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给放进来,那就得不偿失了。
两人说话的功夫,倭寇又一次组织了进攻,他们大概得到了什么消息,这次进攻变得更加猛烈。
因为有火枪的威胁,虽然各大门派依旧组织着江湖豪杰们抵抗,可因为心里存在的畏惧,所以效果已经没有了先前那么好了,已经又一次被倭寇们杀上了城墙。
就在这危急的关头,杭州城东面倭寇阵营的后面,突然杀出千余人身穿黑色衣甲的人。
这些人的武功高强,那些倭寇根本就不是对手,没一会儿就被杀的阵型大乱,死伤了好几百人。
其他三面城墙外的倭寇听说了这里的消息,就急忙前来救援,想要趁机围杀这一千多突然出现的援兵。
发现其他三面突然撤兵了,一些偷鸡耍滑的武林人士,趁机就逃出了杭州城,引起了那些浴血奋战的豪侠们忍不住的怒骂。
倭寇们根本就没管这些逃跑的人,只管加速的向东门而去,只是他们还没有赶到东门救援,这一千多援兵都没用梯子,就已经回了城里。
这一千多援军里带头的是童百熊,他是东方白的忠实手下,所以东方白才放心这些援军被他带领着。
他进了城里之后,就连忙找到王跃行了一礼,然后才恭敬的说道,“王公子,我们教主她还有别的事情,就叫我带着这些援军先来支援杭州了。”
他说完之后,就冲王跃眨了眨眼,意思很明显,他说的话我也听听就可以了,千万别当真。
王跃当然清楚,这次救援杭州的人不能太多,不仅是怕引起别的门派的顾忌,还怕所有的人被困在杭州城里,反而被朝廷的军队剿灭。
王跃根本不相信大明的军队会因为东方白的人帮忙守城,就会放过剿灭明教的机会。
他让人给东方白传信的时候,早就说明了这一点,并且,他利用他占领不久的铁矿,紧急的让江左盟的那些铁匠制作了一些大家伙,早就安装在了船上,等江左盟和新明教人马一到,说不定可以反杀一波呢。
……
倭寇们可不知道王跃的想法,他们看追赶不及,就要重新围住了杭州城,一些没有跑远的武林人士,被他们就地格杀了。
看着这些人被杀,城里的人也没有想去救援的意思,毕竟是他们先抛弃大家的。
有了这一千多人的帮忙,城外的倭寇再也没有对杭州城造成什么威胁,只能徒劳无功的一遍又一遍的冲击城楼,只是始终都攻不进去。
不过,因为这些武林人士根本不懂什么战阵,只能靠着自己有把子真气,强撑着和倭寇搏斗,所以受伤的很多,局势依旧是慢慢的向倭寇一方倾斜。
但是,倭寇们想要攻入杭州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兵力也不算是有绝对的优势。
要知道,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倭寇的兵力根本不足城内守军的五倍,想要攻破城门也是费劲。
如此持续了三天时间,等第四天黎明的时候,东南方远远的地平线上突然乌压压的出现了很多士兵。
站在城头上,远远的看着他们携带的旗帜,竟然是浙直总督吴守绪的队伍,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带着兵马从沿海的城镇赶了过来。
而与此同时,杭州城的西北方也来了大批的兵马,看打造的旗号,竟然属于禁军。
高高的城楼上自然有耳目好的武林人士发现了这一幕,就连忙把这个好消息给宣扬了出来。
一时间杭州城里士气大震,再杀起倭寇来,一个个像拼了命似的,简直不要太过卖力。
而倭寇们却被泼了一盆冷水,显得非常的低迷,他们纷纷看向自己的首领方向,显然有逃跑的意思。
只是,推迟了这么久才赶来的明军们,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放弃这些瓮中之鳖,一轮儿箭雨射过,那些倭寇们就死上了大半儿,剩下的在躲避的过程中,骑兵就已经冲到了阵前。
当近距离战斗的时候,骑兵有明显的优势,即使你手里有火铳,根本都还来不及射击,就被对方一刀砍成了两截。
城里有一些侠义之士,看着城外刚刚还嚣张无比的倭寇们,现在如土鸡瓦狗们被追着砍,兴奋的纷纷叫好起来。
有一些热血上头的,仗着武功高强,竟然从城墙上跳了下去,趁机又杀了几个倭寇。
有了这些人的带领,又有很多武林人士跳了下去,加入到了对倭寇的清剿之中。
不过,少林武当恒山泰山衡山登门派的弟子们,还有童柏熊带领的一千多援军却没有上前,他们原来都是清剿倭寇的主力,所以几乎人人都带伤,这会儿都在清理着自己的伤口。
有两波人前后夹击,倭寇根本没有任何机会,很快就被清剿一空,基本就没留一个活口。
当最后一个倭寇倒下的时候,整个杭州城的英雄好汉们都沸腾了起来,他们都为这次剿灭倭寇而兴奋。
而听到欢呼声,杭州城那些躲在家里的百姓们,这才推开门悄悄地查看,想知道是不是胜利了。
当他们得知倭寇们全部被剿灭了之后,就连忙打开家门,全都往城墙附近去看热闹。
这会儿城门已经被人打开了,大家都准备迎接出城杀倭寇的那些好汉们,还有官兵们进城。
……
就在大家欢呼的时候,官兵们却突然接替了倭寇的位置,又把杭州城给围了起来。
与此同时,刚刚在杭州城外杀倭寇的那些英雄好汉们,很多还没有反应过来的人,突然就被官兵们用刀架在了脖子上,一个个被捆了起来。那些反应比较快的,就连忙跑进了城里。
而城里的欢呼声也突然戛然而止,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这一幕,陆绎就挑了挑眉,他换上了一套崭新的锦衣卫服饰,和岑福一起,带着几个锦衣卫,杭州城的南大门口。
他看着慢慢接近的明军士兵,凝聚真气高声喊道,“我是锦衣卫敛事陆绎,你们由谁领兵,还请前来回话?”
他连续喊了三遍,东南方向的队伍中突然裂开了一道口子,一名将军骑的马走了过来。
他来到离城门不足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