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可宋卿臣即将奔赴陕西路任新职的消息传来没多久,宋时安就开始三天两头的生病,就算她的父亲到处求医问药、求佛问道,这奇怪的病也丝毫不见好,到后来,她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几口了。就在宋卿臣打算尽快启程去陕西给女儿治病时,青州道观的妙云道长来告诉他:
这孩子命中注定跟青州有段未了的前缘,还需留在此地粗茶淡饭养到十六岁,不然,就算贸然把她带去外地治好了眼下这急症,恐怕她此生也活不过十六岁。时人对这些事,本就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而且事关女儿的性命,宋卿臣也不得不犹豫了起来。
刚好在这时,与宋家有些亲缘关系的赵氏夫妇二人回到了青州,而且很可能要在此地待上数年,对方获知此事后,立刻就把孩子托付给他夫妻二人离开了,甚至连个丫鬟小厮都没给孩子留下。
不过好在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等宋卿臣一离开青州,宋时安的病果真就慢慢好起来了!
这样一来,宋卿臣对妙云道长的谶语愈发深信不疑,一心打定主意,想让她在青州这边待满十六岁再接回身边…赵明诚说得神采飞扬,李世民听得若有所思。正在书房小心整理二人新收来的战国瓦制鬲就的李清照,听着丈夫在隔壁的侃侃而谈,不由得有些失神起来:她与音娘的母亲是堂姐妹,彼此出嫁前也是常走动玩耍的,得知对方突然病逝的消息她自是万分悲痛和遗憾的,所以,当宋卿臣郑重登门询问,可否把玉雪可爱的音娘托付给自己养时,她是多么的欢喜和怜惜啊!从那一刻起,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孩子的身体给调养好。可是,这件事情说起来又并不像赵明诚说的那样大义凛然,实际上他们抚养音娘的这些年,是拿了宋卿臣不少好处的一一
对方知晓他们夫妇痴迷于收藏金石古玩,就将自己收集到的珍品一股脑全送了过来,甚至,对方听闻赵家大半家产当年都拿去打点关系了,最后分到他们手里的也不多,每年还会派人送来一大笔钱资助他们淘买收藏。她自然知道,宋卿臣是想借此举动,恳请他们能真心地善待音娘这孩子,可她这个做姨母的,本就会用心疼爱呵护音娘啊,根本不需要这些身外财物来证明,所以,她本来是想推拒的。
但是,从丈夫满面笑容收下对方送来的金石钱财那一刻开始,她就再也没有任何立场开口拒绝了。她与丈夫情投意合,连志趣也十分相投,虽然早年间因为父亲那件事闹了些分歧,多年来又没有诞育子嗣.但不管怎么说,丈夫并没有纳妾,一直与她这妻子坚守着一生一世的约定,而在青州的数年间,二人又安贫乐道地互相扶持抚养着音娘,也称得上是一对恩爱夫妻了。所以,她一直不愿意因为这件事就贸然把丈夫往"贪财好利"的方向去想,只一心认定他是热爱收藏金石才情难自禁收下的。
可是今日,德甫在这位堪堪见到第一面的赵知州面前,为什么要借此事来自抬名声?为什么又会在言辞间,暗示宋卿臣是个不负责的父亲?
而且他明明就亲眼看到的,当日宋卿臣是执意想留几个贴身丫鬟来照顾音娘的,但是妙云道长极力劝住了他,他说要想音娘此生康健活得安然无恙,十六岁之前就只能粗养绝不能娇养。
这样想着,李清照一双清亮的眼睛中,渐渐升起了一阵忧愁的迷惘。
李世民提出告辞后,赵明诚亲自把他送到了院外,还殷殷再三邀请他改日来家中小酌。
李世民含笑应下了,只是待他一策马离开此处,面上的笑容很快就收了起来。
对方刚才说的那番话,颇有抬举自己而贬低宋卿臣之嫌。
但宋卿臣如果真把观音婢视作累赘,又何必惦记着给千里之外的女儿送东西?他也是当过父亲的人,自然知道:一个父亲只有对自己心爱的孩子,才会这般的牵肠挂肚。
虽然,赵明诚的人品未必真有什么问题,可能只是有几分喜好自我标榜的功利心,但他也不得不担忧起观音婢在赵家的处境来,想马上回去找人打探一番那位姨母的性情为人一一那位女子目光沉静而温和,看起来倒是个面善的。接下来的几天他难免有几分心心神不宁,在前往各处巡视了一番售粮的情况后,见城中那些粮商也全降到了80文一斗,心情才重新振奋起来。
十月中旬,皇宫的圣旨也来了:朝廷查出刘泌昌暗中勾结粮商操纵粮价、用州兵为自己干私活牟利之事,给了他一个“德不配位,以权谋私,妄图引发民/变"的罪名判了刺配流放岭南。
也许赵佶对童党已经十分不满了,这一趟他还顺道把署衙其他官员也全部给罢了,李世民被宣旨太监告知:劳烦您先顶着,朝廷派来接手的新官员已经在路上了。与此同时,那些乱涨价的粮商也被朝廷罚了重金,并且收回了刘泌昌发给他们的茶引。
而李世民则因为这趟平息北方粮市的功劳,被擢升为正四品的承宣使一一在这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官阶就已经赶上李靖了。
当日,跟随宣旨太监一起前来的禁军就把那些跪在地上瑟瑟磕头哭喊的童党官员给带走了,原本热闹的署衙里,一时只剩下了李世民一个光杆知州。
但这样一来,不管是署衙里的无编制小吏,还是军营里的那帮指挥使,对他的敬畏简直达到了顶峰,所有人都小心翼翼遵守着李世民的一切规定,再也没有一个人敢跳出来作死。
能不可怕吗?人人都说童太尉是大宋最威风的官,连投靠他的刘通判在青州都抖了多少年威风,没想到这位赵知州一来,童太尉就被打脸了,刘通判就被流放了,署衙里的朝廷命官也全被一锅端了!
这下,谁还敢怀疑赵知州的靠山没童太尉厉害?而这天下间,能比童太尉还厉害的,不是官家又是谁?他们这些混口饭吃的小棋子,哪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再去跟赵知州作对啊。
就这样,虽然眼下署衙里的官员严重不够,但下面办事的人恨不得把自己拆成两个来用,只靠着李世民一人的指挥操持,竟然也把这青州署衙运行得有模有样的。十月三十,朝廷派来的新通判、别驾、长史、各位参军终于风尘仆仆抵达青州了。
累得接连半个月通宵处理公文的李世民,总算长吁了一口气,又急忙派出车马去接对方。
当他拿起官员们递来的敕牒和委任状挨个核对时,目光突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