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伍员!承蒙我家大王厚爱,忝为齐国相,今日受邀来此,主持本次会盟。”
伍子胥抚了抚胸口的衣衫,又杵了杵手中旌节。
这身行头随随便便就能搞来。
伍子胥穿上这身衣服,瞬间改头换面。
人靠衣装马靠鞍。
伍子胥这种身份、地位、修为,已经不需要衣装去衬托。
再加上之前与岳川秉烛夜谈,领悟了王霸之道,整个人脱胎换骨,蜕变重生。
此时往那里一站,无形气场弥漫开来,慑得周围所有人都喘不过气儿来。
翁胖子虽然修为不高,但背靠姜国,在外行走时一样可以直着腰、昂着头。
聂樗再怎么落魄,可是靠着聂国国君的身份,一样被夷狄之君们奉为座上宾。
华夏国君,就是这么有底气!
伍子胥虽然不是国君,却也是国相,地位同样尊贵。
再加上他自身的修为,已经超脱一切,无需任何衬托!
中行吴艰涩的吞了口口水,随即拱手说道:“见过吴国相!”
晋国使团中的众成员也都躬身行礼,“见过吴国相!”
齐国使团也同时起身。
“见过吴国相!”
姜国使团也在翁胖子的带领下拱手或者躬身。
“见过吴国相!”
聂国国君带领……
哦,聂国国君自己一个人来的,干巴巴地打了个招呼,没有任何bg。
接下来是肥国国君等夷狄之君。
他们或许不知道吴国,或许不知道吴国相。
但是眼前的一切已经告诉他们,吴国是大国,吴国相是大人物。
胆大的人还能强作镇定,保持站立。
胆小的夷狄百姓,出于对华夏的畏惧或者其他因素,惶恐的跪倒在地。
但是,没有人笑话他们。
因为所有人都是这种心理。
夷狄之民紧邻晋国,对晋国的强大一清二楚。
连晋国都要对吴国毕恭毕敬,更何况他们。
中行吴此时心中也有些后悔。
他知道,自己反应过度了。
吴国使者又如何,还不至于让自己这般恭敬。
主要是之前大庭广众说吴国的坏话,本以为吴国不会知道。
却没想到,吴国的国相就在当场。
伍子胥自爆身份的一瞬间,中行吴就认出了他。
当初说吴国是蕞尔小国时,有一个人站起身来问“此话当真”。
没想到,那人是伍子胥。
在人家背后说坏话和当着人家的面说话坏是两种心态。
说人家坏话被抓住和没被抓住又是两种心态。
此时的中行吴,就像是偷奸被抓,甚至比这个更加严重。
如果不是卿大夫的骨气,中行吴估计跟夷狄之君一样,都跪下磕头了。
这其中的缘由,只有中行吴自己知道。
其他人并不知道。
但所有人都在不知不觉的以中行吴为标准。
主使拱手,我就该下拜。
晋国下拜,我就该下跪。
这就是连锁反应。
中行吴把伍子胥捧高了,晋国把吴国捧高了。
夷狄之君不知道其中的歪歪绕绕,他们都当真了。
有伍子胥主持会盟,一个个都倍有面子。
伍子胥心中忍不住哈哈大笑。
扬名了!
立万了!
套用一句楚国蛮王的话,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吴国在北方大地寂寂无名,但是今天,一炮打响。
伍子胥忍不住想道:回国之后,大王会怎么奖励我呢?
“咳咳……好了,接下来的一切,就交给在下吧!”
中行吴心中懊悔。
主持会盟,他也懂,他也会。
只是他不想帮肥国。
如果给夷狄之君主持会盟,就是丢人现眼。
可要是重来一遍,中行吴肯定会不惜身份接下这个事情。
自己丢人现眼,总比伍子胥出风头好吧?
丢人,丢的是自己的人,不是晋国的人。
而伍子胥出风头,助长的是吴国的名声、威望。
可恨!
可恨啊!
而现在,中行吴只能恭敬拱手,“一切听凭吴国相做主!”
其他人都在看着晋国。
中行吴都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也都恭顺如流。
“一切听凭吴国相做主!”
伍子胥拱手,向四方行礼,一一谢过。
诸侯会盟,并不是简简单单请客吃饭。
一般来说,要筑一个充作祭坛的土丘。
可以是现成的土丘,也可以是人为垒砌,又或者在现成的土丘上垒砌。
总之,土丘的作用就是祷告上天,请上天见证此次会盟。
除此之外,还要将会盟的大致内容刻在骨板、玉板上,埋入土中、沉入河里。
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皇天后土,山神水神等。
也就是所谓的天地为证、日月为鉴。
在后人看来,这是封建迷信,是资源浪费。
但在当时的人们眼中,这是十分神圣而严肃的事情。
相比华夏百姓,夷狄百姓对这些更加崇尚和敬畏。
都不需要征集民夫,肥国人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全都主动报名。
不是为了管饭,而是要出一份力,让天地鬼神看到自己,知道自己。
虽然这种机会很渺茫,可他们还是前赴后继,争先恐后。
在挖地垒土的过程中,夷狄百姓也都小心翼翼。
平常,夷狄百姓都穿着肮脏杂乱的皮袍子,满身异味。
可是在干活的时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