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418章 芯片大战,马面裙发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18章 芯片大战,马面裙发布!(4 / 5)

优质芯片做成16核i9,差一点的屏蔽掉几个核心做成i7,更差继续屏蔽几个核心做成i5……i3……

操作就是这么秀。

当然,还有的分的更极致。

一等用于做企业级芯片,二等用于高端消费芯片,三等做残血版消费芯片,四等做低端芯片……

同样,鲲鹏500和鲲鹏510也可以这么做。

都是同样的架构,同样的制程,都是一片晶圆上切出来。

优等上高频做鲲鹏510 17g赫兹,劣等上不了高频做鲲鹏500,13g赫兹。

利益最大化。

随后,王逸看向乔治:“鲲鹏700研发得怎么样了?”

“董事长,我们做过几种测试,最终确定了两个方案,但都不够成熟。”

乔治叹了口气:“方案一,四核高频rtex-a53,做到20g赫兹,但性能也不如四核rtex-a15。明年的高通新旗舰,英伟达tegra 4,三星新旗舰,都会是28纳米的四核rtex-a15。”

“方案二,双核rtex-a57+双核rtex-a53,但是我担心28纳米的工艺,压不住双核rtex-a57。这个方案也不成熟。”

王逸陷入沉思,乔治的顾虑是对的。

鲲鹏510都能打平高通8064,那28纳米的鲲鹏700自然是奔着明年的高通800去的,当然不能输给高通800。

方案一四核rtex-a53上了20g赫兹的主频,cpu部分也只有高通800 70的水准,自然不行。

而方案二性能够了,翻车风险却不小。

14纳米工艺压得住四核rtex-a57+四核rtex-a53,三星7420镇压一代。

20纳米工艺压不住四核rtex-a57+四核rtex-a53,高通810翻车了。

那么28纳米能压得住双核rtex-a57+双核rtex-a53吗?

王逸都很是怀疑,一番思忖道:

“即便28纳米压得住双核rtex-a57+rtex-a53,但性能领先不了多少,也就和四核rtex-a15五五开,毕竟这年头都是32位的应用,发挥不出64位的优势。”

乔治点点头:“对,没有64位加成的话,rtex-a57也就比rtex-a15强30左右。”

打个比方,同频,没有64位加成下,rtex-a15是100的性能,那rtex-a53就是70的性能,rtex-a57是130的性能。

四核rtex-a15是400的性能。

双核rtex-a57 +双核rtex-a53,也是400的性能。

在32位系统下五五开。

在64位系统+64位应用下,鲲鹏700有64位加成,可以领先30-50。

但可惜,明年64位系统+64位应用难以大规模普及,发挥不出多少64位优势。

王逸继续道:“万一28纳米压不住双核rtex-a57,那就更糟糕了。毕竟rtex-a57强大是强大,可功耗也更高。”

张潮也点点头:“我也担心压不住。如此一来,方案二双核rtex-a57容易翻车,方案一四核rtex-a53性能又不够强,这可咋办?”

威廉姆斯也皱起眉头。

王逸却是笑了:“这好说,那就采用方案三。”

“方案三?”乔治和张潮都怔住了,威廉姆斯也满是好奇。

王逸笑说:“既然方案一四核rtex-a53性能不够,那就做成六核rtex-a53!”

张潮眼睛一亮:“对啊,六核rtex-a53性能肯定超过四核rtex-a15,功耗也更低。而四核rtex-a15足足四颗大核,也容易翻车。”

张潮说的不错,前世的英伟达tegra 4就是4+1颗rtex-a15大核,翻车了。

而6个a53小核,主打一个省电,性能也够强。

轻应用一两个小核就够了,重度应用四颗rtex-a53也够了,几乎用不到六核全开。

“好,那鲲鹏700的cpu,就按照6核rtex-a53设计,主频升级到2g赫兹。”王逸直接拍板。

“这没问题,鲲鹏510四个rtex-a53,再加两个rtex-a53就是鲲鹏700,六核设计没难度。”乔治点点头,接着话锋一转:

“至于gpu部分,目前进展顺利。明年高通新旗舰的adreno 330 gpu必定更加强大,ali-t604也压不住,为此我们采用了更强大的ali-t658。”

王逸很是赞同:“ali-t658不错,可以一到八核,你设计得几核?”

“ali-t658 p4,四核应该足够碾压高通下一代的adreno 330 gpu了,若是再多了,我还是担心功耗问题。等下一代,可以继续提升。”

王逸满意地点点头:“不错,就这么整。”

做芯片,够用就行,最忌讳贪心冒进,导致翻车。

英伟达代代翻车,就是最好的例子。

鲲鹏700,六核rtex-a53 cpu 20g赫兹,ali-t658 p4四核gpu,足够吊打高通800和高通801的cpu、gpu了!

唯一不如的就是没有集成基带。

随后王逸看向张潮。

张潮道:“鲲鹏900的关键是集成基带,因此cpu和gpu部分和鲲鹏700一致,不做任何改变,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基带集成!”

“可以,鲲鹏700的性能足够镇压同代了,尽快集成基带,尽快推出鲲鹏900最重要。”

王逸很是赞同,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鲲鹏700和鲲鹏900一模一样的cpu和gpu,一样的性能,都比下一代高通强,那就没必要分成两个系列了,容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