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宫人的宣诏还在继续。
楚国官方祭祀:主祭东皇太一,为天地之首、山河之长、万灵之尊、万神之王。
接下来是:
土地公,大地之神,主掌万物生发,五谷丰登。
长生天,天空之神,主掌万灵成长,延年益寿。
山神,贯通天地之神,上通下达,有莫测能力。
河神,连接八方之神,网罗天下,有无边财富。
城隍,城郭守护之神,彻查阴阳,通晓过去未来。
这五个是天地自然神灵,位列东皇太一之下,其他诸神之上。
还有其他天地自然神灵正在红尘中历劫,今后归位时,再添入祭祀。
原本这没什么。
对大家来说,不过是殿堂之中的神像、灵牌清走一批,再换一批。
改个名字,继续要香火罢了。
可是宫人说道:“今后楚国境内所有城池,皆营造城隍庙,城池内部一应管理,皆交由城隍神。城守当全力配合城隍,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公务执行。”
什么?
楚国官员们集体骇然。
这叫什么事?
直接把城池的治理都委托给城隍神了?
这不是丧权辱国么!
这……
可是转念一想,丧什么权?辱什么国?
把治理权交给城隍神,又不是把山河社稷交给城隍神。
而且,城隍神是神啊,治理水平再差,也不会差的过在场各位吧?
当官的心里都知道,治理城池就跟种地一样。
如果什么都不懂,干脆啥也别管,任凭老百姓像杂草一样狂野生长就是。
反之,非要胡球整,一天天的刮地三尺再拔苗助长,反而弄得寸草不生。
众人扪心自问。
他们反对的,并不是城隍神,而是自己头上多了一个枷锁,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子申说道:“孤欲将全国城镇悉数委托城隍,然而城隍神诸事繁忙,不欲答允,孤再三恳请,城隍神只答应受托郢都。至于其他城池,今后再议。”
听到这话,郢都的官员脸都绿了,其他外地官员心中大喜。
还好还好,暂时管不到自己头上,哈哈。
子申继续点头。
宫人接着念道:“城隍庙将为各宗族登记造册,记录各宗族阴功、阴德……”
“民间可自发修筑土地庙、长生天庙、山神庙、河神庙,祈求诸神庇护。不得擅自修筑东皇太一庙、城隍庙……”
“东皇太一赐楚国高产良种,修筑土地庙者可优先试种……”
“东皇太一赐楚国仙缘,孤欲巡游各地、封禅名山……”
宫人一口气念完,整个人差点虚脱。
郢都修筑城隍庙,以城隍代替之前的官员管理城中日常。
这个他们理解,也明白。
但是后面那些就完全听不懂了。
什么高产良种,什么封禅十大仙山,什么阴功阴德、丹书铁券、仙缘的。
完全不知道什么东西。
不过,子申也没有解释的心思。
法不轻传、道不贱卖。
有些东西,必须得主动求,躺在家里不动是得不到的。
如果不是主动寻觅、打听,甚至都不可能知道。
城隍体系、仙山体系、土地庙体系……
这一切的一切,将会在楚国成批次的逐渐铺开。
到那时,人们会逐渐认识到“仙缘”的重要性。
只是,所有人挤破头争抢仙缘的时候,第一批拜土地公、拜城隍的人都已经法力无边了。
倒是养由基,嘴角翘得压都压不住。
楚国有两个宗族率先享受“宗族礼制”,一个是丹阳熊氏宗族,一个是养国养氏宗族。
丹阳有的,养国也都会有。
养国不大,创造神话。
是真的创造神话。
有养由基这个神射手在,足以培养出成百上千个优秀的射手。
但养由基也明白,后继无人的话,最多百年,养国就会没落。
而之前忌惮养国、痛恨养国的人,会拼命打压养国,不给养氏族人重新崛起的机会。
现在好了。
子申一通大刀阔斧,楚国朝堂上的旧势力被清理得一干二净。
忌惮养氏、痛恨养氏的,基本都没了。
剩下那些苟了一条命的,根本没有威胁养氏的能力。
而且随着智瑶为相,姜国百贤入主百官,楚国本地旧贵族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养氏,五百年无忧。
而宗族之礼下,五百年内,养氏必定繁衍不断、传承不息,人才辈出。
如果五百年还出不了什么像样的人才,养氏覆灭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养国城中有城隍庙,保障城内居民各行其道、各司其职,将养国打造成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模范。
城外有土地庙和高产良种,保障养国五谷丰登,仓廪充实。
河神庙保障养国风调雨顺,无洪无涝。
长生天庙保障养国多福少病,身康体健,益寿延年。
山神庙保障养国仙缘不断,人才不绝。
五百年……
养由基觉得自己太保守了。
五十年!
不,五年!最多五年,养国就会大变样!
养由基忍不住看向王座。
子申出生时,自己并未关注。
毕竟王族的公子太多了,自己不会刻意关心任何一个公子,更何况庶出子。
可是随着时间流逝,众多王族公子纷纷成长,子申也逐渐走进视野。
但仅仅是走进视野,谈不上关注。
子申只是略优于常人,达不到逆天的程度。
即便被赶出郢都,前往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