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无敌小郎君> 第112章 乾帝国,积重难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乾帝国,积重难返(1 / 2)

“不过,我西园虽不想见到柯抚做大,一般却也不会如此行事。”

“之所以帮你说话,也有一层别的考量,不知将军可否为我西园做事?”

戎姚话音一转,忽然直视徐锐:“当今天下,各种派系错综复杂,若背后无有强大的势力撑腰,就算是天纵之才,也难以成就一番伟业,总会因各种各样的原由而夭折。”

徐锐闻言眉头微皱。

“我之恩主为张公。”

“是的,这咱家自然知道。”

戎姚颔首,淡淡道:“你为张诚之心腹,这没什么关系,你同样也可以为我西园做事。”

“或许你不知,咱家乃是十常侍之一,咱家的意思,也就代表了西园的意思。”

徐锐闻言一怔,立刻抱拳道:“不知公公竟是常侍,失礼,失礼!”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十常侍是可以视同于皇帝的,徐锐之前已经甚为重视戎姚,认为其官职必定不小,谁曾想还是低估了对方,此人竟是常侍!

乃是可以改变大乾国策的顶层人物之一!

“无须多礼。”

虽表明了身份,戎姚却没有以身份压人的想法,而是认认真真为徐锐权衡利弊道:

“咱家知道你是张诚的心腹嫡系,知道你是张诚一把从民间提携上来的,但这一点也不重要。”

“当今权贵,有许多都是被各自的恩主所提拔上来,但这不妨碍他们往后的抉择,只消不背叛恩主,不背信弃义便是。”

徐锐闻言沉默,没有说话。

此刻他倒是满腹好奇,还真想看看这阉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见青年将军没有反驳,戎姚微微一笑,也是松了口气。就见他端起侍者重新沏好的茶,抿了一口润了下嗓子。

“张家势大,虽比不得我西园,倒也相差不多,咱家知晓你为何要紧紧抱着张诚,既是为了报恩,又是为了前途,可是你是否知晓,张诚已经最多帮你到这了。”

“噢?”

徐锐眉头轻挑,道:

“愿闻其详。”

“嗐,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

戎姚轻轻摇头:“张诚虽是张家当代的才俊,却代表不了张家,甚至他因为性格刚硬,已经明摆着不是嫡长子一派的对手,随着张家老族长日益苍老,张家之权以及各种资源,也会逐渐偏向嫡长子一派……”

“因为嫡长子那边,才是真正的继承者。”

“故此随着时间过去,张诚能给将军的助力只会愈来愈少,倒不是说他不看重将军,张诚此人咱家也敬佩,只是他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哪还顾得上你?”

“而我西园则不同。”

言至于此,戎姚得意的笑了。

“皇帝称我西园为家人,唤周常侍‘阿父’,称吴常侍‘阿母’,而我西园素来齐心,可以说只要乾帝国还存在一天,我们的大权就一日不会动摇。”

此话入耳,徐锐没有说话。

他知道戎姚并无说假。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与其性格相互绑定,张诚本就不是嫡长子,德行还极为刚正见不得污浊,在当今世道下,越来越不受宠此乃必然,戎姚倒没有贬低他。

自己已是一方将军,随着级别提升,张诚能给自己的帮助确实会逐渐减小。

但这又如何呢?

提携于微末,报效于忧患!他徐锐,绝不会因为恩主权势的衰弱,而行背信弃义之事!

不过倒是可以听听这阉宦的提议,若是不违背原则还有不小的利益,各取所需也不是不可以,倘若实在过分做不到,那就虚与委蛇,慢慢拉扯打太极拳就是了。

反正自己无论如何,都不会在明面上得罪了宦官集团。

“况且将军为我西园做事,并不代表就要背离张诚啊!”

见徐锐沉吟,面露思索之色,戎姚心觉有戏,当即趁热打铁,快速道:“张诚再衰弱,他也是你的恩主,你该怎么对他怎么对他,孝敬不用少,我西园和他又没有仇怨,让将军做事也不是针对张诚的事!”

“我们也不会经常用到将军,只是在关键时刻,需要将军领兵助阵罢了!”

“领兵助阵?”

徐锐眉头微皱,又很快便舒展开来。

“嗯,只要不影响张公,那就可以商谈,公公说吧,什么时候西园需要军队助阵?”

“唉,自是皇帝……”

深吸一口气,戎姚摇头,悲戚道:“天下人皆恨宦官,认为当今世道黑暗,全是我西园的罪过,许多誉享天下的名士也都常言,是我宦官献上卖官鬻爵的谗言,才使得大乾奸臣当道,日益衰落。”

“毕竟当官就要花钱,那赴任之后,可不就得使劲捞钱收回成本么?”

原来你们也知道啊!

徐锐沉默,保持多听少说的原则。

“不知将军是否也是这么想的,可是我要告诉你,早在我十常侍谏言陛下卖官鬻爵之前,天下就已经腐败不堪!这是前几代君主留下的烂摊子,实在难挽。”

重重将背倚靠在椅子靠背上,戎姚面无表情,淡漠道:

“将军出自地方民间,该知地方世族豪强有多贪婪吧!”

“这是知得。”

徐锐颔首。

他当然知道豪强有多贪有多坏,毕竟土匪窝里便满是豪族的书信,匪寇残害的黎民百姓,大部分都是不愿遵从大族们豪取强夺之人。

为其侵占其家财,为了兼并其田地,豪强便勾结匪寇,直接把人给杀了,再通过各种手段达成目的,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那就好。”

叹息一声,戎姚道:“在卖官鬻爵前,我朝采取的任官制度乃是察举制,便是由现任官吏,在民间寻找有识之士,推荐为官。此制在帝国早年,起到了极佳的作用,各种隐于乡野的人才都被官吏寻到推举,国家也日益强盛。”

“可终究是少了监察,几百年后,我朝官吏,居然大部分都是豪族子弟!”

“而世家中人,推举的自然也就是世家子弟,不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