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心中有了猜测,没人比她更了解母后的心思。
果然,听系统接着道:【太后娘娘吩咐宫人,让夏太妃挨个体验一遍后再送她上路。】
【当年太妃的举动差点造成朝局动荡,如果不是太后反应及时,穆武帝绝对没有那么轻易登上皇位!】
【之前太后倒是忘记了她这个小人物,如今她又出来蹦跶,还干恶心人的事,太后动怒,决定送她去陪先皇,让她完成这辈子未达成的心愿。】
三种刑罚齐加身,属实是种痛苦的死法,长公主担心会吓到宁知意,小姑娘人小小的,估计胆子也不大, 若是被吓住了,害怕母后可怎么办。
这丫头这么有意思,她还想将人引荐给母后呢,既能陪母后解闷,还能给小姑娘找个强有力的靠山!
宁知意的关注点总是奇异而独特,【夏太妃这辈子未达成的心愿?我明白了太后娘娘这是要送太妃去给先皇生猴子!】
【既然活着没能得一儿半女,死后满足心愿可还行,如此看来,太后娘娘可真是一个善解人意又体贴的大好人儿!】
长公主:哦,她确信母后能跟宁知意和谐相处了,二人的关注点出奇的一致,总是能关注在别人轻易无法察觉的点上。
皇宫中,穆武帝正在听暗卫禀报宁知意的事情,自小姑娘从皇宫离开后,他便派暗卫在不打扰小姑娘生活的前提下,将她的所作所为一一记录。
还别说,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每日被那些大臣气的胸闷气短的,一看完宁知意的日常,嘿,胸闷气短的症状消失了,反倒是会被笑的肚子疼。
看到了空大师那里,穆武帝笑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去送两个做素斋好吃的御厨过去,可不能委屈了空大师。”
皇后一脸无奈,穆武帝跟了空大师年龄相仿,二人儿时还做过玩伴,成年后也维持着密切的联系。
“皇后你看看朕没说错吧,了空他从小就讨厌慈光寺的素斋,小时候还把饭菜偷偷倒给朕呢,也就朕大度,不跟他计较。”
皇后无情的戳穿他,“然后陛下又将饭菜光明正大的倒给宁大将军,也就是人家脾气好,才能容忍你这么久。”
“是啊,像他这般好的兄弟,朕怕是再也遇不到了。”想起已故的兄弟,穆武帝心情低落,“皇后,他们夫妻二人武功都高,你说他们怎么能都死在战场上呢,朕总觉得有蹊跷。”
想起那个总是眉眼弯弯的姐妹,皇后心口酸涩,同样不解,“臣妾也想不明白,陛下派人查了这么久,可有消息?”
宁大将军夫妇死讯传来后,除了宁家以及宁夫人的亲属,就属他们二人反应最大,穆武帝除派遣军队搜寻二人的尸体外。
还派人暗中调查二人身死时的种种细节,心中期盼二人只是重伤遗落在外,若运气好,还能救回二人。
最不济,也得查清楚二人的真正死因,若是有人搞鬼,他绝不姑息,但令穆武帝失望的是,派出去的人一无所获。
带回来的全是佐证二人已经身死的坏消息。
“没有消息,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合乎常理,但朕不信!”
“朕总感觉幕后还有一双黑手在操纵一切,但又没有证据。”
说到最后,穆武帝的眼睛都红了,最好的兄弟携妻子战死,他却抓不住证据为他们报仇,是他无能!
皇后拍拍他的手,“陛下不必如此,人死不能复生,与其纠结在过去,不如好好照顾那几个孩子,他们失去了父母,我们更得多加看顾才是。”
“皇后说的是,朕担心二人的死是因为前些年盛宠太过,惹一些人眼红,因此这几年并没有表现出对宁家的特殊照顾,总是暗中派人关照。”
“好在宁家的几个小子争气,能立的住,宁家小五还得皇后多多费心。”
皇后应下,“这孩子臣妾喜欢的紧,一定会多多照顾的。”
穆武帝想起什么,神色变得异常冰冷,“夏太妃言行无状,德不配位,也该送她下去服侍先皇了。”
“好在母后先一步出手,母后也快该回宫了,到时候还得辛苦皇后安排一二。”
“臣妾遵旨。”
宁知意一行人走到半路,宁府的护卫过来禀报,言郑公子今日回了碧云书院,几人调转马车,往碧云书院的方向赶去。
到碧云书院门口,宁知意刚走出马车,系统通知栏中显示瓜的那栏显示了好几个小红点,扫了一眼,系统疯狂大喊,【宿主,冲进去,我们一起打爆院长的狗脑袋!】
【好!】
书院门口的守卫阻拦,“什么人?有无拜帖,无拜帖者不可擅闯书院!”
宁知意嘿嘿一笑,拦她是吧,看她放大招!
微微一侧身子,露出身后的大长公主。
守卫一惊,连忙跪地,“参见长公主,殿下万福金安。”
长公主没有给守卫一个眼神,径直朝书院内走去。
不管看了多少次,宁知意都觉得震撼,这就是皇权至上的时代,在这里没有平等,甚至没有公平可言。
这里的每一个人甚至是每一件物品,都分成了三六九等,跟她在现代社会的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这也是宁知意迟迟无法完全融入这个世界的原因。
系统:【宿主,书院的院长就是个道貌岸然的小人,为了权势残害许多寒门子弟,能登上院长的位置全是用寒门学子的白骨堆叠的!】
【系统,这是为何?为了上位,他不是应该巴结权贵子弟,为什么要残害寒门学子?】
系统:【因为在许多人光鲜亮丽的外表下,还深藏着一只只令人恶心的野兽!】
【院长还有京中许多人被老采花大盗采补过,他们是察觉到异常的那一批人,这些人视这件事为耻辱,认为自己被采补后丢失了男人最重要的东西,得采补其他男人,才能将自己丢失的真元补回来。】
【能考进碧云书院的寒门学子,都是学识过人之辈,他们觉得采补这些学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宁知意愣住了,自古寒门难出贵子,在古代为了培养一个读书人更是得耗尽一个家族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