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说的?你们就当我还在陕北不就得了?”郑卫民神色都没怎么变,早晚都会被找到,只是他没想到找来的是郑卫红。
郑卫红听出来了,三哥这是有怨气。
“你这都到北京了,就不回家瞧瞧?”郑卫红并不打算认输,她在斗嘴上就没服过谁。
郑卫民摆摆手:“不说了,我要回去看书了,你早点回去吧,外面冷!”
郑卫红拉住他的书包,不让他走:“三哥,你得回家看看啊!”
郑卫民问道:“卫红,你觉得我有家么?你也是大孩子了,不要在外面拉扯,赶紧回去吧!”
“三哥!不管怎么说,你也得回去看看爸妈啊!”
“你三哥早就饿死在陕北了!”
郑卫民瞪着郑卫红,缓慢又坚决地把郑卫红的手从书包的带子上掰开,转身回了学校,没有再回头看一眼郑卫红。
郑卫红呆呆地站在校门外,使劲跺了跺脚,郑卫红骑上自行车又拼命往回赶,这次是真有准信了!
我拽不回来你,我把爸妈给叫过来!到时候皮带一亮,看你不老实?
郑卫民回到宿舍,心里更不高兴了。
“咋了卫民?”
“没事……陈哥,还有信纸没?给我两张,我给云芳写个信。”
“听说下午有人来找你,要茬架了?”
“没有!人家给我帮了个大忙,我还得请人吃顿老莫……”
“哦……”陈宣把自己的信笺给了郑卫民一叠,说道:“甭撕了,写多少算多少!”
郑卫民道了谢,把家人找过来的事情和王云芳说了一下——他知道王云芳没有什么办法,但赵军无法收信,他只能和王云芳讲。
写到一半,郑卫民自己苦笑摇头把信给撕碎了,这有什么好说的?早晚的事情!王云芳心里够难受的了,干嘛还要拿这种破事去烦她?
摸着兜里的钥匙,郑卫民心里踏实了许多。
郑卫红一来一回,光是冷风就灌了个半饱。
到了家里,她把自行车往墙上一靠,就冲进了屋子里。
“妈!我找到三哥了!”郑卫红气喘吁吁地说道。
袁秋忙问道:“你三哥真在北京?”
“在北大!他真考进北大了!我看得真真的,那个北大的校徽就别在这里,擦得可干净了!”
袁秋松了一口气,往她身后看了看,又奇怪地问道:“咋?你三哥没和你一起回来?”
郑卫红气呼呼地说道:“三哥他不肯回来,还生家里的气呢!还说怪话,说他早就饿死在陕北了!我看啊,就得让爸拿着皮带过去,抽他几下子他就老实了……”
“别乱说!那可是你三哥!是说打就能打的?”三儿考上北大了,往后就是干部,人前得留脸。
郑卫红很惊奇母亲的态度,之前她和三哥闹别扭,每次都能说动父亲给三哥几下子,后来三哥都会让着她了。
看着郑卫红起伏的胸口和脑门上的汗,袁秋终于想起来给她擦一擦了:“赶紧进屋,别出去疯了,当心着凉发烧……”
郑卫红只肯答应一半:“我身体好得很!”
她只是用围巾把脖子和脑门上的汗擦了一下,又迅速裹好,便跑出去显摆去了,这次她的底气就足多了。
眨眼家里就只有袁秋一个人了,她极是高兴地用围裙擦着手:“北大!真好!”
郑刚下班回来的时候,遇到大院的人都笑着和他打招呼。
还有几个小孩也用敬仰的眼光看着他,搭配他们的身高,让郑刚觉得非常合适。
“郑伯伯,听说三哥在北大啊?三哥真厉害!”
郑刚都不敢确定,他只能含糊应付过去:“你们好好学习,将来也去北大!”
这样的小孩他遇到了好几拨,心里都开始打小鼓了,是不是卫红嘴上没有把门的,又开始乱说了?
果然,临近院门的角落,郑卫红正夸张地和一群小伙伴比划着:“我三哥的校徽就别在这里,北大!你们知道北大的大门朝哪开么?是不是都没见过?旁边就是清华,这可是咱们国家最好的两所大学!但我觉得还是北大更好一点……”
“卫红!胡乱说什么!赶紧进家!”郑刚很生气,事情还没影儿呢,闺女就在外面大嘴说开了。
郑卫红朝小伙伴们吐了吐舌头:“我先回去吃饭了。”她先一步跑进了院子:“妈,我爸回来了!”
身后的郑刚把大门关好,准备回来好好教训闺女一顿。
刚进屋,就看到袁秋高兴地说道:“老郑,卫红找到三儿了!就在北大!苦了这丫头,来回骑了这么远。”
郑刚转怒为喜:“真找着了?”
郑卫红得意地说道:“那可不是真的嘛?三哥正要和别人出去,被我在学校大门口给逮着了!”
“怎么没和你回来?”郑刚也觉得奇怪。
“三哥还在生家里气呢!”郑卫红觉得这个事情就不是个事情,她的任务就是把三哥找到,找到之后自然有爸妈来处理——他们都是大人,她不是,她只管显摆。
听到郑卫红的话,郑刚也不说什么了。
他对未来的判断完全错误,他就没想过上山下乡的运动会结束、,更没想到三儿子还能凭借自己的本事从陕北爬回来。
之前教训三儿子的时候,他还拿自己举例,说自己十几岁的时候就出来了;现在倒好,三儿也能自己养活自己了。
“妈,饭还没做好啊?”郑卫红又想溜出去了。
“马上就得!我和你爸先说会话。”
“哦!”郑卫红觉得他们要讨论三哥的事情,她懒得听,便又从家里溜了出去,郑刚和袁秋都没有阻止。
“得让三儿回来!家里不能没有他!”少了郑卫红,郑刚说话也方便了不少。
袁秋也说道:“就是三儿心里怨气大。刚刚卫红回来的时候还和我说呢,三儿不肯回来,说他早就饿死在陕北了……愁人……”
“这还能他说了算了?”郑刚从兜里摸出了两封信:“看看吧,是卫国和卫东两个人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