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上已经插满了密密麻麻的箭,诸葛亮见时机差不多了,便下令返航。随着一声令下,二十只草船开始缓缓向岸边驶去。
当二十只草船满载而归时,周瑜得知这个消息,不禁大惊失色。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那些装满箭的草船,心中暗自叹服:“诸葛亮竟有如此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而诸葛亮则凭借草船借箭这一妙计,再次化解了危机,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诸葛亮果然按时完成了任务,成功制造出了十万支箭。刘备得知此事后,感慨万分,心中对诸葛亮越发敬重。他知道,自己能够得到这样一位智谋超群、忠诚可靠的谋士,实在是幸运之极。从此,刘备对诸葛亮更加信任,将更多的事务交给他处理,而诸葛亮也不负所托,尽心尽力辅佐刘备,为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而努力奋斗。刘备不禁赞叹道:“幸得先生智谋超群,方能化险为夷。”
去江边查看情况。这天夜里,江面上突然刮起了大风,风势越来越大,最后竟成了狂风暴雨之势。这让周瑜心中十分疑惑:“难道诸葛亮真能借来东风?”
第二天清晨,周瑜站在江边,看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和被吹得东倒西歪的树木,心中愈发不安起来。就在这时,鲁肃匆匆赶来,告诉他说诸葛亮已经成功地借到了东南风。
周瑜听后,长叹一声:“既生瑜,何生亮!”
而曹操一方,对于孙刘联军的动向毫无察觉,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优势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江面上的风势逐渐有了变化。原本平静的江面开始泛起涟漪,树枝也轻轻摇曳起来。
终于,一阵强劲的东南风呼啸而来,吹得旌旗猎猎作响。
探子急忙将这一消息报告给周瑜,周瑜大喜过望,立刻下令全军准备出击。
此时的诸葛亮,完成了借风之术,悄然离开了法坛。
周瑜心中担忧不已,如果诸葛亮回到刘备身边,那他就会如鱼得水、如龙归海,到时候必定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于是,他暗中派遣两名得力大将,率领五百精兵前去追赶诸葛亮,并下达命令:如果不能生擒诸葛亮,便将其就地正法。
诸葛亮早已料到周瑜可能会派人追杀自己,因此提前做好了应对之策。他命令赵云带领五百名士兵,乘坐二十艘战船,预先埋伏在芦花荡口,等待接应。果然不出所料,当诸葛亮离开柴桑后不久,周瑜派出的两名大将便一路紧追不舍。他们沿着长江南岸疾驰,眼看着距离诸葛亮越来越近。
就在这关键时刻,江面上突然出现了一艘小船,如同一只轻盈的飞鸟,快速驶向岸边。船头站着一位威武雄壮的将军,正是赵云。他手持长枪,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34;诸葛先生,快上船!&34;赵云大声呼喊。声音响彻江面,仿佛能穿透云层。
诸葛亮毫不犹豫,迅速登上小船。赵云见诸葛亮安全上船,立即下令返航。二十艘战船迅速掉转船头,扬起风帆,朝着北岸驶去。
两员大将追到江边,连忙上船追赶,赵云弯弓搭箭,射向敌军,只见船帆缓缓落下来,船不能向前行走。两员大将只能眼睁睁看着诸葛亮乘船离去,却无能为力。他们望着远去的小船,只能望洋兴叹。
&34;现在怎么办?我们该如何向都督交代呢?&34;其中一名大将忧心忡忡地说道。
另一名大将无奈地叹了口气:&34;事已至此,也别无他法。我们还是先回柴桑,再作打算吧。&34;两人只好带着五百精兵,垂头丧气地返回柴桑。
诸葛亮和赵云顺利回到刘备军中。
刘备见到诸葛亮安然归来,心中大喜。
“先生此番历经艰险,能平安归来,实乃天助我也。”刘备说道。
诸葛亮微微一笑:“主公放心,周瑜虽有心加害,但我已有应对之策。如今曹操大败在即,我等当准备乘胜追击。”
众人纷纷点头,士气大振
孙刘联军趁着东南风,点燃战船,向曹操的水军直扑而去
在庆功宴会上,众将士欢声笑语,气氛热烈。他们都对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气表示敬佩。
关羽手抚长须,说道:“那周瑜小儿,多次欲对先生不利,若不是先生机智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张飞则大碗喝酒,大声嚷道:“俺老张真想给他点颜色瞧瞧!”
诸葛亮连忙劝道:“翼德莫要冲动,如今孙刘联盟尚需稳固,不可因一时之气坏了大事。”
刘备点头称是,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此次胜利只是开端,曹操势大,吾等还需齐心协力,共抗强敌。”
众人纷纷应和,庆功宴在一片激昂的气氛中继续进行……
为了顾全大局,诸葛亮决定找个机会与周瑜谈一谈。
几日之后,诸葛亮主动邀请周瑜见面。周瑜本有些犹豫,但出于对诸葛亮的好奇,还是答应了。
见面之时,周瑜摆出一副冷漠的姿态,诸葛亮却毫不在意,微笑着说道:“周都督,此前之事皆是误会,吾辈当以抗曹为重,切不可因私废公。”周瑜听后,心中略有触动,但仍嘴硬道:“哼,你倒是大度。”
诸葛亮顿了顿,接着说:“如今曹操虽败,但其势力犹在。若孙刘两家不能精诚合作,只怕会前功尽弃。”周瑜沉默片刻,终于叹了口气:“罢了,你说得对。之前是我太过计较,险些误了大事。”