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玻璃人偶(3 / 4)

的神情。连绵的阴雨天姗姗来迟,陶栀子接连几天都没有的往外跑了。她有时候在江述月工作的时候,静悄悄地来到书房,大着胆子进入他的办公区域,然后搬来个凳子从旁边无声地搂住他的腰,然后低头用脸轻轻蹭蹭他的体温。"你这样会让我以为自己什么时候养了一只猫的。

"

在她凑上来的时候,他会飞快拿起自己放在键盘上的手,将两臂微微摊开,有些无措地看着她蹭着自己的衣服。

等她摆好了舒服的姿势,他的手才慢慢放上来,轻轻搁在她的头发,揉着她的发丝。“我倒想真的当一只猫,一天可以睡十几个小时候,而且能在你的腿上睡。”江述月朗声道:"你也可以随时成为一只猫。”

她惬意地闭着眼睛,攫取着他身上的温暖,补充道:"比如现在。"她听着窗外的雨声,还有被层云挡住光线的天际,总觉得心情也跟着天气一样下沉了。"最近怎么不出去了?"他温声问道。

大,衣服糊在身上也不舒服。

陶栀子直接枕在他的腿上,叹了口气,寻了个理由:“天气不好,不想出门,湿度太"

决口不说她愧对拾荒老太的事。

后来,窗外的雨下得越来越急,她忧心忡忡地抬起头,看着窗外。脑海里却一直在想,老人应该找到自己留下来的钱了吧,应该不会冒着雨出门拾荒的。不过她也不敢确定。

一句。

“下雨的话.....感觉什么都做不成。”陶栀子看了半小时的雨,遗憾地拉上窗帘,感叹了“可以去看展。"江述月从旁浅淡地补充了一句。

她转过头,耳膜一跳,飞快问了一句:“什么展?”

“一个梦境。

0

"

短暂的名字,不知道是艺术展的名字,还是一个比喻。她迷茫地回头,恰好看到江述月薄唇轻启,唇线处漾着弧度。可正当她准备凝神看去的时候,眼前恰好被掀起的窗帘白纱挡住的了视线。入云朵里面。

温暖的室内,窗帘白纱轻盈地在她眼前摇晃,让她惊愕的双眼时隐时现,仿佛真的坠了她错过博物馆日的遗憾。

一个无比庞大的机械装置艺术展,竟然重新退出了和三大博物馆合作的联票,这弥补原本有些担心一天内走不完三个馆,但是进入博物馆后,江述月为她准备了一个电动轮椅。

了。”

她连忙尴尬地推辞,“不行不行,我年纪轻轻的,坐上去人家还以为我真的双腿残疾"它移动起来很灵活,速度很快,可以让你在最短时间内看完整个馆,还能节省体力。江述月对电动轮椅的心态倒是十分的开放,并没有半点觉得不妥。“我真......不大好意思。”

下一分钟,陶栀子已经坐上电动轮椅在美术博物馆中遨游了,兴奋的声音在室内回荡。她熟练地使用着操纵感,夸张地移动来移动去,今天恰好馆内几乎没有其他参观者,她一路畅通无阻,最后将电动轮椅停在江述月身侧,坐在轮椅上的她眼神激动得发亮。"这种好东西应该在公馆里也整一个!"

第一幅引起陶栀子注意的是一幅经典的风景画。

她将电动轮椅缓缓靠近,仔细打量这副秋日田野的作品。在画中的苍蓝天际掠过。

画面中的金色麦田在柔和的阳光下微微闪光,远处的山峦被浅蓝色的雾气笼罩,一群恍惚间,她耳边真的听到了飞鸟的叫声,伴随着翅膀扑腾声,连忙回头,发现这幅画是带有感应的机械装置的,身后的荧幕播放着动态的3D复原图,配了白鸽的咕咕声和风吹表浪的沙沙声。

肖像画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人物的肖像,每一张面孔都栩栩如生,那些人物形态各异,

被整齐挂在回字型的空间中。

正中的画作上是一个穿着红色天鹅绒长裙的女子,深蓝色眼眸凝视窗外,眼神里透着莫名的悲伤,嘴角却微微上扬,但却没有半点笑意。那些古怪的神情和姿态,每一个都是封存在画布与颜料中的秘密。江述月见她久久打量这个奇异的面容,缓步走到她身后说:"十八世纪末,当时这位画家的妻子刚刚去世,这是他想象的画面,可能也无意间将自己内心的失落投射到了画中。"江述月的声音柔和,带着低沉的共鸣,如同在讲述一段遥远旧梦。

陶栀子点了点头,继续盯着画中女子的目光,似乎从她的眼中看到了一抹流动的情绪,

颇有感触,但是她来不及过多驻留。

博物馆的中心展厅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大厅,天花板是一幅由无数色块构成的彩绘玻璃穹顶,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将整个展厅染上了彩色光影,让人短暂忘怀这是泛黄的秋天。在光下如同一个生活在空气里浮游生物。

陶栀子置身大厅的中央,仰望着这片色彩斑斓的天空,那些光影在她的脸上游动,她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轮椅的扶手,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宁静感。过了大厅,几幅抽象派的作品引起了陶栀子的注意。这些画布上充满了纷乱的线条和色块,没有明确的主题,却充满了强烈的情感波动。

他们从一个展厅走向另一个展厅,穿行在那些色彩、光影与无尽的故事之间,每一幅画作都是一段被定格的岁月,而他们,只不过在认真当好一个敬业的过客,不去挽留任何走马灯一样的场面。

他们最终没来得及走完三个馆,哪怕是在有电动轮椅的协助下。但是他们来到了江述月口中的《一个梦境》主题展。

偌大的工厂仓库,占地五千平,悬挂了层叠的白色帷幕,随风摇晃。她极力抬头,也寻不到那白色帷幕的尽头,只觉天花板上的机械装置,像童年的光影一样遥远。

放映机里轮流播放着最老版本的《猫和老鼠》,还有卓别林的《淘金记》照片里泛黄的光影。

这里有从世界各地搜罗的无数人关于童年的记忆,室内有人造的阳光,为的仿照老式有高达五层楼的巨型螺旋滑梯,可以容纳成人摇晃的跷跷板,还有超乎寻常的乐高,以及被羊毛毡一点点做出来的三米高的超级马里奥,还有很大的巴斯光年。大,越长大越觉得滑梯低矮,一切都失去了最初的新奇。一切代表童年的东西都被艺术家刻意放大,就像小时候的自己永远觉得的玩偶总是很"这里很多人物我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