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反击(1 / 2)

第149章反击

行刺之人很快便被制服。

郑廷是喜怒不定,也疑心身边人,但是该带的守卫却一点也没少,尤其在如今各方面暗流涌动的情形下,保证自己安全是必须的。好在他身边带了人,行刺之人刚准备动手,便被发现了。郑廷理所当然以为他是夏国的探子,亦或是被夏国的糖衣炮弹给收买了,于是便让人直接拖下去审问。可审问的结果却出人意料,此人跟夏国没有半点干系,从未接触过夏国的任何人,本人也是彻头彻尾的乡里百姓,因为家境贫寒,他甚至没有名字,身边的熟人都叫他曹二,因他在家中行二。在乡下,像曹二这样没有名字的人还有很多,男子没有名字,女子更没有,他们一辈子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名字。

曹二对郑廷动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家中只有三兄弟,他与兄长从军本是为了军中的那点月钱,结果月钱比当初承诺的要少不说,他的兄长还因为郑廷的指挥失利而命丧黄泉。他没有死,但也从登云梯上掉了下来,摔伤了胳膊。若只是如此,曹二还能忍,可最让他不能容忍的是,他唯一的弟弟也被官府给拉去参军了。

这个军营如今是什么模样,曹二跟千千万万个小卒心中最清楚,每一次进攻光州,都要折进去数以千计的人,这些人有的直接就死了,有的伤了也落下了终身残疾,即便侥幸活下来,日后也会成为废人,哪里还有容身之地?曹二不怕成为废人,但他怕他唯一的弟弟也会跟他有同样的遭遇。若是他们兄弟三人都没了,寡母肯定也活不了了。无人引导,曹二自己就先将怨念转移到了郑廷身上。等到郑廷不信这审问结果,亲自过来查看时,曹二甚至敢对着他破罐子破摔:“若不是你这个昏君,我大哥、堂哥他们也不会死,村中的玩伴也不会断手断脚。你口口声声说要一统南北,说要歼灭贵族,要让百姓挺直了腰板做人,可你如今都带给我们什么了?”

反正已经刺杀失败,留给他的下场左右不过是一死。曹二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心中滋长的恨意让他无所畏惧,即便是死,他也要将这些话都说出来:“如今不仅是我恨你,军营中谁人不恨你?你带给百姓的只有杀戮跟悲剧,没人真心信服你这个狗皇帝!你这个刽子手,你残害了多少人心里没数吗?没有一个百姓不恨你。”

邓将军见他胡说八道,赶紧让人将他拖下去,还背着郑廷给狱卒使了个眼色。这人对陛下不敬,待会儿直接砍了就是,还让他啰嗦什么?可曹二的控诉与刺杀,对郑廷的打击却不轻。他怔怔地望着自己的一双手,他杀了人?

在郑廷看来,他只是杀了北戎人,那些人本来就该死。可因为战争惨死的汉人,并不是他的本意。

战争,本来就会死人。他们的牺牲,能够换来天下太平,能够换来更多人平等、有尊严地活着,只要再给他一年,不,给他半年就好了,光州支持宋允知,但是夏国那么大,不可能每个地方都能团结一心,只要光州不堪重负,他便能成功。

可是,为什么这些人就是不能理解他呢?百姓的憎恶,比母亲对他的误解还要让郑廷无法接受。那一瞬间,郑廷仿佛觉得,自己一直以来所有的努力都没了支点,一股空前的无力充斥在他周围,似要将他整个人湮没。为什么,他们都不能理解他?

邓将军小心谨慎地宽慰着陛下,只是作用不大。更叫人担忧的是,曹二是公然行刺,纵然已经伏诛了,但是影响极为恶劣,惹得军中议论纷纷。

为了平息非议,邓将军当众宣布,曹二是被夏国的探子给蛊.惑了,这才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曹二已经对他的罪行供认不讳,但是陛下大度,怜惜他受到贼人蒙骗,所以并不会祸及对方家人。这依然是格外开恩了,换了别人,便是诛九族也不为过。只是这些话,并不足以让众人信服,尤其是曹二村中同他一道参军的伙伴。在他们的印象中,曹二一直是个老实懂事的农家汉子,出事之前也同他们吃睡在一块儿,他哪有机会被夏国的探子给笼络住?不少人笃定此事有鬼,理由也简单:“夏国若真要策反,去策反朝廷官员、亦或是军营中的将军,可不比策反一个无名小卒要划算多了?”曹二是谁?他不过就是个小兵,上阵杀敌时被要求冲在前面的无名之辈而已。这样的人,有什么值得夏国费心筹谋的?他们更愿意相信,曹二是不忿皇上心狠手辣,更不忿他的兄长因为战事而亡,所以才决定痛下杀手。只可惜失败了。

没错,对于此事,不少人心心中偷偷觉得很是可惜。若是曹二真的成功了,他们就不用打仗了,皇帝都没了,还打什么仗?他们也不在乎能不能建功立业,只要放他们回去跟家人团聚就好了。

已经入冬了,等到明年春天,田里的庄稼还要播种,他们盼着回去种地。宋允知还不知道齐国军营里竞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也有些焦头烂额了。随春生传来消息,王新已经带着一批人悄悄往光州这边赶,随春生等见他有所动作,急忙前来支援。

西线往这边靠拢,东线竟然也是一样的,郑廷情绪看来已经接近崩溃,想要破釜沉舟,以光州为突破囗。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兵力越是集中,造成的破坏也就越大。光州已经坚持了这么久,可千万不能失守,一旦失守,前期他们所做的努力也就白费了。而且,鉴于之前郑廷不要命一样地进攻,光州士兵损失一日比一日大,宋允知先前还不准备征兵,如今实在受不住了,不得不征兵。宋允知不仅征兵,还要大肆征兵,他要反攻。不能任由郑廷在这儿发疯了,他得率先出击,趁着如今齐国上下都反对战事,而且反对的浪潮一声高过一声,直接让郑廷再吃一次败仗。

虽然困难,但是无论如何都得做。

等到王新跟林祁盛带兵援助,就真的来不及了。宋允知不仅在光州征兵,还跟陛下说明了情况,允许他在光州附近的几个州临时征兵。若是京城以及南方一带还有可用的兵力,最好也调过来,多多益善,光州来者不拒。皇上看到这奏书后,稍稍思索了一番就同意了。朝臣们自然也没有任何意见,他们不敢有,因为他们也担心光州的情况,那边这些日子损失惨重,军营往后一退再退,实在是不能退了。

再这样下去,他们就真的小命难保了,还是支持宋允知吧,只要能将光州守住,将发了疯的齐国兵挡在边境外,他们什么都支持。幸好宋允知自己也是个有担当的。

源源不断的兵力跟粮草输送到光州。

光州附近的百姓也踊跃参军,就连庐州一带的百姓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