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阵,动用了大量的定西百姓,只怕被两国卷走的百姓数量更多。当然,牧国之所以不选择带走太多的百姓,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草原之上也马上要入冬了,一旦入冬,牧国自己的粮草也不是很丰足,在这个时候,他们可不想带太多的累赘,带回去虽然这些人能够做事情,但是还要提供粮食,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将这些百姓拿去当奴隶出售,而且他们挑走的更多的是年轻力壮和一些女人,至于老人和小孩子,大多都在阳水边留了下来。
玄夜历西元三四七九年深秋,牧国与望阳两国联军兵败而退,弃定西而去,携百姓牛羊数万,分两路,一去向西,一向北,永阳龙襄大将军率精骑三万疾追,于西漠荒原之上截杀望阳国败兵,大战三日,斩敌两万余人,后龙襄大将军带残兵两万而归,将望阳敌首于漠西荒原之上铸京观,成一座尸山。与此同时,宣威将军刘成率精骑三万追赶北去的牧国逃兵,却遭遇韩渠伏击,于是大败而归,刘成战死,三万精兵败回万余。不过韩渠并未追杀,而是在伏杀追兵之后,施施然而去,让武功侯与三王子大为震怒,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或者说真正大怒的人是武功侯,因为武功侯是反对宣威将军去追赶韩渠的,但是三王子田元朗却想要将战功扩大,于是让他的亲信将领刘成带兵出击,结果造成惨败。不过田元朗也不得不装作十分震怒的样子,毕竟这人选是他强烈要求的,这大败之事,他也得承担一些责任。
当然,刘成出兵追击,也是田元朗在这场大战之中,唯一强烈要求主事的事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武功侯主持军中事务,武功侯过于谨慎,喜欢严防死守,确实是让韩渠难在寸进,但是在敌军败退之时,武功侯居然还是如此谨慎,这让田元朗十分不悦,于是坚决同意刘成出兵请求,结果刘成邀功心切,直接坠入了韩渠的伏击圈之中,能够有一万多人杀出重围,这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武功侯对于田元朗的决定是没有办法反驳,毕竟田元朗是王子,同样也是本次挂职的主帅,在前期的战争之中,田元朗对他那是极其信任的,几乎不怎么插手军中之事,任由武功侯操作,正因为如此,最后这一场惨败,损失了近两万精骑,却也并不太影响整个战局,至少这是一场大的战役上的胜利,尽管定西已经被打得满目疮痍,可是他终究是在自己的手中收回来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之中,歼敌的数量比自己损失的兵员的数量要多上不少,更救回了近十万的定西百姓,仅凭这几点,就足以让他们被人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