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建议制定一部完整的治军之法。”
“但更大的问题还是来自于军方自己内部。”
很多人会说,宋朝保持百万常备军是源自于外部压力。
“在座的诸位已经确定要青史留名。”
众人愣了一下,立即反应过来,还真是如此啊。
众人都有些惊讶,绕过文官和百姓接触?需要军方配合?
到底是什么方法?
朝廷治民必须靠文官,但同样也受制于文官。
“在民间。”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众人,问道:“诸卿以为太孙此法如何?”
没有完整的退役制度,基本就默认终身服役。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二六六
“而在于你为华夏文明,为大明,为天下万民做了什么。”
本来不少人对他前半句话很不以为然,什么把人当人看。
属于国家的最高机密。
然后他们就升起无限好奇,这個帝国计划到底是什么?
只是很显然,知道这个计划的人并没有给他们解释的打算。
朱元璋眉头一挑,好像还真是这个道理啊。
“三年五年之后,他的想法变了,可能就不想当兵了。”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大的行政成本。
“但史册上会如何评价我们,还要看我们做了什么。”
“为了军队的声誉,也为了以后能招募到足够的新兵,必须要改变治军方式。”
“想要更高的评价,不在于你个人取得了多高的成就。”
“人的想法是会变的,一开始他想去军中谋一个出身。”
“军队也是需要人才加入的,人才在哪?”
眼见众人的意见统一,陈景恪也终于松了口气。
“如果能够成功,可以让朝廷绕过文官直接向百姓传达信息。”
陈景恪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就说道:
“诸位,太孙有个计划,需要军方的配合。”
“文官再想欺上瞒下,就要承担更大的风险……”
“经过教育的退役士兵进入民间,就是一个个现成的先生,可以影响民间的风气。”
这是他们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结论,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扭转的。
“士卒犯了错该如何处罚,最好有一个标准,不能任由军官喜好来。”
“只要合理安排好,并不会影响战斗力。”
众人不禁颔首,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如果朝廷有需要,可以随时征召他们参军,到时候稍加训练就能形成战斗力。
“一个池塘如果没有活水注入,就会发臭变成一滩死水。”
朱元璋的表情则有点不自然,你小子指桑骂槐是不。
陈景恪很少摆出如此强硬的态度,基本都是以说服为主。
至于细节,则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于是朱雄英就将自己的计划展开说了一遍。
宋朝真正的战兵也就十万左右,数量更多的是没啥战斗力的厢军。
为了身后名着想,都必须表现的仁慈一点。
有了退役制度,当兵就成了阶段性工作,百姓就有了更多选择。
有了退役制度,大明就能拥有数百万乃至千万大军。
“大明目前有多少军队呢?一百六十万。”
“长期下来,会动摇国家的根基。”
朱元璋大笑道:“哈哈……那就依雄英之法而行,伱们可要好好配合他才行。”
“这些老卒退伍后会如何评价军队?”
但这么做还是会造成一个后果,增加行政成本。
对于群体来说,意味着军方不会遭到太大的打压。
“退役制度,还能有效防止军头的产生。”
“可作为华夏子孙,作为大明的统治阶层,我们理当有点更高的追求。”
“可是军队人数是有上限的,如果没有退役制度人数始终是满的,新人如何加入?”
还是那句话,对于推崇祖先崇拜,擅长记录历史,文明未出现过断层的华夏人而言。
可是听到后半句,所有人都露出了深思。
就是在军队和预备役里进行教化,通过士兵向他们的家人传递信息。
“咳……”这时,朱雄英干咳一声,并朝他使了个眼色。
完整的预备役和兵役制度,这玩意儿前世有个很高大上的名字,军事动员制度。
陈景恪停顿了一会儿,给众人思考时间,才继续说道:
“再说说战斗力的问题,大明百万常备军,不可能所有军队都同时投入战场。”
“如果保持士兵的流动,年更换一批,军官想拉拢士兵也没有机会。”
朝廷明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却没有丝毫办法,只能妥协。
青史留名,是一个人最高的追求。
对士兵个人和家庭,都是一个无比沉重的负担。
徐达代表军方提出了一个疑问:“实践证明,老兵的战斗力就是远强于新兵的。”
“追求荣华富贵,追求个人荣誉,这没有错。”
“莫非其中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秘密?”
“好用就往死里用,这种思想是要不得的。”
“当兵五年十年还是寸功未立,这样的人留在军中真的合适吗?”
“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加入,军队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有些人有那个野望,却没有那个能力。”
陈景恪喘了口气,继续说道:
这意味着什么?
对个人来说,意味着军功。
在军校里,只有本国精英学员才能学习。
“最后就会造成,想进来的新人进不来,想出去的老卒出不去。”
“且此举避开了文官和读书人,让朝廷又多了一个途径了解民间。”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