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2 / 4)

朱老三也觉得倒霉啊……

这人都出家当和尚了,怎么还逃不了老爹的管控啊。一开始听到老爹的关爱之语,感动是真感动,朱老三也是真流泪,那一封信写得那叫一个字字含情。

朱老三就跟个终于得到了糖的委屈孩子,憋在心底深处的委屈都被抚平了,那些不甘和怨怒也散去。

他是看开不少,想到几个亲兄弟,想到他的母后,想到他的王妃,他觉得,余生少些折腾,就在这清静地儿摆烂也挺好的。朱老三就正儿八经地开始跟住持学习。

可这劳什子佛法也太深奥了点吧。

这脑子不够灵光的还当不了和尚了?

朱老三跟着住持方丈学习了大半年,他感觉自己升华了。不是被佛法洗礼得到了什么灵魂救赎,而是他自己悟了。那就是一一去他XX的XXX的吃斋念佛。老子嘴巴都要淡出鸟了!

每次跟着老和尚念经,老子心里就想骂脏话。谁特么规定当个和尚还要每日晨昏定省地念书?出家就一定要过苦日子吗?

那是别人当和尚要走的路,他朱老三就要做个不一样的和尚。可是.…

现在难办的是,他这和尚当得老爹很满意,关注度很高,他要做个"不务正业'的和尚铁定传入老爹耳朵里。

不是,贫僧都出家了,您老怎么就不能保持点边界感呢。朱老三仰天长叹,一身素袍僧衣趁得他人模和尚样,颇有几分出世的缥缈感,看得院门外扫台阶落叶的三岁小和尚微微出神,转头就对旁边师兄竖起小手指,小声说:“嘘,师兄,别打扰虚空师父参悟。”朱老三闭了闭眼,心里决定了:瞒着老爹偷吃!久违地吃到一顿肉食,一手一只大猪肘子,啃得满嘴油腻的朱老三感动了,哭了,对着亲自送肘子的儿子哭诉。

“爹想这口吃的,真的想太久了。”

“做和尚不能吃肉,还有什么快乐。”

“儿啊,以后每天都给爹送两肘子来,爹就满足了。”不得已来给亲爹送肉吃的朱济喜…….”

每天当然是不行,很容易被寺庙众人发现,要知道现在京城的皇祖父也对父王的和尚生活有所关注,真被发现,那就不妙了。朱济喜让人每隔三、四天的样子给亲爹送肉吃。这也能解馋了。可人吧,一旦破戒,就忍不住更想破戒了,尤其还享受那种偷吃带来的隐秘刺激和惊险感觉。

要知道,这对骨子里就有不安分因子的朱老三来说,更是致命的诱惑啊。于是,慢慢地,朱老三又背着朱济喜偶尔在山里给自己打点野味烤着吃。有几次差点被寺里和尚发现,但都被朱老三机智应对过去,朱老三从此更爱上了这种偷偷摸摸吃肉的感觉。

好玩,刺激。

当和尚就是要这么快乐才行啊。

也许是开心,他对那些晦涩深奥的佛法都顺眼些了,还有了更多个人心得,朱老三得意地想,这不是参悟是什么?啧。

谁说和尚要靠苦修清修才能悟道的。

本王..….不,本虚空大师就是不走寻常路的奇才。夜路走多了总会打湿脚。

寺庙里的和尚疑心越来越重,终于,朱老三的破戒行为被发现了。由于朱老三身份特殊,住持方丈又不能赶他走,只能小惩大诫,罚他闭门思过,抄写经书。

事情也果然传到朱元璋耳中,朱元璋就恨自己那腿不够长,不能跨越千山一脚踹朱老三身上。

但朱元璋还是洋洋洒洒大骂一通,命传旨太监一定要声情并茂地传入不孝子耳中。

终于.…

感受到久违的熟悉的"父爱',朱老三整个人都舒泰了。终于不用跟老爹装模作样了。

实在太难受了。

他朱老三以后就想做个无拘无束的和尚。

不过寺庙有清规戒律,朱老三还是不好明目张胆吃肉的,他就′偷偷′吃,寺庙和尚也就当′看不见。

佛经,朱老三还是念的,毕竟当和尚,张口不会两句带点禅机的话,那岂不是浪得虚名,他可是虚空大师。

至于这佛悟得怎么祥.……

只能说,朱老三满意就好。

他这和尚做得还挺快活,一点不无聊,偶尔想起了还下山去普度众生,讲讲佛法,混口吃的。

要不是朱济喜担心他(怕他被揍),派了人悄悄保护跟随,朱老三也是要被父老乡亲喊打喊杀的骗吃骗喝假和尚。

朱老三爱玩,爱闹,却也不会再像从前那般胆大妄为。朱元璋对这个儿子也是麻木了。

就那样吧。

反正这辈子是不能塞回娘胎重造了。

就是偶尔收到朱老三的亲笔信,朱元璋还是忍不住觉得糟心。(有个骗吃骗喝的假和尚儿子,搁谁都糟心。)

还好朱济喜靠谱。

朱元璋不想说什么了,他一个多子多福思想根深蒂固的顽固老头,如今时常有个不合时宜的念头在心中翻腾。

那就是:生儿子有个屁用!

生多了儿子更是又没屁用又气人!

虽说朱老三这个儿子没啥悟性,可老朱这个当爹的倒是比他聪明有悟性。好歹也做过几年和尚,老朱对佛法不陌生。只是,这聪明有悟性不代表老朱就是一个与佛有缘的人。京城护国寺,是朱元璋近几年常去的地方。偶尔还会去小住几天,过一过吃斋念佛的清心寡欲小日子。他吃斋听佛,看起来比朱老三正儿八经多了,但要论心境,父子也是半斤八两,过耳不过心。

或者说,老朱过了心,心意却不会轻易受到影响。原本的护国寺方丈慈安大师圆寂后,护国寺的主持之位就交到了慈安的徒儿青竹师父手上。

青竹年岁不大,是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长得面明目清、圆脸厚耳,就是那种一看就与我佛有缘的人。青竹是慈安高徒,精通佛法,悟性极高,境界非一般人能达。

朱元璋后面常来护国寺有一缘由,那就是和青竹和尚下下棋,聊聊天,心情格外舒畅。

此刻朱元璋不知道,现代有个词叫疗愈。青竹就是能用简单的话语,舒缓平静的语调,让人内心平静的疗愈大师。

这样的人肚子里没点文化干货是不行的。

朱高炽见过青竹几次,简单交流过,就觉得青竹不仅是个思想境界极高的世外之人,还是博闻广识的能人。

佛法不说,还有四书五经、天文地理、医药算.他都能说道一二。难怪,能让皇爷爷喜欢上和他聊天。

不过今天二人的谈话气氛没那么平和,朱高炽在一边陪着,察觉到气氛微僵,有些讪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