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玄幻魔法>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第74章 推政下乡(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4章 推政下乡(下)(1 / 2)

又过了几天,时间来到了天启七年九月初一。

王三骑着马,身边跟着数个骑士,快速掠过道路。

澄城县第一农场的匾额挂在路中央,四周都是忙碌的百姓。

他们有的挑着水,给正在抽苗的瓜秧浇点水;有的箪食壶浆,给地里忙碌的邻人送来食物;还有的集中在村口的织布机下,一边纺织,一边交流。

第一农场已经组织生产了,这些流民安定了下来,一时间有了盼头,生产生活也就更加稳定。

经历过了绝望,在遇到了希望时,总会格外珍惜现在的来之不易。

看到王三路过村口,这些大姑娘小媳妇都不由得侧目过来。

王三下马,就有一个婶子带着红袖章出现,上边挂了“卫生”两个字 。

不远处,还有三五个老头儿,正在临摹标语写:“摊丁入亩好!大同天下好!”

“美好生活靠自己,齐心协力干大业!”

“推翻残暴老地主,扫除贪婪黑恶霸,共造百姓新天下!”

一条条,一句句,已经刷满了这座弄城内。

“王千户!”婶子对王三施了万福。

王三看了她这十分标准的动作,有点诧异道:“石婶子这礼标准哩,之前还没看出来还是个大家闺秀。”

“王千户这话有点取笑咱了。”石婶子干笑一声。

她能成第一农场的卫生使,就是因为她在流民堆的威望不低。

但王三之前没看出来她的威望为什么不低,只觉得跟她聊天的时候,石婶子并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泼辣。

现在看来,估摸是哪家自耕农家的小姐流落嫁了农人,后来又跟着出来当流民。

“王千户这是准备去哪?”石婶子好奇的问。

“哦,我是来选址,准备在这里立一个供销社。”王三看了一眼不远处忙碌的地方指了指。

“供销社?这是啥?”

“供销社拆开来说,就是供给与销售。”王三往前走,石婶子赶紧跟上,身后还有不少人,越发警惕四周。

第一农场内的流民鱼龙混杂,谁也不知道他们的身份真伪,越是这样,越要以防万一。

“所谓供给,就是将一些咱们农场内没有的东西,运进来,然后卖出去。也收咱们的农产品,卖出去,然后换来银子和其他物资。

比如现在,咱们的原料棉麻,不是已经差不多见底了?那么有多少缺口,就得核算出来。

供销社可以收集整理大家的缺口,我会尽快整合全县乃至外来新占领的地方,将多余的物资进行协调,尽可能保证大家的生存需求。

而且等今年秋了开始种植宿麦,到明年夏收,第一农场这边,除了一半供给军需,另一半可以通过供销社做买卖来换取其他东西。

包括鸡、鸭、肉、蛋,皮子什么的。

而且,再有一两个月,瓜果开始成熟,全靠咱们肯定吃不完,放着也会坏掉,那么匀给澄城县下的其他百姓,销售给他们,从他们手中集中更多粮食,才是供销社的另一大目的。”

说了一堆,王三也不知道石婶子能不能听懂,反正他现在就是为了在明末的银钱交易体系之中,额外奠定新的经济体系。

为了之后票证做准备乃至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作为一个穿越者,王三一直是将组织化、系统化奉为圭臬。

现在没有任何的干扰可以试验,就算失败了,无非一边跑路,一边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重新整理方案。

也不指望自己能一次就成功。

“所以,供销社是集市?”石婶子想到了什么问。

“集市?不,不是。你可以理解为,一个交易平台。”王三摩挲着下巴说,“集市不能每天都开,所以供销社可以承担一定的相关职能。

我会让人给社头做些柜子,然后你们将手中富余的东西拿出来插标售卖。

也不用看着,每件你们定个价,然后我会让社员,以这个价的交易,收一成的消费税。

对于一些家里突然来客人的,或者有旁的需求的,可以直接来买。

要是家里鸡鸭下蛋多了,也可以拿来卖。

至于怎么结算,每天结账。

比如你卖了三颗鸡蛋,家里缺酱、油、醋、盐了,提着罐子来,打三颗鸡蛋价钱的酱、油、醋、盐了,就当支付了。

不过,消费税也确实需要的。

这样一来,哪怕不是赶集,你们也能随时弄到各种调味品了。

当然,你们也可以提银子。不过需要积累到一钱银子,才能提现,毕竟供销社走的是公账,过手挺麻烦的。”

“原来是这样啊!那要是能开起来,岂不是说以后得盐,都只能在供销社里买卖?”

石婶子此言一落,王三微微挑眉。

自己刚才倒是没想到这一茬,猛然之间他就明白为什么新华初年要推行供销社了。

工业品总是需要去处,不然怎么回本?

虽然现在没有这种迫切需求,但未来呢?

柴、米、油、盐、酱、醋、茶、糖、铁、甚至香料,都是对聚拢粮食和银子的好东西。

此外,就是铁。

现阶段并没有富裕,但不代表之后没有。

比如庆阳府的煤铁,再比如陕甘宁的马匹等等。

这些都可以通过供销社来承担转移靡费。

不就是银子嘛?花得起!

因为银子大部分都是抢来的,花起来不心疼。

“王千户,这个供销社是不是需要能说会道的人,你看我怎么样?”石婶子又开始给自己推销了。

王三闻言说:“我自然是希望能说会道的人来办供销社。但供销社的框架八字还没一撇,我这里也没框架,需要试验。”

“我可以的!而且自负盈亏!”石婶子笑容越发灿烂。

显然,她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这里头随便漏一点,一个农场里,三百户人,一千五六百口的吃喝拉撒,积少成多,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