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2章 试爆(1 / 2)

在曙光、天幕计划都开局顺利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后,雄心勃勃的火星计划就成了航天人追逐的下一个目标,立即开始了对之前“天问”系列计划的扩充。

之前的天问一号到四号四个火星车依然不变,并且已经规划好了搭载的科学载荷已经进入制造阶段,有着很充裕的时间。

然后在最近的一次例会上,有人提出了开展天问二五号任务。

这个任务的提出分别基于三项已经有眉目的技术:人形机器人、全自动燃料合成系统、以及“九章”号飞船。

首先是在冰天雪地里为月球做验证的十几台模块化自走设备,他们在程序设定下尽可能模拟月球工况,甚至需要定期被洒上模拟的月尘,全方位地进行验证工作。

到现在为止试验都非常成功,所有设备工作良好,氢氧、甲烷合成量也完全达标。

而这套系统只需要一点点细微的改进就能在火星上工作,所以也可以算是火星基地建设的进度增加了一点。

然后一直偷偷摸摸在月球上活动的“14”机器人,实际上在决定曙光三号飞船上它时地面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14”的实质就是改造的二号机器人套个简陋的宇航服,临时拼凑出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然而它至今都还在月球上活蹦乱跳,积极地进行着探索。

14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阿尔忒弥斯二号坠毁地点的溶洞信息,和一台探索者一起进行着考察,后者经过了它的改装可以用其搭载的同位素电池为自己充电,已经探索了长度十几公里、最深150米的溶洞,发回了很多珍贵的数据。

既然赶鸭子上架的14都能够工作地这么好,相比月球更加“温和”的火星上是不是就能够更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人呢?

所以五号任务就是将10台以上机器人和至少50吨重,包含了燃料制取3d打印等多种功能的设备送到火星表面,实现让机器人在漫长的几年里建设火星前哨和积攒物资,减小载人探索的准备工作。

运载工具都考虑好了,就用xh40,但把最大起飞质量也限制在200吨,这样在其他设计不变的情况下依然能有60吨上下行运力,足够装下所需的设备和机器人。

这刚好可以被新远四号火箭打到火星去并且安全降落,还能有一次携带一点点载荷的再入轨能力,未来登陆火星的飞船如果出现故障,这艘飞船在添加燃料后还能继续把人送上去。

天问五号计划是能够在窗口期之前完成准备的,所需要的要么是已经有的,要么是马上搞定的,可行性很不小。

但这也意味着任务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还有就是风险问题。

现在国内可还没进行过一次成功的火星任务呢,压根就没有探测器摸到火星轨道过,一上来就玩这么大,失败了怎么办?

航发委现在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要执行,那么五号计划就得马上开始准备才来得及,拖一拖就超窗口期了,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佘院士的内心还是反对意见占了上风,五号任务的提出已经说明航发委内部很多人已经产生了“大干快上”“一步登天”的思想,这种思潮占上风的后果他很清楚,压一压不是坏事。

而且现在自家已经足够领先,在他看来没有必要去赶这一次,2020年不还有一次窗口期么!

第三次窗口期2022距离现在都才5年呢,华国航天在登月五年后实现登火已经够快了,他相信阿美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至于林炬的意见他想都不用想,航发委的那些激进派只是放出风声他就飞了过来,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

或许是因为腾云工程在谢廖夫许诺期限内首飞成功,佘院士感觉“老航天”以后将越来越少了。

江户。

iaea专家组下榻的酒店外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正在吃早餐的托马尔索夫掀开窗帘,就看到一大群人正举着宣传牌从马路上走过。

他们喊的内容以及标语托马尔索夫都无法辨认不清楚,但他勉强能够看到人群最前方大宣传牌上的图画,上面似乎画了一架飞机,然后又有个红色的大叉。

他招来了服务生说了几句,后者马上小跑了出去,过了会回来在托马尔索夫耳边说了什么,后者愣了一下然后发出了瘆人的笑声。

其他人纷纷侧目过来,离他最近的周院士好奇地问道:

“发生了什么?”

托马尔索夫笑得前仰后合,然后捂着肚子说道:

“周,你知道他们在抗议什么吗,他们在抗议空天飞机!”

“什么?为什么要抗议空天飞机?”

“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多月前飞过去的那架就是腾云,所以空天飞机是造成所有混乱的源头,必须向岛国赔偿以后才能飞行。”

周院士也被这奇葩理由惊到说不出话来,这都是什么脑回路。

他最后将这归结于岛国人精神可能本来就不正常,甩到脑后说起了正事。

“尤里,你们的运算结果如何?”

“哦,我想应该没多少错误,15到20万吨当量是很合适的。”

这和自己的计算一样,周院士点点头道:

“那就这样吧,尽快让官方公布,我们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和托马尔索夫谈的是准备在富岛使用的第一颗空爆氢弹,主要是起验证作用,当量够用就行。

氢弹到底能不能有效清理核辐射现在也只是个可能的猜想,而且清理方式也有很多种,目前认为可行的有两种:一是超大当量二相氢弹的高能促使辐射残留释放能力衰变;而是使用中子弹,用中子流轰击辐射残留使其衰变。

两种方案只需要一次试验就够,毕竟二相氢弹也是能够产生中子射流的。

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已经差不多能确定清理效果的极限:短期内辐射值上升至空爆前的10,但氢弹产生的辐射一到两年就会迅速衰减到人类能接受的阈值,至少能够降低85以上的污染,技术方案可行度已经能够支持展开具体试验。

不过事实上在专家团表示将用氢弹清理辐射时岛国政府表现出了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