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个时辰后,一座军帐中。
苏良与韩琦坐于前方,然后看到一个长须花白,拄着一根拐杖的老者走了进来。
老者面色红润,挺胸昂头,气色非常好。
他看向前方的韩琦与苏良。
“二位上官,老夫乃辽国枢密使耶律良的谋臣韩之远,亦是燕云汉民,请二位通报大宋官家,老夫有要事相商,事关宋辽国运,必须与大宋官家亲谈!”
韩琦听到此话,再结合对方略带睥睨的眼神,一下子就恼了。
“本帅乃是韩琦,这位乃是苏良苏中丞,我二人能见你,不是给耶律良面子,乃是遵循着战时礼仪,你若有事讲,便速讲,若不想对我二人讲,立马就滚!”
韩之远听到前方坐的是韩琦和苏良后,眼神里不由得露出一丝惊讶,然后故作镇定,捋了一下花白的长须,道:“原来是道出"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的韩稚圭和"灭交趾八千兵,喜欢砍头"的御史苏景明,失敬!失敬!”
听到此话。
韩琦瞬间就想站起来揍这个老家伙。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琦道出的那句“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乃是文武对立的词,是他在特殊情况下的感概,他已经向天下武将道歉了。
至于苏良的“灭交趾八千兵”之举,一直也是苏良被诟病之处。
这个老家伙,嘴里带粪。
韩琦见苏良面带微笑,便忍住没动手。
此刻的苏良,内心并没有多少波澜,这个老者太喜欢呈口舌之利了。
这样说话,足以证明他水平非常有限。
韩琦有些不耐烦地说道:“你到底有何事,速速讲来。”
韩之远挺了挺胸膛,摆出一个自以为很潇洒的姿势,然后道:“我希望大宋之兵立即撤出燕云!”
苏良和韩琦同时给了他一个白眼。
“因为,我大辽皇帝愿意与宋再次签订盟约,将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但前提是,宋辽十年不可有战事,另再增五处榷场,互通有无,除特殊商品外,其余皆自由交易。此乃互惠互利之策,二位以为如何?”
韩之远见韩琦和苏良没有理会他,继续道:“二位听罢我的理由,便能明白此盟约的妙处了!”
“其一,穷兵黩武不可取,宋辽皆是输家。”
“宋辽全面开战,将有几十万将士深受其害,代表的乃是几十万个破碎的家庭。双方战后,无论谁赢,皆是输家。大量百姓死亡,土地无人耕种,商贸严重倒退,将会使得饿死、病死、斗殴致死者无数,盗贼横生,地方大乱,国将不国。此等骂名,皆非当下宋辽之仁君之意……”
“其二,大战起,则燕云必毁。”
“燕云作为主战场,燕云汉民更是让大宋变成了兵丁,此战之后,燕云男丁恐怕所剩不足一二,以后谁还能在燕云生活,将一块富庶之地变成人间地狱,一场战争足矣……”
“其三,若不战,则对宋益处甚大也。”
“若不战,宋轻轻松松得到燕云,大宋官家与二位上官直接就能建不世之功,青史留名。而宋辽交好,贸易盛行,将会传为佳话,此举对辽宋朝廷有利,对天下万民有利,和和气气生财多好,战只会两败俱伤……”
……
韩之远扯着喉咙,甚有激情,幻想着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令宋辽停战结盟。
若能成,他就能封王拜相,名垂青史了。
这是所有读书人都曾做过的美梦,张一张嘴,便能改变世界的格局。
“停吧!停吧!”苏良忍不住打断了他。
苏良撇嘴道:“这位老先生,本中丞说句实话,我在汴京街头随意拉出来一个代书先生,给他十文钱,让他站在辽国的立场说一番理论,都比你这段强!”
“你走吧!”苏良摆了摆手。
苏良已看出,此人就是在辽营中混吃骗喝、吊书袋的老油子。
让其回去,或许对大宋更有益处。
听到此话,韩之远顿时恼了。
“苏良,你比老夫至少年幼二十岁,如此不尊老,实在放肆,你若不同意老夫的观点,可与老夫论辩一场!”韩之远挺着胸膛说道。
这年头,想要寻苏良论辩的文人颇多。
即使输得很彻底,也能扬名立万。
这个韩之远若能引得苏良与之辩论,然后回去吹嘘一番,那至少能获得千贯的奖赏。
苏良对他的这番话,根本就生不出辩论的欲望。
“来人啊!”苏良高声喊道。
“你……你要干什么?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韩之远有些恐惧地说道。
这时,刘三刀从外面大步走了过来。
他在外面听得真真切切,对这个老油子也甚是厌恶。
“不斩来使,但可以打来使,三刀,打个半死,然后轰出去!以后再有这样水准的使者来军营,直接打个半死扔出去就可以了!”
“是。”刘三刀当即令人将其拖出去了。
韩琦笑着道:“景明,此事处理得好。倚老卖老,听到一些口耳之学便来卖弄,该打!”
“原来辽国朝廷有如此多的跳梁小丑,我终于知晓辽国为何越来越差劲了!”
“哈哈哈哈……”
二人都忍不住笑出声来,接下来的幽州之战并未让二人感到什么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