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便被情感所支配。
李云能感觉出内心涌出的情感。
属于孔明的情感。
压制着理性。
智慧。
在周公瑾的灵堂之上。
孔明差点就死了。
如果不是赵子龙眼疾手快,他恐怕就交代在这里了。
而此时孔明却站在灵堂之前。
眼神里没有看任何宿敌的感觉。
反而是一种吊唁朋友的姿态。
“闻君仙逝,江河凝滞。”
“闻君仙逝,星月无光。”
“从此天下,知音难寻!”
“知音难寻!”
“公瑾,慢走!”
失控之处,孔明便抱着周公瑾的棺椁痛哭,镜头就怼着孔明的脸拍。
整个剧组都沉寂了。
明明斗了一生一世,互为仇敌。
却在对方死去的时候如此悲乎哀哉。
细微的哭声。
不仅仅是东吴的将士们。
连剧组成员们,甚至对于三国不甚了解的化妆师他们。
也能理解这份感情的共鸣。
还有悲伤。
高欣欣的情感被感染了。
这是李云演技的个人秀,也是孔明的个人秀。
这也许就是三国时代的浪漫。
在敌人的葬礼上痛哭流涕。
独属于男人的浪漫。
此时此刻的李云。
内心汹涌澎湃的情感迸发而出。
人生能有多少知己呢?
立场不同。
却互相理解的挚友死去。
悲伤。
就自然而然的流露着。
即作为李云的我。
大概不会去做这么“愚蠢”的事情。
但孔明确实做了。
因为知己难寻。
只有卢毅在旁边看着。
仿佛回到了当初。
羽扇纶巾,雄姿勃发的公瑾。
温瑞如玉。
“望先生助公瑾一臂之力,同破曹贼。”
“如蒙不弃,亮,愿效犬马之劳。”
公瑾啊。
人生得一知音如此。
当死无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