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还不是被陛下轻而易举给消弭了。”
陈景恪看着他,说道:“你应该知道,当年陛下是怎么处置此事的。前车之鉴,你就一点都不怕?”
朱元璋处置党争的办法很简单,杀。
谁闹的厉害就杀谁。
不管是江浙派还是淮西勋贵,统统杀的他们胆寒。
邱广安深吸口气,说道:“怕,谁又能不怕死呢。”
“可我更怕将来躺在病榻上,子孙问我都做出了什么政绩,我回答不上来。”
陈景恪点点头,将奏疏还给他:“记住今的话。”
邱广安心中一喜,知道已经说服对方,于是郑重的道:
“你可以拭目以待。”
两个人嘀嘀咕咕说了半天,自然被大家看在眼里。
文官群体都知道,邱广安这是被架空,找陈景恪求助去了。
尽管心中有些担忧,可他们也不认为陈景恪能有什么办法。
我们不反对,但也不支持。
不管不问,皇帝总不能因为这事儿就杀人吧?
把人贬出京城?
换一批人进去不还是我们的人吗。
不用我们的人?呵,那你能用谁?
勋贵?
他们确实很强,可有本事你让他们治民去。
很快宫门打开,众人往谨身殿而去。
路上徐达晃悠到陈景恪身边,说道:“可是有什么难处?”
陈景恪也没有隐瞒,说道:“户部官员阳奉阴违,试图架空邱尚书。”
“他想换一批自己人上来,询问我的意见。”
徐达皱眉道:“他也是聪明人,就没想过这么做的后果?”
陈景恪叹道:“怎么没想过,他告诉我,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前怕狼后怕虎,也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了。”
徐达眉头一挑,有些敬佩的道:“这位邱尚书,也是个有担当之人,难怪你对他另眼相看。”
陈景恪没有再说这件事情,转而问道:
“你们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徐达说道:“已经派人去处理了,这几天就会有结果。”
陈景恪精神一振,说道:“如此便好,我会让锦衣卫和预备役系统,大力宣传此事。”
“打赢这一仗,远的不敢说,大明的国祚少说也能赶上大汉。”
他说的是两汉加起来。
先定一个小目标,四百年国祚。
看着自信的陈景恪,徐达心中敬佩不已。
他可以说是看着对方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而大明也一天天的发生着改变。
回想八年前,谁能想道大明会变成今日这般模样。
被改变的又何止是大明,还包括他们这些勋贵。
想到前段时间朱元璋找他们谈话,许诺的好处,他更是心情激动。
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东西,没想到就这么突兀的落在面前。
如果一切都能成真,那他们这些人都要感谢陈景恪。
因为没有他,就不会有这一切。
但想要获得这个好处,还有个前提。
阶梯性收税成功施行。
如果这一项新政失败,一切都休提。
所以……
徐达看向文官群体的眼神里,闪过一抹狠厉。
老夫向来与人为善,希望你们别逼我下狠手。
趁着早朝还没有开始,陈景恪先去了乾清宫找到朱元璋,将邱广安的事情说了一下。
朱元璋惊奇的道:“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没想到邱广安竟然还有这么大的胆子。”
“好,既然他不怕死,咱成全他又何妨。”
陈景恪缩了缩脖子,说道:“您老人家别动不动就死啊死的,怪吓人的。”
朱元璋嗤笑道:“呵……现在知道怕了?晚了。”
“你最好赶紧生个儿子出来,免得将来咱一个不开心把你砍了,你家绝后了。”
陈景恪:“……”
行行行,你厉害行了吧。
“不知道娘娘起床没,我还没给她老人家请安呢。”
朱元璋脸上得意的表情一僵,气道:“混账东西,就知道告状,信不信咱现在就揍你一顿。”
陈景恪拔腿就跑:“马上就上朝了,我就不耽搁陛下时间了。”
早朝正常开始。
但今天显得格外的冷清。
平日里最喜欢上奏疏的文官集团,集体缄默了。
至于武将……军国大事都是私下开小会,不会拿到朝堂上来商量。
早朝他们都是过来当吉祥物的。
大太监孙福连着问了两遍:有本早奏。
结果还是没人理会。
朱元璋脸色马上就变得铁青,眼神里浮现森寒杀气。
本来他还以为邱广安言过其实,现在才知道,事情比他说的还要严重。
好好好,看来咱几年没杀人,都不把咱放在眼里了。
之前他就有打算,临退位前清理一波朝廷,免得有些人掣肘朱标。
只不过这几年朝廷确实挺稳定的,国家发展也很顺利,他也在犹豫要不要打破这种平静。
现在这种局面,彻底坚定了他的决心。
连咱都敢抵制,标儿继位那还得了。
就在这时,邱广安站了出来,弹劾户部官员阳奉阴违抵制新政,并且还拿出了实质性的证据。
某月某日某时,我给某某人安排了某某事,结果全都没做。
一条条记的非常清楚。
涉及到了户部三分之一的官吏,且全部都是重要岗位成员。
其中就包括户部侍郎。
那些户部官员不慌不忙的站出来自辩,我们不是不办,是手头有别的事情急需处理啊。
总不能为了这件事情,就将别的政务都放下吧?
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