子说的,赏罚不遗匹夫,刑过不辟大臣,犯法的汉吏自然有法令来处罚,做到执法严,违法究,天下人又何须担心我法家官僚他奢靡腐败。

袁盎摇头道:“贾师,这是在避重就轻了,您这是想要用汉吏来监督汉吏,暴秦已经证明了这种方式的不可行,官官相护才是常态,暴秦从统一天下到天下灭亡。不过就是十几年时间,统一天下的秦吏和灭亡天下的秦吏几乎是同一批人,这十几年的时间秦吏就堕落腐化的比贵族还要严重,号称森严无比的刑罚管了这些秦吏。”

“某以为秦吏比贵族还不如,贵族统治的是他们自己的封地封国,这是他们的家业,这些贵族不想自己的家业衰败,就必须要对百姓好一些。最起码不会把百姓往绝路上赶。

但秦吏他们只是始皇帝派遣的管理者,他们只需要对始皇帝负责,至于百姓是死是活,他们根本不在意。这才造就了暴秦时期天下皆反的局面。

孟子有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过,当秦法不再被天下百姓信任的时候,百姓们失去的就是枷锁,得到的就是整个天下,大汉的成立,就是这句话最好的证明。”

袁盎这话说完,儒家的不少世子欢声鼓掌。

徐爱民皱着眉头道:“吏治问题在我大汉也非常严重,甚至可以说他们并不比秦吏好多少。”

徐爱民可不是历史上的那些太子,他年少的时候看过大汉的乡村,也去一个大汉的边疆,更在大汉的基层当过小吏,跑遍了大半个大汉,经历了十几个郡县,更去新大陆艰难开拓了好几年时间,他对下面的事情了解的更加清楚,自然不会被人忽悠,说什么圣天子拱垂而治,就相信盛世来临。

张辟疆苦笑道:“这个问题一切的源头却是在陛下了。”

“嗯?”徐爱民迟疑看着张辟疆。

张辟疆道:“陛下虽勤俭节约,甚至可以说陛下开启了新的帝王模式,帝王自己养活自己,再也没有用天下人以奉一人。”

但陛下节俭不代表大汉的贵族和官员节俭,只说一点,广阳国公商队有十几个,船队也有两只,每年能赚几亿钱的财富,他的收入并不比大汉的诸侯王少多少。

而在我大汉像广阳国公的封君却也不少,同样是大汉的官员,像广阳国公这样的贵族富可敌国,其他的汉吏自然会羡慕学习,在我大汉哪个官宦的家族没有一支商队和做法。

汉吏掌握的权力太大了。最愚蠢的汉吏才会想贪污腐败。他们只要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就可以获得巨大的利益。有多少铁路沥青,马路,码头,港口是汉吏承包的,一个石像到底是值1万钱还是值100万钱,这有谁能说的清楚?朝廷每年上百亿的基建投入。养肥了多少家族?这又有谁能说的清楚?

陛下也察觉到这个问题,他想用移封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就目前而言,成果了了,这已经不是单单那些元老的行为了,而是遍及整个大汉的事情。”

张辟疆道:“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一场大的清洗,就像大汉当初清洗六国贵族豪强一样。”

徐爱民听到这话摇头道:“难,难,难!”

徐爱民知道,即便是以自己父亲的威望做这样的事情,都有可能引起整个大汉的骚乱,就更不要说是他了。

在教室内,贾谊沉默半道:“官吏的问题,在大秦的确是不可能解决,甚至可以说始皇帝的放纵加速了这一切,但天子却在大汉开国之初就察觉到这个问题,并且主动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让百姓来监察汉吏,我大汉的贤者就是这样诞生的。

我大汉上百家月报也是以这个目的诞生的,天子对舆论监督极其重视,甚至亲自书写了白衣御史,激励我大汉所有报刊几万采风使。

汉吏再多也不可能多过天下的百姓,只要天下的百姓管着监督汉吏,他们就不可能像秦吏那样无法无天,为非作歹。我等也在监视汉吏,天下几十万学者就是几十万御史,所以我大汉不怕贪官,任何的贪官都逃不了天下无所不在的眼睛。”

法家学子纷纷激烈鼓掌,他们是认可这话的,大汉的御史大夫和廷尉府,每年抓捕的案例超过了五千人,这可以说是历朝历代之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