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吕漫池瞬间瞪大了眼睛。
当年在天台上推颜睿峰的人不是颜啸东?
这怎么可能!
“你的意思是说…凶手另有其人?”吕漫池疑惑道。
“不,我的意思是,凶手并不是一个人。”
说完,苏洛问吕漫池:“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在案发时间内,颜啸东肯定有一个非常过硬的不在场证明,对吧?”
“没错,这个不在场证明确实非常过硬,他去国外探望他儿子颜恒智了。”
根据吕漫池搜集的线索,案发前两天,颜啸东独自一人买了飞往米国的机票,并且在颜睿峰去世三天后才回国。
苏洛缓缓开口:“颜恒智读完幼儿园之后,颜啸东就把他送到了国外,三年前颜恒智回国读的高中,现在读高二,开学高三。”
“颜恒智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国外读的。”
“自己儿子在国外读书这么多年,颜啸东偏偏挑颜睿峰自杀的节骨眼去国外探望儿子,这是不是有点太巧了?”
“去探望儿子也就算了,颜啸东还故意设宴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一起共进晚餐、拍下照片留下定位发了朋友圈…”
“这颜啸东想的挺周到,把不在场证明的证人都安排好了。”
听完苏洛说的,吕漫池附和道:“对,我就是因为这个不在场证明实在太…太刻意了,所以才怀疑到了颜啸东的头上。”
“按照法律程序来讲,颜啸东确实拥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洗清了嫌疑。”
“但他这样做明显就是故意避开嫌疑、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苏洛点点头:“就是因为这样,你的思路才被限制住了。”
“颜啸东的操作,让你下意识把他列为嫌疑人。”
“所以,你会把现场发现的疑点都往颜啸东身上靠。”
“那双47码的黄胶鞋就是个例子。”
“颜啸东身高189,他的鞋码尺寸大小与案发现场的脚印高度符合。”
“这难免让你怀疑是颜啸东穿着一双黄胶鞋、在天台等着颜睿峰过来、然后趁颜睿峰不注意把他推下去。”
“可颜啸东在案发时间又不在国内,人家飞到米国躲着了。”
“这和实际情况发生冲突,两者之间是矛盾的。”
“颜啸东根本不在案发现场,你再怎么查也不会查到他的头上。”
吕漫池一阵失落道:“如果是这样的话,线索就彻底断了…”
“不,是线索更多了。”
说完,苏洛拿起手机找出吕漫池当年拍到的脚印照片。
“如果这双脚印是颜啸东的,案件才真的是没有线索了。”
“好在颜啸东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能够证明这双47码的脚印肯定不是他。”
“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
“如果他五年前没有搞出这么生硬的不在场证明、他有作案条件的话,这案子反倒不好破。”
“只能说是颜啸东多行不义必自毙吧。”
吕漫池听得云里雾里。
她不知道苏洛如何根据一对陌生的脚印得出更多线索。
“走,先去买双黄胶鞋吧。”
“买黄胶鞋做什么?”
“还原凶手当年作案过程。”
“好的!”
吕漫池开车带着苏洛来到村里的供销社。
这里卖的大部分都是农用相关。
什么农药化肥啊、各种农耕用具啊…等等。
根据吕漫池拍到的照片,苏洛很快找到了同款黄胶鞋。
这种黄胶鞋很常见,就是刘海柱穿的那种。
军绿色、鞋底较软、防水。
苏洛买了一双47码的,又买了一双适合他的43码。
买好黄胶鞋之后,苏洛和吕漫池重新回到烂尾楼天台。
烂尾楼天台的地面,是泥沙混合的那种。
干燥的天气,鞋子踩在上面会形成清晰的脚印。
苏洛先是穿上跟他脚尺码合适的43码在楼顶走了一圈。
楼顶留下他清晰的黄胶鞋脚印。
随后,他又换上47码的黄胶鞋走了一圈。
“你看看,这两排脚印有什么不一样?”苏洛问吕漫池。
“大小不一样,43和47码差挺多呢。”吕漫池回答。
“除了大小不一样以外,还有什么不一样?”苏洛继续问道。
吕漫池蹲在地上,仔细观察两排脚印。
“再就没什么不一样了…吧?”吕漫池看不出有什么问题。
“你再仔细看看。”
苏洛说完拿起一支树枝当做尺子,分别垂直立在两排脚印里面。
吕漫池恍然道:“知道了!是深浅不一样!”
苏洛点点头:“对。”
“黄胶鞋的质地比较软,与脚的尺寸非常贴合。”
“我的脚是43码,穿43码的黄胶鞋,脚印的深度非常均匀。”
“可我穿上47码的鞋之后,我的脚并没有那么大,所以不能完全充满鞋子。”
“这导致了我穿47码黄胶鞋踩在地上之后,中间的脚印很深、外围的脚印很浅。”
“你再对比一下案发现场拍到的照片。”
吕漫池拿出手机对比了一下。
果然,案发时那双47码的脚印,也是中间深、外围浅。
“凶手是故意换上不合脚的47码黄胶鞋,一方面为了混淆视听让我怀疑是颜啸东,可是颜啸东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这样就成了死局…”
“另一方面,凶手这样做是为了掩盖自己脚的真实尺寸?”吕漫池猜测道。
“聪明,你看这线索不就来了么?”苏洛笑道。
吕漫池一脸惭愧道:“还得是你,要不然我根本没注意到这种细节。”
“现在注意到也不晚,来,把鞋脱了。”苏洛盯着吕漫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