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屯兵百万,女帝带娃找上门> 第四百零五章 虞朝和大秦共通之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五章 虞朝和大秦共通之处!(1 / 2)

活命可以,但是想要搞事,不行!

燕民骨子里的强盗意识,才是最可恶的。

喜欢鸠占鹊巢,残杀百姓。

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不劳而获,才是值得赞美的。

这完全跟中土的主流价值观相悖。

“把那些刊发大燕新闻的私人报社,全都停刊一个月,警告一番,不允许再美化大燕。

其次,派人去警告慕容婉清,要是再整幺蛾子,就让她滚出大秦。”

杜鹃离开后,陆源本想去体育场看看,但这时,海军基地的人送来了一封急报。

信是海安亲笔写的。

陆源看完后,忍不住皱起眉头,“海外来客,大虞遗民?”

中土历史有记载的历史就是三千六百多年,在这之前的历史更像是母系社会,部落时代。

而且留下来的记载,只言片语,十分的稀少。

而第一个记载的国度,便是大虞。

可就算是大虞,也未曾真正统一这片土地。

大概延续了五六百年,大虞覆灭,然后便是开启了,战国时代。

最高时期,这片土地上,曾有近三百个国家。

再到后来,法家提出大一统言论,战国时代才逐渐结束,到后面的七国争霸,三国鼎力。

三千多年的可探究的历史,这已然是不短了。

而陆源来到这个世界,当世的技术,其实也就是汉唐水准。

这片土地,可以肯定,并不是蓝星的平行世界,只是一个有着六分相似,又比蓝星更加巨大的星球。

只不过,说大也不尽然,因为从陈海等人从海外探险回来,绘制的海图,这个世界的海域要更小,远没有占据七成。

可对这个世界的探索还很少。

突然冒出来的大虞遗民,说着中土话,写的却是象形文字,这也让陆源好奇。

“他们已经到哪儿了?”

“再有三日,应该能抵达凉京。”海军基地的人回道。

陆源点点头,如果,这些人真的是大虞遗民,那他们会不会有更久远朝代的记录?

还有,他们似乎在海外,还建立了一个不小的国度。

探寻历史,只是兴趣,但是更一个有着先进造船技术的国家做生意,他更感兴趣。

很快,大虞国使者抵达了凉京,看着雄伟的都城,都不由发出了赞叹,为首的男子站在船头,双手负背,“没想到,这么多年没有回来,中土居然诞生了一个如此伟大的国度。”

“厉先生,这里便是凉京,稍后会有鸿胪寺的人来接你,告辞了!”船夫将船靠岸,果不其然,鸿胪寺的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

“可是大虞的使臣?”

“吾是厉。”厉下了船,打量着眼前的杜淳。

“厉使者,吾乃杜淳,鸿胪寺卿,我已经在鸿胪寺设宴,请移步!”

“我想见大秦皇帝。”

“会见到的。”杜淳淡淡一笑。

“你们瞧不起我们。”

“说笑了,陛下日理万机,很忙碌,而接待外宾也是我鸿胪寺的本职。”

“走吧。”

厉一马当先入城,但他看到凉京的繁荣,也忍不住赞叹起来,“这让我想到了先古话本里流传下来的桃花源,此地繁荣,世间一流!”

“对比虞朝如何?”

“虽不愿意承认,但我朝并不过你们。”厉坦荡道。

杜淳忍不住笑道:“坦荡!”

“我们女帝陛下一直告诫我们,出门在外,要行的正,坐得端,学习一切先进的事物。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杜淳好奇的道:“听说,这么多年来,大虞一直都是女帝当朝?”

“没错,一直都是!”

“我也很好奇,虞朝崩亡,你们出走也两千多年了。

这两千多年来,就没有改朝换代过?

按理说,你们应该发展的很好才是。”

“不瞒你说,这两千多年来,朝代更迭十数次,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大虞国号,还有当朝的一直都是女帝。”

厉叹了口气,“先祖虽然找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但是哪里进去容易,出去难,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找重回中土的办法,始终不得其门。

那边有一片海域,无风浪,有暗流,极为容易把船卷入。

要么,就是狂风骤雨,极为紊乱。

也多亏了女帝陛下,天生神圣,带领咱们造出来巨轮,才让我们得以重回故土。”

厉的神情有些复杂,“没想到,这么些年来,中土变故如此大,战乱纷纷,还是我大虞之民淳朴,不像这里,尔虞我诈。”

杜淳在内心判断他这句话的真假,这世界再大,也不可能找两千多年都找不到回家的路。

陈海用了一两年,就跨越重洋,所以,这番话禁不起推敲。

“虞朝距离中土,多少里?”

“万里,只不过,那一片死亡海域太难走,数百里的海域我们整整走了两千多年,才走出来。

此刻方知世界之大。”

“那这些金发碧眼的”

“最低等级的奴隶兵,还有通体漆黑的昆仑奴呢,当年先祖,曾征战过西戎(西夷),抓了很多俘虏。

这些人在大虞繁衍生息,世世代代为奴。

若是以前,祭天,还要把他们推出去活祭。

但是陛下上任后,就把活祭给废除了。

甚至还废除了奴隶制度。

说来也古怪,我们虞朝的新制度,居然跟你们大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厉眼中有些好奇。

“怎么个相似法?”杜淳继续问道。

“你们以考试抡才,我们也是,但是我们叫科举,也是近些年来才推行的举措。”

“科举?”杜淳一阵恍惚。

他依稀记得当年跟师父讨论抡才办法时,就说过科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