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源淡淡道:“你们这看似是在逼皇后,实则是在逼朕呐,你们在往朕的脖子上套绳索。
伸头一刀,后退也是一刀。
这就是你们的为臣之道?”
曹文虎趴在地上,额头隐约见汗。
蔡永州却道:“微臣既没有逼迫皇后娘娘,更不敢逼迫陛下,陛下富有四海,这天下都是陛下的,想要一块地又怎么了?
谁也不敢说什么。
可今日陛下开了先河,来日就莫怪他人有样学样了。
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
陆源听的咬牙切齿,“什么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你再说下去,是不是要说朕与民争利了?
朕还就告诉你了,官营企业,还真就不会撤销。
未来的官营企业,还会增加。
今日后宫财务自负盈亏,既是为朝廷减压,也是为国库减轻负担,更是为后宫那数千女官谋出路。
这是不可更改的大势。
都给朕下去。”
蔡永州跪在那里,却是没有下去的打算,“陛下这是忘乎所以了?便大刀阔斧的革新?
诚然,大秦能有今日,臣没有贡献过一份力量。
但臣却明白,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
今日后宫财务自负盈亏,又是卖地又是经商。
这已经不是离经叛道能说的了。
臣只说一句话,娘娘得位可正?”
一句话,把陆源气的冒烟。
曹文虎都麻了。
这也是能说的?
可蔡永州不仅说了,还堂而皇之的说了出来。
永平宫内,就没有一个不怕的。
听到这话,也忍不住倒吸口凉气。
“饭得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是圣人说的话。
臣喜欢看书,史书上记录了很多有志的君主,他们雄心壮志,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眼光。
再极短的时间内,就散发了夺目的亮光。
可九成九的人,都夭折了。
那些在后世看来都极为亮眼的政策,都昙花一现。”
蔡永州沉声道:“非是臣想架陛下,臣也没那个心思,我一介降臣,有什么资格蹦跶。
只是这几十年来,中土生灵涂炭,百姓受苦太多了。
陛下是雄心壮志的明君,有气吞天下的雄心,微臣能遇明主,是微臣的福气。
可大秦不是以前只有一亩三分地的凉京了。
那时候的凉京,危机四伏,近有蛮族,远有三国。
处于内陆之中,土地贫瘠,不得不拼命。
可现在的大秦,富有四海,一统中土。
陛下治下之民,又何止千万?”
说到这里,蔡永州顿了顿,语重心长的道:“陛下还年轻,应该稳扎稳打,走一步看十步。
治大国如烹小鲜,还有很多时间去改变这个国家,这个世界。
而不是一簇就成,让人难以接受。
臣又怎么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自己的百姓安好呢?”
他趴在地上,用尽浑身的力气说道:“百官没人敢说,这不是好事,恰恰相反,这是一件坏事。
今日,微臣实在是憋坏了,不说不快。
陛下三思而后行。”
永平殿内回荡着蔡永州的声音。
莫名的,陆源心中的愤怒忽然就没了。
他开始认真反思起来。
站在蔡永州的角度来说,并没有,在自己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为了尽快让赵蒹葭做出成绩来。
蔡永州一句得位正不正,直接捅到了他的肺管子。
对外界的流言蜚语,不过问就是最好的,可陆源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民意。
这无疑是消耗他名声和威严的事情。
对赵蒹葭来说,此刻想要摆脱流言蜚语最好的办法就是生一个儿子。
可此前,陆源已经昭告天下,立红姑为后。
所以赵蒹葭身上的污点一辈子也洗刷不清楚。
老陆说要用报纸造势,可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
因为这势,只是自欺欺人。
凉京报纸每一期,发行量都在五十万份以上,特刊更是百万分,流通全国。
而立红姑为后的通告,便是特刊。
那些报纸做不了假。
他总不能命人把报纸收集上来吧?
盯着这种污点,对赵蒹葭是一种伤害,勿怪夏宁这么不服气。
正如蔡永州说的,没人说不见得是好事。
他们心里不服气着呢。
陆源手指敲击在桌面上,好半晌才说道:“这件事,朕会给天下一个交代,但是后宫改革的事情,刻不容缓,不仅仅是后宫的问题,未来皇宫内部也会进行新一轮的改革。
都下去吧,新朝新气象,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世界也是一样。
蔡卿,正如你说的那样,朕还年轻,还有试错的概率。
如果一成不变,大秦未来终将变成一滩死水。
你要想想,大夏的烈宗皇帝为什么要变法,夏帝为什么要学习大秦模式,这难道不都是变法吗?
树挪树死,人挪人活。
任何规矩,任何政策,都要跟着时代,跟着当下的情况变化。
你总不能用前朝的法,来斩本朝的官。”
蔡永州缓缓抬头,也暗暗松了口气,其实后宫改革,他压根不想管,但是不想管,不代表就是对的。
很多人都是有意见的,他只是提醒皇帝。
现在看,皇帝是听明白他的意思了。
事情也分轻重急缓,有些事情压着没关系,可有些事情,一旦发酵,必酿成大祸。
他来大秦这么久,能不了解大秦的国情吗?
变法对大秦而言,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百姓也好,百官也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