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都市言情>重生柳树,打造万古最强部落> 第858章 东方鬼帝的人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58章 东方鬼帝的人选(2 / 3)

感,不会太长的。”十冠王忍俊不禁道。

四人相视而笑。

硬要说,其实感慨最深的是村中的那些老牌无上巨头,比如卖假药的,养鸡的还有屠夫三人。

在帝不出世的岁月,三者的实力绝然是属于最强那一批存在,可如今……

只能说岁月催人老!

属于他们的时代,终究已经成为过去式。

不过感慨之余,三人又有些希冀,加入柳村,对他们来说怕是前无仅有的机缘,没准真的可以尝试一下大胆做梦!

尤其是卖假药的,本身就已经窥探到了一丝前路,成功的几率更大。

与此同时。

寝宫,面前摆满珍馐美味。

林老头单独送上来一份。

正准备享用时,江槐面色微微一凝,整个人突然怔住。

正在此刻,脑海中传来金手指的声音:

探查到东方鬼帝适合人选。

东方鬼帝:五方鬼帝之首,位于十殿阎罗之上。

入主幽冥正位,可激活地府一项新能力!

东方鬼帝人选——沈知南,

目前所在地:下界,大荒,大虞王朝道口府江口县,身份,脚夫……

下界八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自下界诞生伊始。

天域的灵气,资源丰富程度便要远超其他界域,因此从古至今,都是以天域为主。

但因荒天帝缘故,踏入准仙帝之后道果反哺,荒域已然取而代之,成了八域之首。

放眼望去,泱泱百万里大荒,青翠欲滴,满眼春色,生机勃勃。

……

江口县,四面环山,攀藤揽葛,多有歧路,通行不便,不过因汉江主流绕城而过,时至初春,满山青翠,景色颇佳。

旭日初升,波光粼粼的江面上,聚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

这一段是整个汉江最宽阔的水道,烟波浩渺,水势平缓,少有大风大浪。

江口县因盛产井盐闻名,且井盐产量极大,质量上乘。

除却满足本县需求之外,每天都会有专船过来运输到上一级的清远府。

码头一角。

打包好的井盐天不亮就被送了过来,堆在一起,像是座座小山包。

旁边,则是一大群光着膀子,浑身黢黑,肌肉结实,在这里等了半天的挑夫。

因为常年从事体力劳动的缘故,这些挑夫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都要苍老上不少,皆满面风霜,脸上沟壑纵横,

此刻,所有的挑夫全都是一脸蓄势待发的样子,他们的薪酬不是按天计算,而是看你搬了多少件货物。

别人多挣一点,就代表自己要少挣一点。

光棍汉子自然是不在乎,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要是家里面还有等着吃饭的,只能往死里干。

不过一众挑夫中,有一道身影却是显得格格不入。

那是一个少年,十七,八岁的样子,长的格外精壮,上身修长健硕,肌肉分明,棱角线条肉眼可见。

虽然年轻,但身形看起来比四周人要粗壮上一圈,个头也要高半个头,也不知道在这个饭都吃不饱的时代怎么长的。

区别最大的是那双眼睛,明眸善睐,和周遭那些看起来麻木不仁的目光迥然不同。

少年名叫沈知南沈知南本来家境算不错,早早就说了一门模样身段不错的童养媳,比他大三岁。

一年前,其父母外出省亲的时候遭了山贼,从此以后家境中落,成了脚夫中的一员。

“船来了,快点搬,动作麻利点,干得好的,主家会另外赏钱。”

就在这时,有人大喊一声,声音尖锐。

几十名挑夫立马乌泱乌泱的动了起来。

沈知南人高马大,很快便挤到了最前面,双手如铁钳,一手抓两麻袋,噔噔噔的朝着前方的货船小跑过去。

一麻袋井盐的重量在四,五十斤左右。

四麻袋,便是两百斤上下。

放在市井小民里面,绝对算得上大力。

四周的挑夫默不作声的瞅了一眼,早已经见怪不怪。

他们私下里都叫沈知南沈大牛,就是因为对方有一把牛鼻子力气。

虽然愤懑自己的薪钱被抢走了一部分,但没人敢吱声。

因为之前有人出言挑衅,想让沈大牛滚出这里,被后者二话不说,直接揍的满地找牙,十天半个月没下来床。

自此,所有人都明白,这个少年是副狠心肠。

……

一直到黄昏时分,所有的井盐才被搬完,到了算账的时候。

沈知南干的最多,一个人顶两个人,一共扛了两百六十袋,每袋力气费一文,总共是两百六十文钱。

算好账,手里抓着钱,沈知南踏实不少。

眼下世道忐忑,多有战乱发生,虽然说钱币的购买能力大大下降,但没钱,是真的会饿死。

刚准备走,一个身穿锦衣的老者突然走了过来,拦住了沈知南。

“之前说了,谁干的好主家会另外赏钱,这是给你的赏钱。”

老者颇为赞许的开口,说话同时,又单独掏出十文钱。

“多谢马管家!”沈知南认识老者身份,赶忙恭敬道,同时立马将钱接过来。

马管家轻轻点头,随后直接转身离去。

一个挑夫,只是力气大一些而已,不值得自己太浪费口舌。

……

看了一眼天色,将搭在一边的粗布短打穿上,少年匆匆朝着米铺方向走去。

至于为什么干活的时候不穿,一是干起活来出汗太多,回去还要洗,二是担心磨损衣物。

薄暮的夕阳余晖倾洒大地,笼罩古城。

米铺,

询问一番价格后,沈知南不由得有些头大。

又贵了。

时逢乱世,这粮价一天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