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此事也是他们疏忽在先。”
“罢了,还是请谢大人与我们一同走一趟吧。”
各地饥荒虽严重,但京城毕竟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中枢,存粮也比各地多了好几倍,所以死伤人数远比东榆州少。
谢怀清看着马车外领粮的百姓,只有两队,各百来人的样子,数量不算多。
马车一拐,走入了另一条大道。
“谢大人,此处你应当不陌生吧。”
到达目的地时,已经日暮时分,小厮在旁掌着灯,替官员们照亮眼前景象。
谢怀清望着眼前山水,这儿是京郊的另一面,往前翻过一座山,便是徐瑜代为管理的军营。
还有,他们拿着这么多竹竿是怎么回事?
要现场做个竹筏?
谢怀清答道:
“自然认得,只是这儿有何不妥?”
“不急不急,咱们再等等就是。”
尚书令抬手示意他稍等,等到天完全暗下来,眼前的大河仍旧湍流不息,直闻的浪击岸边的水声。
“来了。”
右仆射直接夺过小厮手里的灯,指挥着小厮们用竹筏架在湍急的河道中。
烛光昏暗,谢怀清只见到河道中有什么飘过。
几根竹竿一拦,再用两根长杆往上面一挑,将那东西牢牢架在竹竿上。
谢怀清快步上前。
一路走来,这样的场景他见多了。
竹竿里的,正正是两具被水泡得有些发臭的尸体,饥荒年,这样的尸体在各处河道中不知有多少。
他正想说出自己的判断,却见荧荧烛光下,尸体身上的衣服有些亮光。
这些人穿着的,竟然都是金线绣成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