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有多大的自信啊?面临强敌竟然毫不在意。还要开展教材的编撰工作。完全没有把大清的新军看上眼。
不是为你,我只为大清。吴松这样想到。他对夏说:"我马上就给老友和学生联系,叫他们马上过来,如果他们不过来,我1个人也要坚持到最后,只要能为大清留下1套教材,做什么都值了。
……
3团团部正召开军事扩大会议。
巨大的地图挂在正面墙上。李功名正在介绍情况。
“……陕西新军1300人,湖北新军3300人,共计4600人。全国最难打的新军,湖北新军绝对排得上号。他们守着汉阳兵工厂,装备极其最先进。训练有素不说还装备有马克沁重机枪和大炮。
这是1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李功名继续说道:"实际上清军并非只有这样1种力量,在乐山,夹江还有数千新军,再加上巡防营。府兵,县兵、团练还有袍哥地方武装。光在嘉州就可以凑出1万多人的武装。督都赵丰又在训练新的部队。
该怎么对付这只新军?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还是要重视敌人的。
督都赵丰作战经验丰富,他在川边平定动乱,打过无数硬仗。他招兵有个特点,专招家事清白的贫家子弟入5。现在已招了数千人,正在进行训练。
“现在新军的主攻方向我们并不清楚,我们的队5虽然也不少,但布置在邛崃夹关到沙湾西坝数百里的防守线上兵力比较分散,形不成拳头。
如果大量征兵,参议会上刚刚确定的经济发展政策会受到严重影响。3年时间粮食自给的计划将无法完成。
还有1点。去年我们的工农业产值成倍增长。收入增加,但工农业的投入也很多,再加上救助难民的开支,大量购买粮食,经济上已入不敷出。”
从经济上来说,我们养不起太多兵。现在3个团接近1万人。已经是养兵的极限。
3团防守沙湾、苏稽、峨边等地,江的对岸是上万人的强敌,不能动弹,
1团1半的兵力在清溪、石棉。监视着建昌和化林坪的清军,以及预防少数民族土司有可能的袭击。另1半在雅州的名山和邛崃夹关拱卫雅州。
压力最大的是2团,从蒲江、丹棱到夹江,强敌环视。
敌人的进攻重点会在哪里呢?
1团防守的雅州有较深战略纵深,就是打游击也能拖住他,因此在战术上即使敌人取胜,在战略上也没有帮助,估计亚洲不是主攻方向。
苏稽和沙湾有大江相隔,人多不起作用,在这里除了偷袭抢占渡口才能渡河进攻。
但即使如此也有极大风险,如果只是在沙湾无非是为进攻苏稽,增加渡河点,使我们不好防范,可是要想大规模渡河,部队根本无法做到保密,搞偷袭抢占渡口很难做到。
第3也是敌人最容易进攻的方向就是2团的防区,从蒲江到夹江1线。特别是蒲江,处于前突位置。那里又是浅丘地区,更利于他们火力发挥。并且蒲江1旦失去我们对蓉都平原的威胁就少了很多,购买粮食将更加困难。如果新津水道再被他们封锁,我们只有靠邛崃山脉的根据地获得粮食。
但是有1个问题,蒲江1旦失守名山也成为主战场,如果名山也失守,我们退回金鸡关以西,那么我们伸向蓉都平原的那只手夹关就会受到围攻。
我们的补给线从雅州的上里翻山越岭过来,这显然不现实。如果夹关再丢失,我们只好退回邛崃山区打游击。临济的张顺是那里的地头蛇,我们打游击会很坚苦,稍有不慎就会被赶回雅州。
除蒲江这个进攻方向外,还有两个方向,1是丹棱,另1个是夹江的千佛岩。这3行方向都指向1个中心——洪雅。
如果洪雅丢失,丹棱也守不住。夹江、洪雅、丹棱、眉州就会连成1片。然后就会南北夹攻总冈山根据地。
总岗山根据地再失败的话,整个青衣江北岸地区将全部落入敌手。我们再没有能力染指蓉都平原。
所以我们现在要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请大家谈谈想法。
说的那么严重,但大家并不担心。毕竟那只是自己的推测,自己这边怎么能沒有应对之策。
3团团长李瑞峰道:"现在哪里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并不清楚,我们只是未雨绸缪,先做1些准备,我们的防线太长,部队象撒胡椒面1样洒出去并不合适,我认为要想扼制住敌人的进攻,需再招5千人的民兵队5补充到队5中让部队在洪雅进行机动,随时支援各个方向。这样把握更大1些。"
龚俊是仁义社的大管家,管着仁义社的钱粮,每天被经济折磨得死去活来,见又要招兵,忙从经济的角度发表看法:
“我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粮食储备,难民掏空了我们所有的家底,我们所有的粮食都只能坚持到夏粮收割,就算夏粮收了,也坚持不了多久。秋收再坚持1段,就这些都加起来,也只能坚持到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
军事上我不太懂,我只知道沒有钱粮,这仗也打不下去。李团长说再招5千人,我到没意见,但这钱粮从哪里来?请明示。
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到年底出现粮荒,那时我们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费。
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战争的问题。而是开荒垦殖。我们应该集中所有的精力去开荒,以减少对外面的依赖。现在正是开荒下种的季节。不应该再抽调人加入军队,没有粮食有再多的军队也不起作用。”
2团团长张宏彪不赞同:"我不同意你的想法,现在是战争时期,如果战争失败,所有的生产都是为别人作嫁衣,至于钱的事,我是外行当然不懂,那是你操心的事,我只操心如何打胜仗。
会议上分成两派。1派主张加强军事力量,应对新军的进攻。另1派主张重心放在粮食生产,用现有部队抗住清军的进攻。
两派争执不下,最后望向深思着没有发言的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