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建宁郡王回长安了。”
高力士一边给李隆基按腿,一边轻声说道。
“哦,何时回来的?”
“听说是昨日傍晚。”
李隆基却靠在那里,闭着眼睛沉默不语。
“要见一见吗?”
“不见。”
高力士却没有再多说了。
李隆基又问道:“崔晋如何了?”
“崔清河今日在长安与多位名流雅士会谈,可谓高朋满座。”
李隆基闭眼不语。
李隆基自然也有李隆基的政治手段。
崔晋身为山东清河郡崔氏家主,世家门阀之身,本就为李隆基所猜忌。
如今江东与河北、河南闹出了如此大的风雨。
河北、河南这些世家态度极其嚣张,崔晋抵达长安,李隆基心中不满,却不会表现出来。
他倒是要看看,这长安有多少人会帮着崔家。
李倓他要撤掉,他也不会让崔家得意。
高力士犹豫了一下,说道:“听说建宁郡王带着李白回了长安。”
“谁?”
“李白,李太白。”
李隆基的眼睛亮了,嘴角露出了久违的真切的笑容:“那家伙居然还回来了!”
但转念一想,李隆基的眉头又皱起来了:“他是跟建宁一起回来的?”
“是的。”
“那也就是看在建宁的面子上回的长安?”
“也有可能是认为大唐在三郎的治理下,盛世伟业,想重回长安。”
“必然是了!”
“要宣李白入宫吗?”
“不用。”
中午的时候,太子别院里的李亨刚用完午膳,李辅国急匆匆回来。
“如何?”
“没有任何消息。”李辅国说道。
李亨心头一沉,这一次事情闹得有点大。
“那个逆子呢?”
“在百孙院。”李辅国应了一声,“要不要唤他过来?”
李亨来回走了两转,心中的怒火未消,想找李倓来臭骂一顿,转念一想似乎也无用。
“让那个逆子在家中好好反省!”
“是。”
“三郎,我早就说过,那个建宁郡王迟早闯出弥天大祸!”一边的张良娣阴阳怪气地说起来。
“别说了!”李亨怒道。
张良娣顿时委屈地哭了出来。
“你怎么了?”
“人家只是为三郎着想,三郎为何如此凶狠?”
“我……”李亨一时语塞。
看见张良娣梨花带雨,李亨心软了。
他一把将张良娣拥入怀里,说道:“好了,刚才是我不对,我心情不好。”
“妾身知道三郎心情不好,妾身刚才也说错了话。”
“还是你对我好。”李亨感慨了起来。
此时的李倓在百孙院摆下了酒宴。
他邀请李俶、李媃,还有李逸。
由于李白回到长安,引起整个长安的轰动。
又得知李白在建宁郡王别院,联想起最近长安坊间的传闻,更是犹如一颗巨石从天儿罗,在原本波涛汹涌的湖面卷起千层巨浪。
李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
当年大唐文坛大佬贺知章第一眼见到李白的时候,读了李白的诗就说:非人哉!
谪仙也!
那是李白被李隆基传入长安,进入翰林的时候。
那也是李白最接近自己人生理想的时候,更是整个长安为李白疯狂的时候。
李白的诗,象征的就是盛唐的气魄!
李隆基也喜欢李白。
李隆基本身就是一个文艺皇帝,他既希望大唐能够征战四方,也希望他的盛世能够有璀璨的文章。
否则,李隆基时代怎么会出现如此多的诗人,为后代留下灿若星河的名句?
而李白无疑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朝廷并不只是写文章。
李白之后失意地离开了他心心念念的长安。
这一次,李白回来了。
再一次回到长安。
那个谪仙人又回来了。
整个长安闻风而动。
有人骂李白轻狂无知,得罪了贵妃和高力士,有人已经急不可耐地要跑去见李白。
当然,加上当今那个把大唐半边天差点掀起来的建宁郡王,这风雨无疑更加密集。
据说,百孙院门口早晚都聚集了许多人。
若不是皇家宅邸,非被人踏破不可。
崔晋所在的宅院原本是高朋满座,可眼下,大部分人纷纷往建宁郡王府邸门口聚拢。
其中有小有名气的高适,还有被李倓从洛阳叫来的张旭,还有被李白写信邀请过来的王昌龄。
叫这些人来作甚?
自然是饮酒、作诗、舞剑。
尤其是饮酒。
据说数日之内,长安酒肆中的好酒一大半被买下来。
每天都有车队浩浩荡荡托运美酒进入建宁郡王的宅院,堆积成山。
又高价请来了长安最贵的厨子。
还命人在宅院门口挂起来了五彩斑斓的灯笼。
以最名贵的丝绸编织成彩带,秋风一起,便如同天上的彩虹一样。
建宁郡王一回长安,出手之阔绰,令所有人震撼。
消息传出去后,各大酒楼、青楼闻风而动。
也不是为了钱,就是觉得建宁郡王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看到他就开心。
更让人惊讶的是,长安城最顶级的胡姬,全部被买下来,排队进了建宁郡王的宅院。
到了晚上,百孙院中,建宁郡王的宅院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绵绵不绝。
数日之后,画圣吴道子抵达了长安。
自然也是李白一封信,人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