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看到李隆基如此生气的时候,还是王忠嗣被举报与太子串通一气那件事。
后果就是王忠嗣差点被杀。
“三郎莫要动气。”高力士连忙安抚道。
“你自己看!你自己看!”
高力士拿起来看了一份,顿时脸色也变了。
李隆基再翻一份,顿时气得差点晕过去。
“他竟然还在扬州把澄心堂纸的价格降下来了!”李隆基气得当场就要掀桌子,“钱!那些都是钱啊!他怎么能随便降价!”
“圣人息怒!圣人息怒!”
“你让朕如何息怒!”李隆基咆哮起来,“他是皇孙!他是太子之子!他敢私自带一个戴罪之身的边关大将去扬州!他这是要谋反!谋反!”
高力士吓得当场跪下来了。
这一次的李隆基,比王忠嗣那一次还要恼怒。
在李隆基看来,这一次,李倓不仅仅是触犯到他的逆鳞,更是把赚钱的机会白白扔了出去。
贪污钱监的钱,以及私自把王忠嗣找到扬州,这两件事很快被李隆基联想在了一起。
钱和人,造反的两大必备资源。
两天之后,这件事就在长安朝堂上下传开了。
这一次的轰动不亚于任何一次。
一场山洪海啸席卷了整个朝堂,绝大多数官员将矛头对准了建宁郡王。
建宁郡王要谋反的声音,甚嚣尘上,淹没了其他任何一种声音。
这导致太子已经失眠了两天。
“逆子啊!”李亨仰天大骂起来,“早知道他如此混账,当时就不该让他离开长安!”
“殿下,请立刻去跟圣人说,与建宁郡王断绝父子关系。”
一个女子急匆匆走进来,正是张良娣。
“阿耶,不可冲动。”李俶说道,“这件事可能另有隐情。”
“还有什么隐情,整个朝堂上下都知道了,难道你要说整个朝堂都搞错了?”
如此重大的事,又是弹劾到了圣人那里,写奏疏的人肯定是仔仔细细核对过。
“殿下,若是晚一步,圣人降罪下来,后果不堪设想。”张良娣走到了李亨的旁边,“现在建宁郡王已经成为整个朝堂的公敌,他谋反已经被证实,难道殿下真的不怕吗?”
“阿耶,儿觉得张良娣说得对啊!”李儋趁机说道,“现在看来,三郎之前的行为一直都是故意遮掩自己的野心,他从洛阳到扬州,都是精心策划好的,其真实目的就是谋反!”
李俶却反对张良娣和李儋的说话,他态度强硬道:“阿耶,三郎现在在扬州做出了不少政绩,他给阿耶带来的是未来,有三郎在,阿耶才更稳,阿耶难道要为还没有证实的事情,就轻易放弃吗!”
这下李亨就更加为难了。
准确地来说,天宝的朝堂上,所有的政治斗争,其本质就是皇帝和太子的斗争。
皇帝表面上看占有压倒性的胜利。
可是皇帝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老了。
人一旦老了,随时可能会病倒。
病倒不一定会死,但肯定行动不便。
古代病倒之后,很惨的国君有哪些?
很典型,齐国的齐桓公,那叫一个惨。
人就是这样,任你以前多厉害,一旦你病倒,你对局面很快就会失去掌控。
哪怕你的大脑还很清醒,但周围一定会投机分子会迫不及待想要让继承人来主导局面。
所以李隆基怕啊!
他这种害怕,是凡人的生老病死引发的害怕,他只能用权力的打压去弥补。
所以,大多数时候,人越老越固执,就来源于此。
那李亨呢?
李亨现在的处境不能说是紧迫,而是尴尬。
李亨三十七岁了,李俶已经有了个娃,叫李适,也就是历史上的唐德宗。
这意味着李亨已经当爷爷了,但却还是太子。
一个男人,三十七岁了。
别说在古代,21世纪,一个人三十七岁,也感觉自己好像活了半辈子了。
身为国家的储君,这个三十七岁的太子,一直心惊胆颤,他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呢?
恐怕没有第二个人能理解他的心情。
纠结、不甘、怯弱、矛盾,这些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左右他的行为。
李亨犹豫了一下,沉默地去更衣,然后沉默地走出去,沉默了到了南薰殿。
这个时候,高力士刚好走来,他看见了李亨。
“二兄。”
“殿下,你是来找圣人说建宁郡王之事的?”
“是的。”
“你先在这里等等,我去把这份奏疏给圣人,让他先看这份奏疏,这是建宁郡王写的奏疏。”
“哦,他……”
“写的明年的收入的问题。”
李亨微微一怔,心里琢磨着,现在都这个时候了,那小子居然还在聊赚钱?
高力士嘀咕道:“若是建宁郡王真的能做到,圣人恐怕也不会怪他了。”
“做到什么?”
“他在奏疏立写明年要赚一千万贯给朝廷。”
“一千万贯!”李亨当场就傻了。
大唐天宝初年一年的总税收才一千一百万贯。
那小子说他要赚一千万贯?
他以为他是第二个国库?
“我先进去了。”
高力士走进南薰殿。
“三郎,建宁郡王的奏疏来了。”
“又玩这种把戏。”李隆基脸色阴冷,“他是不是在奏疏立跟朕说,明年会铸造更多的钱?”
“是的。”
“还想通过这种方式来麻痹朕!朕现在不需要他这种方式了,成都有澄心堂、绛州的钱监数量也起来了,成都的云秀坊未必就比扬州的差!”
“三郎要不先看一下奏疏。”
“我不想看他的狡辩之辞!”
高力士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