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难题(1 / 2)

第155章难题

事情进展顺利,夏国朝廷上下经过短暂的错愕,再就是欣喜若狂了。丢了几十年的北方失地,就这样回来了!

虽然也有点伤亡,但是跟之前对战北戎还有郑廷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若是真的一点伤亡也没有,那也不切实际。皇上还在捉摸着该如何封赏这回的有功之臣,居头功的自然该是宋允知,要大封特封!这孩子为人聪慧机灵,敢想别人不敢想之事、做别人不敢做之事,皇上觉得自己这辈子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便是重用宋允知了。先是力排众议命他做了光州知州,后又让他做了监军,不论哪一件,宋允知都做得十分出色。

皇上甚至幻想着,若是朝中能多几个宋允知这样的臣子,该有多好?不过,像这种浑身上下挑不出错的神童,能有一个就已经是得天之助了,人呐,总是不能太贪心。

皇上在想着私事儿,朝臣也各有各的算盘。不多时,朝廷便就是否迁都长安展开了争议。

以陈素为首的朝臣们力争迁都长安。

一来,那本就是夏国的都城,如今地都拿回来了,都城自然也该重新迁回去。二来,他们与北地毕竞阔别几十年,对那边的统治力度有限,若是居江南以统辖偌大的北方,无疑是痴人说梦。

左右江南深耕多年,早已尽在掌握,如今要紧的是稳固北方领地,迁都迫在眉睫!

可也不是人人都这样想,多的是人想要继续留在建康城。“建康乃风水宝地,又经营多年,轻易不可丢弃。”一一这是担心自己在江南多年基业不保,到头来还得去长安从头开始打拼、置办田产府宅,花费实在太大了。

“长安固然好,但人员复杂,贸然迁都恐有不利。”一一这是担心北方还没清算完的残余势力,尤其是想要杀掉他们谋求钱财的恶徒。

他们一口一个陛下三思,声势浩大,将陈素还未说完的话尽数堵死了。陈素张了张嘴,发现完全没有他开口的机会。没有了生死攸关的战事,如今涉及到各自的利益之争后,内斗便又开始了。陈素知道这是在所难免的,朝廷内部从来都不是铁板一块,每个党.派团体之间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但是现实不可能满足每一个人。

皇上也还在纠结此事。

夏国在南方的确耕耘多年,皇上自己在江南百姓心中的威望也日盛。若是整个朝廷都搬去北方,南边的百姓,尤其是建康的百姓心里肯定会有意见,他们也会担心政策倾斜不到自己身上。天子脚下、皇城所在,意味着繁华和富庶,谁都不愿意被轻易抛下。

但是不搬,北方百姓也不会有归属感,到时候明面上是一个夏国,其实内部仍旧有巨大分化。久而久之,更不利于江山社稷稳固。正当他犹豫不决时,萧宝玄再次冒了出来。他渐渐长大之后,便不满足于只随先生读书上课,偶尔也会打听朝中的事。不过萧宝玄很有分寸感,从来不会过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比起建议,他更喜欢提问:“父皇,您是在为是否迁都一事烦恼吗?”

皇上回过头,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宝玄有所耳闻也是正常,想着孩子也大了,皇上便问及他的想法:“宝玄觉得呢?”萧宝玄先是摇了摇头:“儿臣不知,此事的确为难。”皇上叹了口气,可不是为难吗,两边都舍不得丢开手,舍掉谁都觉得愧疚。萧宝玄低眉,不经意地感叹道:“长安乃是本朝的旧都,离光州也不是很远,若说不迁都也不是不行。只是……

皇上疑惑:“只是什么?”

“只是儿臣总想着,长安离燕国也很近,怕他们也会作乱。”一语惊醒梦中人,这段时间夏国进展太过顺利,皇上险些都忘了还有燕国在旁盯着呢。他们与燕国虽然是盟友,但是情分却少得可怜,若不是燕国游移不定,没准当初还会跟着北戎一块来打他们。既有了这个念头,肯定是不安分的。

皇上立马让人去查,查前段时间他们进攻长安城时,燕国都在干什么。不查不知道,一查证,发现燕国还真就不太平。他们甚至派兵准备截胡,只是后来宋允知进展过于顺利,迅速收复了北方失地,才让燕国人铩羽而归。抢肯定是抢不过宋允知的,还不如趁早放弃就当没有过这回事。鉴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宋允知给吸引过去了,这才没注意燕国私下还有这么多的小动作,真是灯下黑!

不成,燕国那个大汗心思不纯,若是将长安丢开手,这人保不齐背后会使绊子。

一夜辗转反侧,第二日天明时分,皇上终于下定了决断。君臣君臣,自是君在臣前,君王决定的事情,即便朝臣联合起来反对也依旧能推行。瞻前顾后那是平日的作风,一旦碰上了大事儿,朝中仍旧还是君王的一言堂。

长安要守住,建康也不能丢。

皇上准备分设南北两京,北方为长安,南方为建康,今后朝廷立三位丞相,两位驻守长安,剩下一位派去建康,余下六部各班底也扩充官员,分派侍郎等诸位官员留在建康办事,两京的官员每隔三年调整一次。说出决定后,皇上还拿大臣的话去堵他们:“你们既然舍不得建康城,日后朕也会顾念着你们,会特意留你们在此处,继续为建康城出力。尔等如此为国为民,实在是令朕欣慰。”

说话间,皇上还握住了两位丞相的手:“两位丞相也是心系建康城,这些朕都看在眼里,今后建康城还得二位丞相多费点心。”左右丞相心中大惊。

虽然设了南北两个京城,但是陛下竞然要搬去长安,那么建康城的政治功能肯定会削弱,他们若是长久留在此处,等于是被排斥的权利之外。即便身上还担着丞相的名,也远不及从前。

这也太可怕了。

唐郢对此最为惶恐,他可是一步一步爬上来的,从无到有,他付出的精力远比旁人要多,让他出局他最不服气,忙张口给自己圆场:“陛下,微臣觉得此事还可以再商一一”

“朕知道爱卿的苦心,放心,第一个留驻建康城的丞相,就暂定为爱卿好了。爱卿劳苦功高,朕绝不会辜负了爱卿。”唐郢:…”

他人都傻了,这不是他想听到的结果。三年一任,等到他三年回到长安城,早已经物是人非,能空出来的位置都已经被旁人给占了,他还能去组建什么班底?还能拿什么去结党营私?

众人看到唐丞相被祭天,真是吓出了一脑门子的汗,纷纷成了巨嘴的葫芦,愣是不敢说一句话,万一他们开口陛下也让他们留在建康城,那这三年的前途也就不要想了。

跟前途比起来,其他什么都显得次要了,先稳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