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兰台不见月> 乱党(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乱党(4)(1 / 2)

第53章乱党(4)

“可……宫里沈贵妃纪……“徐文颠显然想的更多。太子资质不佳,这些年皇帝对太子的嫌弃,众人也都能看在眼里。万一宫中诞下小皇子,幼子聪慧过长了……可晋昭却摇头道:“即便宫中再诞一位皇子,太子之位也没有人能撼动。“陛下不会立幼子为帝。”

徐文颠皱眉,问道:“你怎的如此笃定?”“古往今来多少帝君,也未见得都是聪敏之辈,为君者,天下贤才尽为其用,不在乎聪慧与否,知人善任便可。“晋昭垂眸道,“可若是废长立幼,且无论世人如何看待皇家,单看前朝的三代少帝,就能知道其中弊端。”“霖都已经闹了两回宫变了,陛下不会让宫墙之内再起祸端。”可徐文颠似乎仍有不认可:“你……可微生玉还说沈贵妃腹中是我大延福星…陛下信玄学…

微生玉在宫里的分量,那是众人皆知的。

可晋昭只是摇摇头,道:“多大的′道,也大不过太和殿上的龙椅。没有什么比那尊玉玺重要。所谓玄师,也不过是臣子,再灵的咒言,也不过是裱了金的奏折。储君乃天下之重,陛下不会让任何人有机会去染指那方玉玺,即便是神仙。或者换句话说,周桓是宁愿见着来者平庸,万里江山动荡不安,也不想幼帝羸弱,皇权被人分去。

天下再乱,只要宫墙修得好,皇权牢牢抓在手里,就没有人能够威胁周氏。徐文颠叹息:“你话是这么说,可谁也不是陛下肚子里的蛔虫,谁能确定陛下一定这么想呢?”

“要殿下知人善任,可如今先生都被贬去锦州,高妃娘娘再过半月也要去观里了。霖都之中群狼环伺,殿下身边…只怕无人可用啊。”“高妃娘娘只怕回不来了。“晋昭指尖轻敲桌面,“而高大人…只要老老实实待在锦州。待京中风波过去,太子继位,高家便还有出头之日。”后宫议政,这是犯了周桓的大忌,高岳被贬去锦州,远离京师,也算是急走脱险,可高妃……

晋昭望向指下纹路,太子一向怜惜高若淙,可这也正是她的死穴。太子越爱她,她死的越快。

“我们这一离京,只怕胡、赵要愈发猖狂。”徐文颠无奈道,“我大延头顶阴云密布,望不见晴空啊……”

晋昭道:“大延弊病,根深蒂固,并非只抹去一个胡氏、赵氏,就能解决问题的。想要改变当下之现状,怕是只能动大刀。”“你是说……改革?“徐文颠眼前一亮,可转而又黯淡下来,“可当今陛下在上,谁能支持改革?”

在霖都这么些年,他也有些摸清周桓的脾性了。当今陛下,喜静不喜动,那些看上去风险小、收益高的政策,例如:青州茶改、浣纱江建堤、南北运河,陛下一般会应允。可若是大刀阔斧的要去改革……

徐文颠这时才算明白了晋昭的建议。

如今朝局混乱,君上只想留下万世美名,不想改变当下现状。像他这种人,留在霖都也是磋磨,不若适时退去,远离漩涡,待时机降至,再露锋芒。

“也罢。“徐文颠摇头道,“我过些日子辞官便是。”“只是这卷字……“徐文颠拿起竹筒,显然颇为为难,“我拿在手中,只怕边早成了祸患。”

晋昭看着竹筒,挑了挑眉:“我倒是知道一个好去处。”徐文颠顿时望向她:“何处?”

晋昭眉眼一弯:“宫里。”

八月初四。

今岁的秋老虎格外厉害,都将近白露了,霖都却仍旧炎热胜过仲夏。城外,平日香火旺盛的紫方观,此刻一个闲人都没有。阶梯两侧立满侍卫,长阶中央,一顶轿子被人抬着,缓慢往上行着。“吃…吃…

较中女子咳嗽声细弱,一边随行的婢女也跟着揪心起来,低下头,悄悄抹了抹眼泪。

轿夫听见轿子中的声音,步子迈得更小了,唯恐颠到了里边的贵人。一顶轿子八个人抬,步行缓慢,几乎是在山腰处往上挪动。看得台阶尽头的妙清道人直皱眉。

“师父。”一边的道童垂头道,“香燃尽了。”“再燃。“妙清冷声道,“倒是要看看,几炷香能到。”山腰处,轿子轻缓地往前摇晃着,几乎要让阶梯边上的侍卫打起瞌睡。“丹青。”

轿中人声音低哑:“还有多久到观里?”

轿子边上,丹青立即醒神,往身后望了望道:“回娘娘,才行了一半呢。“落轿。”

轿中,高若淙半阖着的眼终于睁开。

轿子落下,锦绣布帘被一只纤细的玉手掀开。丹青慌忙靠过去,扶住探身而出的高若淙。“娘娘…这山顶风大,您身子还未好全,受不得风啊……”“再这么下去,得走到傍晚了。“高若淙颦眉,拢了拢身上的披风,就踩上了石阶,“我还不至于风一吹就倒。”

第二枝香燃了一半时,高若淙总算到了紫方观门前。如今天热,旁人大多穿着夏装,可这位侧妃娘娘却紧裹着披风,脸色苍白。妙清见着高若淙走来,而那方八抬大轿只在山腰处遥遥跟着,面上总算缓和了些。

她拢了拂尘,上前两步,微微颔首道:“娘娘。”“元君有礼了。”

高若淙紧接着福身回礼。

陛下礼重道士,妙清道人又有御赐的一品官身,特赦面圣不跪,原该她行礼的。

高若淙的膝盖只屈了一半,便被妙清扶住了胳膊。“娘娘万金之躯,此番是为国祈福,贫道受不得此礼,先入观吧。”高若淙敛起眸子,轻声应是。

说是为国祈福,可谁不知道她是方出月便被赶来了紫方观?妙清这是为她全了脸面。

紫方观香火旺盛,空中尽是弥漫的青烟,高若淙甫一入观,便被殿前的香熏得直咳嗽。

一旁的道童微微皱眉,妙清面色却还算和缓。她道:“娘娘玉体未愈,今日便不拜会祖师了,先随我去坤道院吧。”高若淙单手扶着丹青的胳膊,一手捂着丝帕,半响才缓下气息,道:“谢过…咳……谢过元君了。”

妙清颔首,便领着高若淙绕过长廊,穿过了月洞门。“院内简陋,还望娘娘勿怪。“妙清带着高若淙爬上阶梯,找到最里边的一间小院,推开门道,“想着娘娘喜静,贫道特意寻着此院,平日无人能到此处。“高若淙眼里有些感激,微福身道:“妾身多谢元君了。”“不敢当。“妙清颔首,“娘娘一路劳累,早些安顿吧,贫道有些事务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丹青连忙将妙清送出了院外。

而院内,高若淙推开房门,却看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高若淙出声:“丹青。”

“娘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