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的意思李尚书很清楚,就是暂缓行刑,等着他去拿着万民伞去求情。
“你送你的万民伞,我行我的刑,宋大人逃过一劫便应当对皇上感恩戴德,可切莫多想。”李尚书说完便转过身不理君思九。
“李尚书可莫把路越走越窄。”君思九走到李尚书耳边轻声道,“风水轮流转。”
“你小子敢威胁本官?”李尚书怒视君思九,“我堂堂刑部尚书,是你小子能动得了的。”
“威胁你又如何?”君思九比李尚书高一个头,俯视他道,“我还跟你明说了,树叶落下来也能砸死人的,夜里睡觉,最好睁一只眼,别一阵风吹走了你的魂。”
不知道为什么,君思九明明说得轻描淡写的,但李尚书听着却心里发悚。
“你……你究竟想怎样?”李尚书指着君思九的手指都有些发抖。
“下官只求李尚书秉公执法,顺应民意!”君思九大声喝道,然后后退一步,拱手向李尚书行了一礼。
秉公执法?顺应民意?李尚书瞪着君思九。
就现在这情形,想秉公执法恐怕就没办法顺应民意,顺应了民意那怎么秉公执法?这些老百姓都说要放了宋家。
不过,不如先答应了他们,免得在这里胡搅蛮缠。
“行了,你们快去忙,我自有打算。”李尚书别过脸将手背到身后。
“下官就在这儿陪着李大人说话。”君思九笑看着李尚书,“免得你寂寞。”
“君大人今日不当值?”李尚书瞟了君思九一眼,“若大梁官员都如君大人这般,我大梁该如何是好。”
“如果大梁的官员像下官这样,大梁自然是蒸蒸日上。”君思九正色回道。
李尚书:……可真是个不要脸的,怪不得说他是泼皮。
说话间,天色竟渐渐明亮起来。
“看,宋三老爷带着万民伞回来了,天就开了。”
“宋家果然有冤情啊。”
“老天爷,我等不知情啊,您莫怪啊。”
温若初朝老天爷跪了下来拜了又拜,他旁边带来的人也赶紧跟着跪 下来,于是呼啦啦跪了一大片,最后所有的人竟都跪了下来。
“谢老天爷庇佑大梁,大梁千秋万代。”宋不晚见此立即大声喊道。
“大梁千秋万代。”君思九毫不迟疑地跪到了宋不晚身旁。
最后所有的人只有李尚书和他身边的几个亲信面面相觑,但在众人的注目下,也不得不跪下,跟着喊了一句:“大梁千秋万代!”
在这种情形下,便是到了午时,李尚书也不可能真的行刑了,老百姓也不答应。
就算是真的把宋家满门都砍了,回头但凡有哪点儿不好,不论是闹饥荒还是瘟疫或者是别的,都会有人扯到他身上来。
李尚书看了宋家人一眼,只觉得武将家的人命真是硬啊。
宋不晚暂时松了半口气,另一口气就要看孟绮罗和宋濂了。
“九爷,你如何知道今日会日蚀?”宋不晚问。
“我手中有异人!”君思九凑近宋不晚小声道,他也不知道那些黑鳞卫看着都是怂货,原来竟全都是宝贝,手艺还没丢。
“多谢九爷!”宋不晚点了点头。
看着已经到了头顶的太阳,宋不晚暗叹,今日真是多亏了君思九,如果不是他提前知道日蚀,利用日蚀鼓动百姓拖延时间,这会儿不定宋家人头已经落地了。
宋不晚这会儿忽然发现,在这皇权为上的时代,许多事情真的是个人无能为力的。
君思九看了宋不晚一眼,好奇她不觉得自己手头有人,是一件值得问一句的事吗?算了,这会儿她应该也没这个心情。
原本阴气肃穆的法场,这会儿竟异常地安静,所有的人都在等宋濂送完万民伞回来。
他是会一个人回来,还是带着枷锁回来,或者带着圣旨回来……大家都在等,没有一个人离开。
李尚书看了看日头,想着午时应该到了吧?可他看了一眼四周一动不动的人山人海,却不敢开口。
算了,只要午时没过,便都是午时,自己就不算抗旨。
反正这事儿也跟自己无关,丞相的这个人情不是自己不给,是给不了。李尚书闭上了眼睛。
眼看着都午时七刻了,李尚书终于站起身来。
“君大人,可否让一让,莫挡着本官行事?”李尚书看向君思九。
“李大人,午时还没过呢。”君思九回道,然后握住了宋不晚的手。
宋不晚已经盯着皇宫的方向许久了,再这么盯下去,眼睛会瞎的。
君思九叹了一声,伸出手捂住了宋不晚的眼睛。
“我说现在就行刑吗 ?”李尚书冷哼一声,走到宋家人面前,打算一个个地验明正身,宋不晚的唇角却扬起了一抹笑意。
“九爷,你,你听到马蹄声了吗?”宋不晚抓住了君思九的手。
“马蹄声?君九少夫人是在做梦吗?”李尚书冷笑道。
“没错,是有马蹄声。”君思九又道。
被女子色相所惑的男人,到底不会有什么出息,李尚书摇了摇头。
但在几息之后,李尚书竟也听到了马蹄声,他不由得朝马蹄声传来的方向看了过去,只见隐隐有烟尘起来。
难不成,真的有圣旨?
很快,一队人骑着马疾驰而来,最前面的那位小黄门,手上拿着明晃晃的圣旨,后面跟着宋濂和他的侍从。
“李尚书,皇上有旨……”
李尚书立即跪倒在地,圣旨读完了,他脑子里只浮现了一句话:宋家人得救了。
宋家人从死罪改为流放三千里,全场掌声雷动,宋老夫人和赵氏等妇人当场瘫软在地。
宋不晚也终于笑了,只要有一条命在就好,流放怕什么,大不了家里人流放到哪里,自己便去哪里做生意,定会让他们衣食无忧。
大梁所流放的地方大多是现代的福建和云南等地,那些地方宋不晚前世去过不少次,都是风水宝地。
不过这么多人流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